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了解到了“先放一把火”思维,也就是提前打预防针,当森林起火有可能不可控时先放一把火,烧个隔离带出来,就能够有效预防起火后的火势蔓延。这个思维其实可以解释为先尝试失败,甚至可能是刻意创造失败,然后再成功的策略。
这几天反复被类似的这种思维刷着脑回路,然后突然发现一些比较成功的人,他们的打怪攻略似乎也大同小异。比如说,腾讯的“小步快跑,试错迭代”战略,产品可以不完美,但是做出来了就要发布更新,然后根据反馈不断修改,甚至曾经达到一天一个版本的程度;马云霸霸的湖畔大学同样,主要就是教你研究失败;中国比特币首富李笑来的先做后改的作风,有写一本书的想法就开始动笔,尽管知道可能写到第十章会对第一章的内容加以修改,这同样是典型的“不怕失败,还可以改”的思维,“这个世界不需要完美”;何帆老师同样提到有创意有新意的失败是财富;巴菲特合伙人查理·芒格同样是一个很看重失败的人,他的思维习惯就是,想成功,就先研究怎么失败,如此才能避开那些可能会导致失败的做法,从而增加成功的概率。
所以你看,其实我们思考这个世界,最靠谱的方式应该是利用概率论来思维。研究失败是为了增加成功的概率,尽可能学习多元化的知识是为了降低“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概率。毕竟学得越多,了解得越多,在这个了解的领域工作,或者做生意,又或者是投资,完全能够大大降低因不专业而亏损的概率。
那些兜售“成功学”的生意总是异常火爆,但是事实上“成功学”的效果可能不算乐观。何帆老师说,成功是没有办法复制的。所以想要成功的最好办法是规避失败啊。我们都会觉得QQ是抄国外的,百度是抄国外的,互联网初期中国的互联网产品几乎都是抄国外的。初期确实有很多产品是copy的,但是这些产品后来该火的都火了,该没落的也没落了,留下来的产品几乎都有它们不同于“被抄体”的特点,比如QQ和百度找到自己的盈利方式让它们在竞争力方面超越所谓“被抄体”一大截,有多少人是一边骂着它们还一边用着的。很多人会觉得微创新不能够算作创新,但是微创新事实上也真的就是创新。
一家企业之所以成功,有实力的因素,同样也包含运气和其它因素。腾讯当初四处找人想把QQ卖掉但是没有人愿意买,腾讯当初也曾经差一步就死掉了,如果不是那笔关键的投资也就没有今天的腾讯了;京东和阿里巴巴同样是网购平台,但是首先它们二者之间的团队组成就不一样,京东是10W蓝领+1W白领的组合,但是阿里巴巴就完全不是这样了。而且一家企业的存亡同时牵扯到很多人,就算它将来能活得很好,但是如果它目前没办法活得很好,它就需要考虑到投资人的利益、员工的利益等等诸多因素,那么纵使它形态很好,时机抓不住也就这么死掉了。
所以说,成功几乎真的是无法模仿的,模仿一家企业的形态却没有办法模仿它的团队组成,没有办法模仿它的运气,怎么可能模仿它的成功。
换个思维,海阔天空。有价值的失败完全不是件坏事,反而能够助你一臂之力。什么事情都用基础概率来考虑想想或许是一件很无趣的事情(毕竟我也是个感性冲动的人),但是我想我们或许都能够受益于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