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这一章节佛祖老师和须同学须课代表神神叨叨讲一些前面早已讲过的内容。三个课堂重点已经划过,对于要说的法也用三观的形式复习过了。下课时间早就过了,却还在啰里啰嗦重复一大堆讲过N遍的内容,什么人相我相,什么波罗蜜,什么不住色生心。不是都讲过了嘛,是不是每个老师都爱拖课,都爱占用我们的下课时间啊?
还是让我们慢慢地来看看佛祖老师和须同学给我们讲解了些什么内容。佛祖终归是佛祖,不是一般的砖家叫兽,我们要有信心。另外这一章引用的<金刚经>原文比较长,所以放在了文章的最后面。
须同学又一次逮住机会拍拍佛祖老师的小马屁,问一个早就问过却没有得到答案,又憋了好久没机会问的问题。
须同学挤出几点老泪,装出个深深受教了的神态说到:佛祖老师啊,您说得太好啦,听了您的课,我才知道以前别的老师的课都是白听了。老师啊,如果有人看到您这堂课的课堂笔记,他生了清净心,那这个人一定非常厉害吧?我今天当面聆听您的教导,然后就信了做到了,这不稀奇。如果有人在五百年后,看到了<金刚经>这本课堂笔记,然后理解了相信了并生清净心了,那人才是第一厉害的。
须同学一通马屁,顺带着自我吹嘘了一下,又扔出实相非相几个专业术语卖弄了一下,最后总算是说出了那句憋了半堂课的话,那句五百年后的"何以故?",为什么呢?
是的,在登岸弃筏(九)这一章节须同学已提过这个问题了。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
当时佛祖老师就非常肯定地回答:不要说现在,就是再过五百年,他也信。然后抛出一个叫"善根"、一个叫"如来悉知悉见"两个概念,挖了两个坑就把问题绕开去了。现在须同学终于又成功地绕了回来并问出了那个憋了半天的"何以故?",为什么呢?
是啊!为什么呢?后面佛祖老师和须同学问问答答咾咾叨叨一大段人相众生相非相,中间还串插了忍辱波罗蜜,这还不算完,他们竟然每一句话都用佛氏三段论来说的,这还不把人给绕昏过去。
实相非相无相关键就是我相、人相、众生相和寿者相这四个相。估计把这四个相弄明白了,这段佛须二人传的大体意思也会弄清楚了。
在十二因缘中我们知道我们烦恼的根源在于业和力。在于越来越的那个正反馈。业和力的作用使我们有了重复的执着,而这世界是空的、运动的、变化的、无常的、不可重复的。这对矛盾就是我们烦恼的根源。然而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两大家根本矛盾,这两个矛盾不解决,烦恼依旧还在。就是修到了阿罗汉道,解决了业和力带来的烦恼,但仍只是阿罗汉,还成不了佛,连菩萨都算不上,离无余涅槃还远着那。
先看这寿者相。什么是寿者相,就是在说你怕死呢!怕死就是寿者相。
谁不怕死啊?那好死还不如赖活着呢!再说佛教又不是道教,又不教人修仙升天,不死那是不可能的。看样子这个矛盾无解。所以佛教修的是今生今世,轮回的六道也是此生此世的轮回,死后一了百了,没有天堂和地狱,西方极乐也不是死人去的地方。
佛教讲究的是活在当下!
生与死的矛盾还排在第二,那排第一的矛盾是什么?是我相、人相、众生相。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往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稀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即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