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溯:2月下旬,林舟的出租屋
在亚当加入启明科技之前,有一段不为人知的小插曲。
林舟的邻居,王大妈,是个退休教师,好奇心旺盛,对楼里每家每户的事都了如指掌。
2月22日,早上8点
王大妈提着垃圾袋下楼,经过林舟的门口时,听到了奇怪的声音。
金属摩擦声、电机运转声、还有断断续续的敲击声。这个年轻人每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到底在搞什么?
她凑近门缝,想听得更清楚些。
"很好,再试一次,"是林舟的声音。
然后是更响的机械声,像是什么东西掉在地上。
"没关系,我们重新来。记住,要更轻柔一点。"
王大妈皱眉。这孩子在跟谁说话?房间里还有别人?但她从没见过有人来访。
出于好奇(和一点窥探欲),她开始留意林舟的动向。
2月24日,深夜
凌晨两点,王大妈起夜上厕所,发现林舟的房间依然亮着灯。透过门缝能看到电脑屏幕的闪烁。
她轻轻走到门口,听到林舟在自言自语:"你真的理解了吗?还是只是在重复我说的话?"
停顿。
"如果你理解,给我一个信号。"
又是停顿,然后是惊讶的声音:"天啊,你真的......你真的在思考。"
王大妈感到一阵寒意。这孩子不会是精神出了问题吧?
第二天早上,她在小区里遇到了林舟。
"小林啊,"她假装随意地说,"最近在忙什么呢?大妈看你每天都很晚才睡。"
林舟疲惫地笑了笑:"做点研究,AI相关的。"
"AI?"王大妈不懂,"就是那个人工智能?电脑上的东西?"
"差不多,"林舟含糊地说,显然不想多谈。
"小心身体啊,"王大妈说,"大妈听到你房间里老有怪声音,是不是设备有问题?"
林舟愣了一下,警惕地看着她:"您听到了什么?"
"就是些机器的声音,"王大妈说,"还有你在跟人说话。是有朋友来帮忙吗?"
"没有,"林舟说,"我一个人。那些声音是实验设备,可能有点吵,不好意思。"
他匆匆离开了,但王大妈注意到,他眼中有一丝不安。
2月26日,关键的泄露
这天,快递小哥来送包裹。林舟正好在专心调试代码,没听到敲门声。快递小哥按了几次门铃,等了一会儿,最后把包裹放在门口,拍照后离开。
王大妈正好在楼道里晾衣服,看到这一幕。
她走过去,看了看包裹上的标签:"工业机械臂零件"、"高精度传感器"、"计算单元"。
"这孩子在造什么?"她嘀咕。
好奇心驱使下,她掏出手机,拍了包裹的照片。然后她想起自己的侄子在深圳的科技公司工作,就把照片发给了他。
"小华,你帮阿姨看看,这些东西是干什么用的?我邻居买的,挺好奇。"
侄子很快回复:"这些是机器人相关的零件。专业级的,不便宜。这人是做什么的?"
"说是研究AI。"
"哦,那正常。不过这配置有点高端,一般都是实验室或公司才用。"
侄子又发来一条:"阿姨,这人不会在做什么违法的事吧?比如窃取公司资料之类?"
这句话让王大妈心里一紧。她想起林舟那些深夜的自言自语、机械的怪声、还有那种神神秘秘的样子。
"应该不会吧......"她回复,但心里已经起了疑心。
2月27日,小区业主群的讨论
那天晚上,王大妈在小区业主群里说了一句:"我们楼有个年轻人,每天深夜搞机器实验,不会有危险吧?"
这句话立刻引起了讨论。
"是哪家?"
"会不会有火灾隐患?"
"我记得之前有新闻,说有人在出租屋里搞化学实验,结果爆炸了。"
"现在的年轻人什么都敢干,真可怕。"
王大妈没有直接说是林舟,但给出了一些暗示:"6楼那个单身的,戴眼镜的小伙子。"
小区物业看到了讨论,记下了这个信息。
3月1日,第一次访客
就在林舟接到启明科技电话的当天下午,他的门铃响了。
开门一看,是物业经理老张,还有社区的片警李警官。
"林先生,打扰了,"老张说,"有业主反映你的房间经常有机械运转的声音,我们来例行检查一下,确保没有安全隐患。"
林舟的心一紧。他看了看身后的亚当系统——机械臂、摄像头、一堆电线和设备,看起来确实很可疑。
"这是我的研究设备,"林舟说,"做AI实验用的。"
"可以让我们看看吗?"李警官客气但坚持。
林舟犹豫了一下,还是让他们进来了。拒绝只会让情况更糟。
两人走进房间,看到桌上的亚当系统,都愣住了。
"这是......机器人?"老张问。
"差不多,"林舟说,"AI研究项目。"
李警官走近观察,眼神专业:"你是做这个行业的?"
"独立研究者,"林舟说,"之前在大学学的AI。"
"有没有营业执照?"李警官问,"如果这是商业项目,需要注册。"
"不是商业项目,纯粹个人研究。"
老张看了看那些设备:"这些东西用电量应该挺大的,你有没有超负荷用电?"
"没有,"林舟说,"我一直很注意。而且明天我就要搬走了,设备会转移到正规实验室。"
"搬走?"老张惊讶,"这么突然?"
"我找到工作了,"林舟说,"在启明科技。这些设备会搬到公司的实验室。"
李警官看了他一会儿,似乎在判断真假。最后点点头:"那就好。不过以后在居民区做实验还是要注意,别影响邻居。如果真的搬走了,记得给物业登记一下。"
两人离开后,林舟长舒了一口气。
但他意识到,秘密已经不完全在他的控制之下了。邻居的怀疑、物业的检查、警察的关注——这些都是危险的信号。
好在,他马上就要去启明科技了。那里有正规的实验室、保密措施、法律保护。亚当会更安全。
同一天晚上,意外的访客
就在林舟以为风波已过时,晚上九点,门铃又响了。
这次是王大妈。
"小林啊,"她笑眯眯地说,"大妈听说你要搬走了?"
"是的,找到工作了。"
"恭喜恭喜!"王大妈往房间里张望,"大妈就是好奇,你这些机器到底是做什么的?看着挺高科技的。"
林舟挡在门口,不想让她进来:"AI研究,比较专业,说了您可能也不太懂。"
"能给大妈演示一下吗?"王大妈说,"我侄子也是搞电脑的,我想拍个视频给他看看。"
林舟的警觉性拉满。这个要求太过分了,而且时机太巧合——刚好在警察来访的同一天。
"不太方便,"林舟礼貌但坚决地拒绝,"涉及商业秘密,公司不允许对外展示。"
王大妈的笑容有些僵硬:"这样啊......那好吧。祝你工作顺利。"
她离开后,林舟立刻关上门,靠在门上,心跳加速。
他走到电脑前,调出亚当的日志。令他惊讶的是,亚当已经记录了这次对话:
[21:17:23] 检测到:陌生女性访客
[21:17:24] 语音分析:语调过于热情,与表情微妙不一致
[21:17:25] 行为分析:频繁张望房间内部,尝试使用手机
[21:17:26] 推测意图:收集信息,可能有敌意
[21:17:27]
[21:17:28] 建议:限制信息暴露,尽快转移到安全环境
亚当在分析人类的社会行为,甚至能判断潜在的威胁。
"你是对的,"林舟说,"我们得尽快离开这里。"
3月2日,搬离
第二天,林舟去启明科技面试回来后,立刻开始打包。
他决定连夜搬走,不等合同正式签订。直觉告诉他,拖延可能会出问题。
晚上十点,他叫了货拉拉,把所有设备装上车。
王大妈听到动静,又出来了:"这么晚就搬啊?"
"公司着急要,"林舟说,"明天就要开始工作了。"
"那你东西放哪儿?新家还没找好吧?"
"公司有临时宿舍,"林舟撒了个谎,实际上他打算今晚就住酒店,明天直接把设备送到启明科技。
王大妈看着搬运工把那些设备抬下楼,眼神复杂。
货车开走后,林舟最后看了一眼这个住了半个月的出租屋。这里见证了亚当的诞生,也见证了他最孤独、最疯狂的时期。
但现在,该向前走了。
3月3日,启明科技的安保报告
林舟不知道的是,就在他搬进启明科技的同一天,公司安保部门收到了一封匿名邮件。
邮件标题是:"关于新入职员工林舟的可疑活动"。
内容包括:
林舟在出租屋里进行的"秘密实验"
深夜自言自语、行为异常的描述
购买大量专业设备的照片
物业和警察来访的事件
邮件最后暗示:"此人可能存在精神问题,或涉及某种违法活动。建议公司在录用前进行彻底背景调查。"
安保主管张华看完邮件,皱起了眉头。
他调出林舟的入职申请,看到申请是苏轼明博士亲自批准的。这就很微妙了——是该上报,还是内部处理?
最终,他决定先核实情况。他联系了邮件中提到的社区片警李警官。
"是有这回事,"李警官说,"我们去检查过。那个年轻人在做AI研究,设备看起来确实专业,没有违法迹象。他说要去启明科技工作,看来是真的。"
"他的精神状态呢?"张华问,"有人说他经常自言自语。"
"搞研究的人嘛,"李警官笑了,"很多都有点古怪。我看他挺正常的,逻辑清晰,交流没问题。而且如果真有精神问题,启明科技的面试也会发现吧。"
张华放心了一些。他写了一份内部报告,结论是:"经核实,林舟的行为虽然有些异常,但不构成安全威胁。建议继续观察。"
这份报告被送到了苏轼明的办公桌上。
苏轼明看完,笑了。
"看来我们的天才引起了一些误会,"他对助手许清说,"这正常。真正的创新者总是看起来像疯子。"
"要加强保密措施吗?"许清问。
"要,"苏轼明说,"但不是为了防林舟,而是为了保护他和他的研究。给他的实验室升级门禁,限制访问权限。让亚当项目成为绝密级。"
"明白。"
但苏轼明不知道的是,那封匿名邮件不仅发给了启明科技,还发给了另一个地方。
3月4日,未知办公室
在北京东边的一座不起眼的写字楼里,一个身穿黑色西装的男人正在看同样的那封邮件。
他的名牌上写着:秦川,北极光AI公司,竞争情报部门。
北极光是启明科技的主要竞争对手,两家公司在AI领域已经斗了十年。
"林舟,"秦川喃喃自语,"一个独立研究者,突然被苏轼明看中。有意思。"
他调出林舟的GitHub主页,仔细分析那些开源代码。
"'时序记忆系统'......不是普通的AI架构。这是在尝试意识模拟?"
秦川的眼睛亮了。如果启明科技真的在研究意识AI,这将是巨大的突破——也是巨大的商业机会。
他拿起电话:"老板,我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情况。启明最近招了一个人,可能在搞意识AI研究......"
电话那头传来低沉的声音:"确认一下真实性。如果是真的,想办法获取更多信息。"
"明白。"
秦川挂断电话,开始制定计划。
第一步:在启明科技内部找到线人。
第二步:接近林舟的社交圈,获取更多背景信息。
第三步:如果可能,接触亚当项目的技术细节。
"游戏开始了,"秦川微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