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星语(二)

【每日星语】09.05

[玫瑰][玫瑰]明清小说可谓是包罗万向,空前丰富,全方位地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社会关系和生活方式。经过世俗化的图解后,竟以可感的形象和动人的故事走进千家万户。

1.你读过哪部明清小说?有什么让你有耳目一新的特点?

答:《水浒传》《西游记》《儒林外史》

明清小说的特点一个字“奇”。具体来说,情节曲折离奇,人物形象奇巧,做到了雅俗共赏。

2.明清小说和我们现代写作有什么借鉴和拓展?

答:张爱玲,阿城和白先勇笔下的中短篇小说,才气逼人享誉国内文坛地位,我觉得他们的写作技巧都是通读明清小说练就的。

当然,也有人建议学习西学,毕竟“小说”(novel)这个名词原本就属于西方。但我觉得没了文化底蕴,不过是照葫芦画瓢。汉字的象形会意和西欧的拉丁字母还是有区别的,这才是输入(前期),输出(后期)就更加困难,这里涉及到思维和文化两大问题。

提到王小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读了大量西方文学作品。末了,他承认自己的师承是翻译家王道乾先生和查良铮先生。呵呵

在华语界,除非天才级选手,其他的写作者,还是老老实实靠祖宗留下的基业,继续啃吧

总之,明清小说是我们当代中短篇小说的继承和发展的肥沃土壤。


【每日星语】 09.09

“三分钟热度”这句话常常被人们用来形容做事情没有恒心,没有毅力!

主要是形容一个人的情绪热情坚持不了多久,一个人对待事情事物不能保持太久的热情和兴趣!

那么你觉得这句话有没有积极的意义?

答:当然有,提醒自己。

有的话它的积极意义是什么,没有积极意义的话又是为何?

答:今天,我微信了简书小说大神,问他为什么每天可以坚持2000字,而自己懒散的做不到。

他的回答是“自我驱动力”。

“三分钟热度”VS“自我驱动力”,强烈的反差。

我想,造成人与人差距的根源——也许是能力,或者智慧。但有一样东西,很多人都没有在意,那就是忽视了内心的力量。

李嘉诚在2017汕大演讲上,提到了王阳明,紧接着说了一句功力极深的话:“道力之限,要靠愿力突破。

王阳明的龙场悟道,看上去高深莫测,其实,只做了一件事,就是“立志”。

我们常常认为立志就是树立一个目标,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想做成什么样的事?但是,为什么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坚持下来,甚至很轻易就放弃了?为什么是三分钟热度呢?

王阳明说的立志,有两个标准:那一定是你内心真正想要的东西,那也一定是你坚信不疑的事情。

只有这样,你才能不必提醒和督促也会本能地向着目标前进;才能就算遇到再多再大的困难也会本能地去想办法解决,从而产生自我驱动力。

因此,立志,是人内心的第一驱动力;志气,是人生的第一推动力。

于是,“三分钟热度”就会烟消云散。


【每日星语】  9.14号

《青玉案元夕》

  南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1.大家觉得,这是一首表达爱情的诗词吗?说说理由

答:不是。作者用了“反衬”写法,此他非彼她

2.如何理解和看待“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其中“他”,有什么象征意味?

答:上阙写元宵之夜灯火辉煌,游人如云的热闹场面,下阙写不慕荣华,甘守寂寞的一位美人形象。美人形象便是寄托着作者理想人格的化身。

其中“他”,词里在灯火阑珊处的那个人,可能是对作者自己的一种写照。根据历史背景可知,当时的他不受重用,文韬武略施展不出,心中怀着一种无比惆怅之感,所以只能在一旁孤芳自赏。也就像站在热闹氛围之外的那个人一样,给人一种清高不落俗套的感觉,体现了受冷落后不肯同流合污的高士之风。

3.辛弃疾的词有什么特点?为何脍炙人口,千古流芳?

答:作者一生满腔爱国信念,充满了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因为仕途和命运多舛,辛弃疾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