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恩科殿试。
那人,进京赶考。
他,出身贫寒之家,十年寒窗苦读,只为金榜题名,期望扬眉吐气,以至光宗耀祖。
那夜,清平坊内,梧桐阁中,明月当空,灯火迷离,他的面前站着位绝色佳人。她伸出青葱般细腻,却有些冰凉的手指轻轻拂过他的脸庞,带来了触电般的感觉。他凝视她绝美的容颜,朝她温柔一笑,目光所至,尽是柔情。
她是京城第一美人,一位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清倌儿。自十六岁时家道中落,她无奈流落风尘,成为了清平坊的清倌人,初次出台便一曲成名,舞动京城,艳名远播。
她虽身在风尘,却言明卖艺不卖身,若有客用强,她必以死明志。她可以吟诗作对,弹琴作画,甚至把酒弄月,却绝不触碰卖身的底线。她在等一个人,等一个真正令她心动之人,不论贫穷富贵,但需才情无双,她默默等他,把自己留给他,所以不轻易把自己交出去。
她等了五年,在此期间,不知拒绝了多少一掷千金的王公贵胄、富家公子,令他们失落神伤,却欲罢不能。人就是这样,越是得不到的,便越想得到,而且是要通过正当手段去得到,这样才有折服感。因此,她这五年以来,虽然骚扰不断,却终平安无事。
如今,她终于等到那个人了,他就是那位寒门学子,她不嫌他一贫如洗,只恋他才华横溢。
也许是天意使然,命中注定,他陪同友人前往清平坊,出身官宦世家的友人,不惜一掷千金,意欲一睹京城第一美人的风采。在梧桐阁中二人初见,四目相对,心有灵犀,竟奇迹般互相产生了好感。她以诗词试探,以音律为难,他对答如流,听音辩律,滴水不漏,丝毫不差。她暗自惊奇,对眼前其貌不扬的他不禁高看了几分,有了进一步了解的欲望。她再弹一曲,谢客送客,却唯独留下了他。
他面对友人们羡慕又嫉妒的目光,有些不知所以,她却素手斟酒,举杯与他同饮。杯中酒尽,美人如斯,面带桃花,笑意正浓,他不禁有些醉了,是心醉了。
她主动相邀,他仿若提线木偶,欲罢却不能自制,鬼使神差坐到她身边。二人同席坐定后,她又问他许多,可谓谈古论今,治国理政安民,他学识渊博,思维独到,一番言论使她豁然开朗,心境清明,她明确她等的就是他。
她并不草率,她有自己独特且坚定的思维能力,她认定的人必然不会差,她相信他会成为她心中的样子,她愿意与他坦诚相见,把自己彻底交给他。
她依偎在他怀里,吐气如兰,“明日便是殿试了,奴家等你金榜而归。”
他吻了吻她洁白的额头,信誓旦旦道,“佳人若斯,夫复何求,金榜题名之时,便是定亲之日。”
她轻轻点头,充满柔情的目光中,浮现出一抹炙热的期待。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