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记忆— 重庆

写完成都,就想起了2015年先去的重庆,可能也是那次的记忆,让我至今对火锅没有执着。

从贵阳去了重庆,在火车上就一个感觉,抬头看到的高楼都是建在山上,火车在低处前行,山城,因为到处都是上坡下坡的道路,电动车应该动力不足,摩托车更适合这个城市。重庆住的青旅在市中心,独自旅行有很多优点,也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吃饭,你想吃的东西一个人去吃肯定比较单一,所以保持足够开发的心态就会有很多的机遇。

下铺的小姐姐说一起去吃火锅吧,那是一个河南过来考编的姑娘,比我大2岁,比我早来了几天,带我去了一家附近的老火锅店,一锅红油,是的,那是我第一次全红油锅,铁锅那种,奇特的是第一次知道原来重庆火锅没有酱料台,只有每人一罐香油,倒在碗里,把煮好的菜洗一遍再吃,说不会上火。当天吃的有多痛快,第二天就有多痛苦。

那些告诉我川菜只麻但不辣的人,你们一定吃的不是太正宗的川菜。因为不仅麻而且不是一般的辣。吃完只是开始,《速度与激情5》刚刚上映,我又和小姐姐去打卡了一波。看完已经夜深了,在白天人头攒动夜晚确寂静清凉的步行街,有一支乐队还在安静的吟唱,那时我对重庆的好感又增加了几分。要不是青旅的老板催我们要关门了,我们还会恋恋不舍的坐着安静的聆听,比起电影里刺激的场面,我反而更热爱每一个当下的真实。

第二天我就深刻体会到了重庆火锅的后劲,我的喉咙跟在火上烤着一般的干涩,根本说不出话,一起吃的小姐姐却安然无恙。早起的我在青旅大厅写着日记,要去赶火车的一个女生问我下一站去哪里,我说成都,聊了一下后,互留了微信,约好到了成都联系一起去九寨沟。她走了,我看着窗外的美术馆,继续写着我的日记。

重庆总感觉是一个蒙蒙细雨的状态,我坐上地铁独自出发去了博物馆及对面的三峡博物馆。这些年去到的大部分城市我都会去博物馆和美术馆,有志愿讲解员时我大部分时候都会邀请他们讲解,也会问一些问题,有些景点型的博物馆,我也愿意付费,因为很多地方我大概率只会去一次,而讲解不仅拓宽知识面,还能真正融入历史。

工作日·下雨天·早上所以博物馆人很少,志愿者大叔讲解介绍不仅细致,而且动情。于是吸引了旁边游览的小哥哥一起聆听。

游览结束我们开始聊起来,来重庆是他的研究生毕业旅行,下一站去成都,不过不去九寨沟,因为时间不够,去青城山走走。晚上我们去了重庆的一所大学找他的同学,吃了重庆的第二顿火锅,是的,还是火锅,这次是鸳鸯锅。这是一个为情所伤而对大部分事物都不会有太多情绪的男生,他说现在唯一对吃还有点兴趣。

那是我第一知道还有人失恋一次之后心神会如此的变化的经历。那天的火锅我没有太多印象,印象里是那个男生的同学说他的毕业旅行准备去拉萨,骑行去的那种。当时我满怀期待与欣喜,因为遇到了有一样想法的人。


在公交行进的路上,我至今还印象深刻的一刻是我抬头看到重庆的一个临街的房子的窗户上,没有防盗窗,而有一颗房子里长出来的树,是的,一棵郁郁葱葱的树,那是怎样的一个人种植出来的,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我很欢喜。我至今仍然很感动,那些在路上的时候,看到的那些很普通的房子,院子里窗沿上种满花草给予我的那种被充电的能量。

重庆要打卡的地方我都去了,却只对一碗简单的小面情有独钟,旅行里的记忆不仅有路上的人,景色,还有那些地道美食的味蕾享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