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观察过,生活工作中,什么样的人进步更快呢?或者是说,成长更快?可能很多人的答案是那些谦虚的人,一般就会人缘比较好,这样就会得到更多一点的帮助。可是再进一步去想,为什么谦虚的人人缘就好,进步就快呢?
1.
我想到了自己的反面例子。
之前如果有亲人或者朋友,说我哪儿做的不好,或者善意,或者简单粗暴的给我提出一些意见,我首先很生气,觉得他就是在针对我这个人,是说我不好,然后可能各种情绪已经开始准备好,理直气壮的反驳,你就是对我有意见.......。
接下来可想而知,即使那个意见真对我有帮助,我也早已偏离了一开始讨论的中心。
还有一个例子。
我观察一个朋友她做很多事情总是不费力。比如,同样遇到一些沟通的问题,明明是没有路的情况下,她却可以走得通。一次去给她的女儿照宝宝照片,一套照片的价格是店家定好了的,店家生意很红火。她找到经理说,这个套餐中有一些额外挂件不需要,问价格怎么算。经理给了一个价格,在我看来也是可以接受的,并暗暗佩服她。她自己有很站得住的脚的理由给了经理一个价格,我一看,几乎是半价了。商家当然不愿意。我劝她算了,她没有听我的,一直面带微笑,就是那种任何人都愿意听她讲话的很真诚的微笑,和经理沟通了一番,最后几乎是半价谈下来。留下我在一旁一脸懵。
事后,我很不甘心,问她,除了真诚迷人的微笑,一开始谈她给的价格,那个经理明明是非常抵触的啊,怎么最后就成了呢?
她说,也没有什么,他抵触的时候,我首先说,提这样的条件不是针对他这个人,是根据他们的服务还有定价,也就是他们商店的一些规定,我是在这个基础上,合理提出来的。重复几次说,提这样的要求不是针对你这个人,首先我对你能听我说,还有你的服务态度也是很满意的。
也没有什么啊?我甚至认为她并没有把干货或者什么窍门告诉我。但细想一下,在一些朋友中,她给我提的一些建议,我总是很乐意听进去。她每次在给我提意见的时候说:你的其它方面,比如,什么什么,已经做的很好了,但是,什么什么有那么一点需要继续改进,这样能让你更好。但是不管怎么说,你是你,你的这些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都不能和你画等号,我还是很高兴有你这样的朋友。
直到我把这些她平时对我说过的话写出来,才知道,她太厉害了。
2.
换一个角度,我们该怎么听取别人的意见呢?
也就是说,我们知道了谦虚的人人缘好像更好,成长进步更快,可是该怎么做到让自己心平气和的听进去别人的意见?
或者,如果真的强大,是不是在不管别人给我们反馈的时候,是使用什么样的态度和技巧,我们都能主动控制自己,心平气和的去看待那个反馈和自己?
因为想要进步和成长,就要更接近看清楚真相是什么,而想要更接近真相,就需要别人给我们反馈。这里是关键,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克服自己不被原始情绪左右。理性的自己也知道要反馈重要,但是却很难心平气和的接受给我们负面反馈的人和那个负面反馈。
比如自己一气呵成的文章,自己正得意的不行,收到了负面反馈(没有才不正常),会马上让你要使出全部武装去捍卫这个文章。但我们需要跳出来想的是,到底我们是要捍卫什么?是这篇文章,还是你自己?别人给的的意见,是对你还是对你的文章?如果我们能一开始就非常清楚,你是你,你的文章是你的文章,或许那个感到威胁,感觉受到冒犯要捍卫的动作一开始就不必有。
3.
又重新去读李笑来老师的《十分钟重修语文》他给过的关于沟通的观点:
有效表达只是最基本的层次,有效沟通才是真正的目标。从多个角度出发思考已非易事,从反对自己观点之人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难上加难。但如若做不到这一点,就无法做一个好的听众、好的读者。沟通的技巧最重要只有一个:不要认为自己与自己的观点是一回事儿。做到这点,就很容易看到种种反馈之中的宝贵之处。对做不到这点的人来说,逆耳的不仅仅是忠言,甚至就没有听着顺耳看着顺眼的东西——可怜、可悲。
其实不只是写文章,我们在生活中时时处处都需要沟通,而如果真想进步的快,接受真实的反馈就变得非常必要。上一周读《You Have the Right to Be Wrong》这一篇的时候,这个观点也让我很受益,比如,我们每个人想要进步,成长就是要敢于犯错误的啊,而如果怕犯错误,怕接受到反馈就不敢尝试了,怎么能成长呢?What’s so terrible about being wrong? If you’re never wrong, to me that indicates you aren’t growing.
作者也提到了Take your ego out of the picture。把你和你的观点区分开来。
大概总结一下吧:
想要成长进步的快,首先要敢于表达,You Have the Right to Be Wrong.Being wrong eventually leads to being right. And even where it doesn’t, it’s still a more interesting path than being nothing.
其次,我们要敢于要真实的反馈,提醒自己:Take your ego out of the picture。不要认为自己与自己的观点是一回事儿。
而如果我们在需要给别人意见的时候该怎么做更好一点呢?善意提醒对方,我是在对某一个观点,某一个作品,而不是对某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