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个故事,家有两小儿,酷爱吃辣条。一天,全家一起去超市买回一大袋辣条,大袋里有小袋独立包装。在回家的路上,兄弟俩分别吃了一袋,都说不吃了,又忍不住各吃了一袋。
辣条毕竟是垃圾食品,吃多了对身体不好,我和孩子爸爸有点担心,但也没说什么。
第二天我们便去参加高三教师研修了,无暇顾及他们吃辣条的事。第三天也是早早出门,下午回到家,见辣条居然还有大半袋。
这着实出乎我们的意料,我们原以为辣条早就被他们消灭光了。
一问才知道,兄弟俩为了防止吃太多,想了个法子,每天只吃两包,谁想再多吃,就付钱,一包一块钱。很难相信,这是我两个不满10岁的孩子想出来的法子,令我们万分惊讶。
由此,我想到了孩子的手机管理问题,拿在手里的手机,就像拿在手里的辣条,馋得孩子口水直流,家长叫他别吃,必然是毫无作用。
而他自己生怕吃完了,或怕吃多了对身体不好,他就能想到办法控制自己不吃。
同理,孩子的手机管理单凭家长,无论如何也管不住,就像我们无法控制兄弟俩吃买回家的辣条一样。
关于手机,家长即使管住了孩子小时,也管不了他长大后。
所以,唯一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读到这里,一定有家长忍不住想喷了,“你说得倒轻松,让孩子自己管理,孩子还不钻进手机里?”
家长的担忧我很理解,我也知道这个过程很难,可不让孩子学会自己管理,家长、老师能跟着他一辈子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大量事实证明,手机、游戏、恋爱,都是家长、老师越管,孩子越沉迷。
所以,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是最好的办法,实际上也是唯一的、无可奈何的选择。
那么,孩子自己管理手机可行吗?我认为,只要他想,他就一定可以做到。就像只要他想玩手机,就一定有办法玩一样。
两小儿能通过制定规则辅以交钱成功管住嘴,克制辣条的诱惑。同样,只要孩子自己想控制玩手机,他也一定有办法。前提是他想,他愿意。
怎么才能让孩子想和愿意?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所以,让孩子自我管理,不是叫家长放任不管,是要想办法让孩子自己愿意放下手机。只要他想,方法就一定比困难多。
例如,当孩子有一个或几个比玩手机更能带来愉悦感和成就感的兴趣爱好时,他绝不会沉迷于手机。
同样的道理,当一个孩子目标明确,一心扑在学业上,不断朝着目标奋斗,他就绝不可能被手机控制。所以,家长设法去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增强孩子的内驱力和自尊感很重要。
总之,手机管理,只要孩子愿意,就一定可以做到。不光是手机管理,其他事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