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从成分上,爸爸曾被划为地主家的儿子,但实际上他却没有经历过富裕人家的好日子。
爸爸是爷爷奶奶的第二个儿子,他出生的时候,家里早已经败落,他既不曾像他的哥哥一样是长子长孙,被自己的爷爷奶奶掌心里捧着,也没像他的弟弟一样,因为养不起,而被送给别人家。
身为老二的孩子,总是容易被忽视,也容易吃很多的苦。有时候奶奶会给我们讲起,她带这些孩子们出去讨饭的情景。
那是六零年代,每到冬天奶奶开始带着大伯、爸爸和大姑出去讨饭,那时候大姑还在怀里抱着,奶奶带着大伯,牵着爸爸,抱着大姑,觉得大家分头去讨,可能讨的多点,于是让爸爸也自己去讨饭。她笑话爸爸胆小,因为每当这时爸爸总是眼泪汪汪的说,娘,我不敢去,我怕,人家有狗,狗咬我。
当年奶奶对我们说起这些陈年往事的时候,我也还是个孩子,只是当做笑话来听,并没有什么感觉。
直到我自己有了孩子,我才真的去想象那个场景:快过年了,一个已经很久没吃点什么饭的六七岁的瘦弱孩子(看上去只有四五岁的样子,爸爸幼时长的很矮,过了22才忽然窜高),在滴水成冰、白茫茫一片的冰天雪地里,在一个完全陌生、随时有野狗出没的地方,黑咕隆咚的要自己跑出去挨户敲门讨饭,不知道门后是大狗还是别人的黑脸甚至谩骂……那该是怎样难过的一幅场景。
家庭败落加上爷爷的义弟保护,虽然经过了很多运动,但还好并没有过多的折磨。但是挨饿受冻却是年复一年。
受冻是不可避免的,那时的天是真冷,冬天的时候冻的得把所有能穿的东西都穿在身上,旧袄破絮、枯草烂棉……棉鞋自然是没有的,那时候他们穿一种叫“婆”的东西,是用芦苇编织成鞋子的样子然后然后塞满芦苇芯来保暖。
烤火更是不可能,就算日常生火做饭用的柴草在我们贫穷的村庄附近都不可能找到,要大清早的起来,跑出几十上百公里到很远很远的村庄去捡拾,时常好几天才能回来。
爷爷奶奶家已经特别穷,爸爸穿着大伯替换下来的旧棉裤,又肥又大,还露出了破败的棉絮头,他本来就是那群孩子里年龄最小的,长得还特别矮小,调皮的大孩子就会去欺负他,撕扯他的棉裤露出来的棉絮头。
六二年的时候,他更是经常饿得走不动路,塞了一肚子野菜的肚皮高高鼓起,大到可怕,里面的青筋和菜都能看得清清楚楚。他每天靠在自己祖爷爷种的那棵寓意“发财”的古槐树下,看着一批批饿死的人从村头拉走……
爸爸有时候会说自己的命特别不好,他觉得大伯是命极其好的一个人,不但长得出挑的英俊帅气,受尽他们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疼宠,而且顺利当兵入伍。大伯脾气又特别好,每次他说话总是能逗人开心,而且他特别孝顺,对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从来不曾说过半个不字。
爸爸就不一样,从小长得瘦弱,脾气却死倔,从来不认输,不认错。每次气的爷爷奶奶揍他时还继续倔,挨揍也不跑,咬着牙死撑。他说大伯不停的告诉他:“小杖则受,大杖则走。”但他总是做不到。所以从小虽然干活最多,但总是不受父母喜欢。
爸爸长大后好不容易娶了妈妈,所有一切也都是靠自己埋头挣来。爷爷奶奶并无家底,除了一口旧锅、两斤半玉米面和二两油,别的什么东西都没有给他。
爸爸极其好强争胜的。当他长大后去外面盐碱场打工,每年的优秀标兵都有他!他完全是拼命干出来的,有时候天不亮才四五点,别人还在酣睡之中,他已经开始起床干活了。
后来有了我和弟弟。因为奶奶不肯帮妈妈带孩子,弟弟出生的时候妈妈就忙不过来了,那时正逢包干到户,并开始允许自己做生意,他就和一些脑筋比较活的人都从盐碱场辞工回来了。
他觉得在那边只是拿死工资,而早期下海的人却可以挣很多,留在那边没有出路。但在一个所有人只知道埋头干活挣钱不舍得消费的穷乡僻壤,他始终还是没有挣到钱,反而是那些原先那些最笨的,觉得离开盐碱场无法存活的人,最终竟然得以转成正式工,并在他们50多岁的时候就拿到了丰厚的退休金,过起了他所羡慕的下棋遛鸟的逍遥日子。
爷爷去的很早,本来就是爸爸心头的一大隐痛,但是他没想到,运气向来最好的大伯,竟然也在爷爷去世几年后,忽然因为癌症而离世。最惨痛的是,在他正当中年的时候,一次外出卖梨的路上,他和妈妈忽然遭遇车祸,被犯困的大货车追尾,妈妈也离开了我们。
那段日子,一向好强不服输的父亲变得异常消沉,他总觉得自己确实跟人不一样,自己的命就是特别苦。失去妈妈让他觉得他跟别人都不一样了,他觉得自己变得低人一等,在村里都抬不起头来。
但是在年幼的我们面前,他从来不曾流露出任何异样,他告诉我们在低谷处不要抱怨,因为抱怨没用,只会耗损心神;他告诉我们,做人总会摔倒,最先爬起来的就是胜利者!
他甚至不曾说过对妈妈的思念。只是他有时候忽然会说出一些话,我知道他也很想妈妈。
有时候他说他收拾东西收拾出妈妈放的什么东西,说原来你妈把什么什么放在这呀。
有时候他会说你妈给我做的鞋子我都摆好了,我仔细着穿,一年穿一双,我可以穿到几十岁。
他也逐渐学会的做饭做菜,去市场赶集买东西,从一无所知到逐渐熟心应手,他有时会慨叹,原来这些东西这么不容易,有时候会故作轻松的对我们说,嗯,我也不错,我都学会了。
那几年,我们全家人都沉浸在悲痛和麻木之中,我能感受到父亲身上浓重的悲痛和绝望,我曾试图让他再一次积极乐观的生活,但是我知道这些东西我自己都做不到,怎么去劝他呢。
直到我们终于慢慢长大,当我们需要面对的问题越来越多,当我们从对他完全依赖到逐渐跟他商量再到我们能够逐渐自理自立,他也终于慢慢慢慢的变的乐观了起来。
我想,少时遭难、青年困顿、壮年多蹇,遭遇如此多的波折,爸爸确实命运多舛,没有遇到一个适合他发挥个性特长的环境,所以他并没有取得什么了不起的成就。
但是感谢他是如此顽强坚韧的一个人,任何时候他都没有彻底放弃,变成萎靡不振的一个人,而是始终教育我们善良为人,好好努力,万事多向好处看。
我相信,这样的爸爸是个勇于担当的好爸爸!当苦难的阴霾过去,当我们都茁壮成长,爸爸和我们都一定会越来越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