案例:家里有两个孩子,老大男孩上高一,喜欢体育,想放弃文化课只学体育,想让家长找个教练专门学体育,现在孩子天天自己练,坚持的很好,父母觉得孩子太累,不知道该不该支持孩子。老二女孩四年级,数学成绩差,皮肤不好,老是看手机学习韩语,以后想去整容。
梳理问题: 要了解孩子学习体育的目的,才能精准地梳理出目前的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孩子成绩不太好,学体育的目的是考大学,院长建议给孩子孩子找一个专业的体育老师(评估下体育能否实现考学目的),就如何提高体育成绩,走考学之路,做个学业规划。要想实现孩子的目的除了专业课必须过关外,文化课也必须合格,所以家长要引导孩子看到一个事实--体育成绩和文化成绩需要共同提升。
人要想得到什么就要付出相应的努力,孩子既然想学体育,想要提升体育成绩,家长就不能盲目的心疼孩子。家长越“心疼”孩子就越“可伶”。家长不可能保护孩子一辈子,他总要独自面对很多事情,我们要把积极的生活态度传递给孩子,教孩子学会克服困难,作为家长就做好家长的角色给孩子提供支持这才是重要的。
对于老二的问题要注重说的方式,告诉孩子人不能求全责备,我们必须要把自己该做的做好,外在的不是最重要的。孩子的行为一般是从他周围的人身上学会的,作为家长首先要做的是审视自己对孩子的期望值是否合理,如果孩子想不明白或者对自己有更高要求,我们就需要找专业人士指点一下。
总结:大多时候,孩子有“求全责备”心理,是因为周围人对他们的影响。社会上的一些事件也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但影响最大的还是周围的人。家长要时刻审视自己的行为,评判自己是否对孩子有一个合理的期待值,尤其注意。在孩子表现不够完美或者成绩不好的时候,家长一定要有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