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参加比赛的准备时间一定要比预估时间多一倍,如果时间不够,要做的事情太多,那就要有所舍弃。
每次认真生活,为自己继续能量。

这次我参加的竞赛在我这个环节出现了大逆转,本来胜券在握的我们竟然失败了,因为我这个环节对手准备的很充分,我这个演讲的环节中,我因为没有和导演沟通,也没有使用视频等辅助手段,而对手不仅播放了视频,还有助演,首先形式上非常的好看,而我们的演讲水平都是差不多的。
这也让我思考,其实人与人之间的水平差距到底有多大?其实,真的差不多。就这次演讲而言,我们的演讲水平真的差不多,而像一些其他的竞赛选拨而言,我们的水平也是差不多的。我的一个队友参加了遴选的面试,能进面试的人其实水平真的差不多。还有我的一些同事参加一些业务比赛,大家的水平真的差不多,我们之间的差距不是《红楼梦》和琼瑶阿姨之间的差距,顶多是郭敬明和韩寒之间的差距罢了。
但是为什么水平差不多的人在竞赛差距那么大呢?为什么有的人在竞赛中可以获得好名次,而有的人却惨遭淘汰呢?最重要的就是准备,充分的准备能够让我们发挥最好的水平最终脱颖而出。
而这次的演讲比赛我准备的非常不充分,演讲稿迟迟不能定稿,而现场的演绎都没有经过任何准备,就这样上台了,为什么这么仓促呢?因为准备的时间太仓促了,只有两三天的时间准备,肯定是不行的。
所以,要想把一件事情做好,就要给自己充分的准备时间,而不要临阵磨刀,要留出比预想的多一倍的时间,本来觉得一周就准备好的要给自己两周的时间准备。只有充分的准备才会可能有好的结果。如果时间不充分,要做的事情太多,那么就必须有所舍弃,而不能盲目上阵。
但是,这是赛前的准备,更重要的还是在平时的准备,平时注意素材的积累,注意对于自己的严格要求,因此,无论是赛前准备还是平时准备,都可以用两句我们常听到的话来总结-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功夫在平时。
其实,与其说好好准备,不如说认真生活。只有认真生活的人,生活才不会亏待你。最近在看一些日本人写的家居书,这些书中倡导的理念就是认真生活。有时候真该学学日本人对于生活的态度,他们对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十分微小的事物都十分认真对待,而反观自己,好像一天一天过得太过于粗糙。好好生活,为自己积蓄能量,真的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