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阡陌三三
-01-
单位开会,主要领导安排了一项全单位大部分人员都涉及参与进来的重要工作。
这项工作说它重要,倒并不是工作本身很重要,而是因为我单位在这个事情上被上级主要领导连续两次点名通报批评,对我单位的工作态度产生了非常不好的印象。
我单位主要领导在上级领导严肃谈完话以后马上组织起单位工作人员立行立改,并负责做好联系的下级单位的工作。
这件事情目前是整个单位的重点工作,虽然难度不大,但因为涉及面大、工作程度深,必将是一项耗时耗力的工作。还好这项工作并不属于我直接分管。我虽然是下级单位此项工作的联系领导,但我不是这项工作的直接分管领导。
会议一边进行,我一边已经结合我自己的工作实际理清了工作思路。会议一结束,我便打电话给我下级单位,让他们在次日早上把班子成员及负责人员召集起来开会,拿出实施意见。
开会的时间安排在10点,因为8点9点这个时间我要优先安排我直接分管的另外两项工作,而且,若是那两项工作还没有安排完,我会让下级单位先酝酿实施方案,等我这边安排完再下去和他们讨论那项工作。
那项工作,就像我前面提到的,它并不是一项难度太大的工作,而且我联系的单位因为基础扎实,不需要花费太多精力就可以把工作正常推进下去,我需要做的,就是给他们说明工作的重要性、提出目标要求、为他们长效实施提出意见、建议,他们便能把工作及时落实下去了。
整个会议过程我计划花1个半小时完成,而且其中的半个小时,我打算趁人员较齐整的机会,再了解一些其他方面的事情。
这项工作,之后我会记好时间隔一两天便花个把小时做好跟踪问效,而其余的大部分时间,我还是会把精力投入到我自己分管的工作上去,确保工作照常顺利推进。
我明白,虽然单位主要领导的精力现在集中在那件中心工作上,但是等这项中心工作理得差不多的时候,主要领导又会找时间问效我分管的工作了。
这种以自己的本职工作为中心的工作思维,在我的工作经历中一直遵行,能让我的各项工作得以顺利推进和完成。这种工作思维我也不是跟谁学的,而是通过自己确切的吃亏得来的。
-02-
我刚调入一个新单位担任领导岗位不久,正是工作热情高涨的时候。
单位遇到了一件全系统都在主抓的工作,自然也是我单位的重点工作。那段时间,单位经常取消周末及节假日休息,全力以赴去做好这项工作。
那项重点工作有具体的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但是因为工作量太大了、再加上工作性质本身也很重要,所以下级单位的相关工作均要各自联系的领导带领去做。
我那时因为领导质数不够,一个人联系了两家下级单位,工作量比其他领导多了一番,但幸运的是,我当时工作积极,也想尽早回报单位对我提携之恩,联系的两个单位,工作开展非常扎实,是做得较好的两个单位,好几次做为标兵让其他单位学习,我也觉得自己工作做得很好,很满意,打算把这两个联系单位打造成更上一级的示范点。
就在这欢欣鼓舞的时刻,我自己的“后院”起火了。
原来,当我单位在这项重点工作上连连受得上级表扬的时候,上级单位另一系统的另一项工作开始通报了,我单位排名倒数。
那项工作,有的单位几乎要完成了,我单位甚至还没有启动!更难受的是,那项工作正是我直接分管的工作!我几个月来一直重点忙于那项中心工作,自己分管的这项工作,确实还没有提上日程。
从那一天起,我单位一面是重点工作的排头兵,另一面又成为了全系统通报批评、表态发言的重点对象!尤其在中心工作慢慢稳定下来以后,我分管的那项工作的通报批评越发显眼了。
那项工作因为计划慢、起步慢,中间又涉及工作项目招投标、项目整合等各类繁琐环节,很是费时,等工作正式启动实施时,已是年底,又因为时间仓促,工作经费不到位等原因,各项工程均没能按时间完成并投入使用,拖了全系统后腿。
单位主要领导在全系统大会小会上被点名通报批评,单位主要领导回头又对我大会小会进行通报批评。
我从中心工作标兵一下子成了拖全单位后腿、工作不力的反面教材,一肚子委屈,心想我又不是闲着而故意不去做这项工作,不也因为要做好单位的中心工作吗?
而且有一个对比的是,那项中心工作的分管领导和我都同时患上了同样的一种病,他住院一星期,而我为了不影响联系单位的工作,半天住院半天从医院跑回联系单位跟进工作,可以说非常投入了。谁想最后换来自己大会小会挨批评的被动局面。
那时觉得主要领导过河拆桥,翻脸不认人,没有领导艺术,对他很有些意见;加之自己分管的那项落后工作,因为时间紧、来不及考虑周到,状态频发、整体推进越发缓慢,一段时间来情绪低落,消极得不行,原先那个积极的标兵形象完全不复存在了。
现在还清楚地记得当时领导批评我时,用得最多的句子就是“统筹能力不足”。
我委屈和生气之后,痛定思痛,好好自我反省了一下,发现我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态度没有问题,我只是想把自己经手的事情把它统统做好,正是因为这种全面的热情,忽略了处理事情其实有一定技巧,尤其在工作名目繁多的状况之下,更应该有领导批评的“统筹协调能力”。
-03-
现在经过许多各类事情的处理,突然明白了“统筹能力不足”其实就是工作拎不清主次,没有把主次工作区别对待开来,而对于一个工作个体来说,本职工作就是自己工作的“主”,其余的工作应该排为“次”。
任何工作与自己的本职工作相冲突时,均要以自己的本职工作优先考虑,一来自己的本职工作只有自己最清楚哪个阶段该做什么,哪个环节应该如何处理,其他人都有自己的一亩两分地,不可能突然跑来帮你去做你的事情(除了上面提到的大型工作以外)只有自己才能去做好,而领导往往只认定结果,内中的各个过程细节还需自己去考虑明白。
往自私一点讲,其他人的工作,你干得再好,功劳很可能不是你的,但自己的本职工作,先不说干得好是几个人的功劳,但只要有一点做得不好,责任一定是你的,别人不可能来承担你那份责任。
当其他中心工作确实不得不让你高度重视时,也要时时刻刻为自己的本职工作留好计划与实施时间,就像我文章一开始处理那件事情一样,最终,我联系的单位在那块工作上仍然是做得比较好的,而我并没有因为那个工作重要,就放弃了自己工作的规划。
那段时间,我分管的工作基本都走在全系统前列,更没有再落下的了,当那项全单位的重点工作暂告一段落时,主要领导发现,我分管的各项工作也正在全系统做经验报告呢。
我自认为自己是一个有一定职业追求的人,相信有许多朋友也有不断追求进步的进取心,不想局限于一个点,想多接触各个领域提升自己,想在各项事情中有所表现,这些心情都可能理解,但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先打理好自己的这一份本职工作。
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打好基础,打好向其他领域学习扩展的基础,把本职工作丢作一边去涉及别人的领域,舍近而求远,本末倒置,就像捡了芝麻而丢西瓜了。
工作中,我发现有些同事并不想做那么多事情,其他安排的临时工作做得并不是很好,但因为他们的本职工作做得不错,年底考评时,上级对他们的定评仍然很好。
相反,一些同事虽然经常可以看到他们在自己工作以外的工作中忙碌,就像我以前经常在单位其他中心工作但不是自己分管工作中忙碌一样,年终定评时均不如那些专注做自己工作的同事高,顶多在评价一栏加上“工作态度端正,积极服从单位工作安排”,这个评价远不如在自己领域得一个“成果第一”“成效突出”。
也许有朋友要说,这不是要大家只管自己,不考虑全局嘛?但是对一个正常运转的公司单位来说,正常情况下,公司、单位更愿意把每一份工作都由专人或者熟悉它的人去完成,如果每一个人都能把自己熟悉的那一份工作兢兢业业地做好,公司、单位就无需再花费其他过多的人力物力去帮你完成你那份工作,对大局是有利的。
也许这也正是为什么每个公司单位对一个人的评价体系是以你的本职工作为衡量重点,其他的工作做好最多可以算作锦上添花,有则更好,若没有或者精力只够选其一的话,还是以自己的本职工作为自己的工作中心,无论另外那一项工作怎样重要与紧急,毕竟它也有它的完成人员。
如果让你负责,你就全力以赴去完成;让别人负责的,你就做好配角,把精力花在自己的主场上,把精力花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上,那样得到的收益会远远大于把精力花在其他不属于自己负责的重要事情上。
我们不要太高估自己的能力,先打好自己的基础,才有向外扩张的根本,即使万事可行,也先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也才是各项工作圆满完成的核心所在。
职场内容包罗万象、气象万千。希望三三的文章,能为有职业追求的人员提供一些实用帮助。
祝大家:一步一脚印,一楼一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