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化丈量华夏大地

年年说:《大地栖居》与《自然骨魄》、《华夏边城》同属萧春雷的“中国的掌纹”系列,成为中国当代具有代表性的地理散文。

当代中国有历史散文大家如郭沫若、周国平,文化散文大家如余秋雨,乡土散文大家如贾平凹,而写得好的地理散文作家,我想,萧春雷便是其中的一位。

萧春雷《大地栖居》

他的散文往往把地理、历史、人文、时政、精神熔于一炉,也把作家的文采、记者的视角、学者的严谨、行者的孤寂融为一体。使得这种独具深度的写作,有着驳杂的知识记忆和精神亮色。而比知识更吸引我们的是萧春雷飞扬的才情、感受和思索。

正如他自己所言,他的人文地理写作有比较强烈的个人风格:第一是讲究文采,第二是注重现场感,第三是强调学术性。他回想自己的人文地理写作的过程时说:“研究一个地区的文化,我首先读地形图,了解它的山川水系、岩层地貌;然后是历史地图,弄清政区演变、人口迁徙;再然后关注族群聚落、方言信仰和生活现状;最后才是我所讨论的主题。”

正是因为他不断地研究当地的人文、地理、历史才使他写出了值得读第二遍的好文章。迁徙的苗族、不断衍生的客家、河西走廊上的裕固族、居住红砖大厝的闽南人、宁夏长城人家及黄河人家……

我们或许无法去亲见苗族的山山水水、地理人文,但我们可以随着他的文字去台江县观看到一年一度的施洞姊妹节,我们可以想象那些几乎全身都都挂满银器的苗族女儿,苗家人再穷不能穷女儿。

苗家女儿(来自网络)

我们或许未曾步入客家之地,但我们可以随着他的脚步去了解客家的迁徙史,去看看客家的围楼,去解开客家石壁之谜。

……

读着他的一篇篇文章,就仿佛追随着他的足迹,走遍了华夏大地,亲见他所诉说的每一处褶皱,了解中华五千年积淀下来的厚厚的文化层。我们每个人都不再是这世间孤独的行者,而是可以怀抱星图的大地过客。

读萧春雷的散文也是在读一个地域的地理、文化、历史和风土人情。他用行动丈量大地,告诉我们有一种散文可以这样写,有一种文化可以这样读,有一种追寻是人之存在的真正意义。


(原创作品,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很长时间没来了,这段时间我经历了中考,很辛苦,现在放了假终于有时间再拿起铅笔来画画了,
    许以影阅读 2,361评论 0 2
  • “我看过许多美景,也看到了许多美女,但是我没有迷失在地图上每一道短暂的光阴。看了一路别样的风景,有感悟,有成长,或...
    碎碎年华阅读 4,136评论 11 20
  • 本文首发于“锐影vanguard”公众号 当一部电影不打算好好地线性叙事,理由估计有两点,一个是故事本身乏善可陈,...
    鲜有废客阅读 4,258评论 0 2
  • 我收藏着每一片掉落怀里的树叶这是我的 我的我采集着每一滴滑过额头的雨水这是我的 我的我珍藏着每一束打在脸庞的阳光这...
    c5de959d631b阅读 2,915评论 5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