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全国上下各级卫视都在大张旗鼓的办娱乐真人秀的时候,整个电视业的大环境处在过度的娱乐奢靡之中。观众被电视的娱乐功能所吸引,各电视台为迎合观众的娱乐审美趣味也一再降低电视栏目的制作底线。打开电视,各种明星真人秀如同复制般的出现在各个电视荧屏上,中国的电视业彻底走向了复制工业时代。
纵观中国当前的电视戏曲栏目,可谓是遍地开花。基本上每个地域都有一个或几个地方戏曲频道,但仔细分析各省级卫视综合频道,电视戏曲栏目仿佛又成了各电视台忽略甚至是遗弃的对象。
自2005年后,电视戏曲栏目的数量逐年减少。各级政府为弘扬各地戏曲文化对各自电视台进行了干预,戏曲栏目的数量在2010年后大致形成稳定的形势。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所有上星卫视的戏曲栏目约占栏目总量的1%,但是除去央视和专门的戏曲频道,省级卫视的电视戏曲栏目所剩无几。
由表一可见,当前的电视戏曲栏目仅剩4家省级卫视还继续播出。在省级卫视刚刚成立的时候几乎每个省台都有相应的宣传地方戏曲的栏目,时至如今,电视已经遍布每家每户,拥有了丰富多样的娱乐节目形式,处在收视劣势的戏曲栏目纷纷停播。即使有些经过时间沉淀的品牌栏目,也没有受到重视,被遗弃在角落里。数量上的锐减,形象的表现了当前戏曲栏目在省级卫视播出所遇到的窘境。
从播出时间上看,仅剩的四档播出戏曲栏目的卫视除山西卫视《走进大戏台》在黄金时段播出外,剩下三个戏曲栏目都被安排在电视开机率比较低的凌晨或上午。这样的安排对于竞争日益激烈的电视台来说是一种保护机制。将收视率低的节目放在电视开机率低的时间播出,从经济方面来说无可厚非,但从文化传播方面来说却是一场灾难,将原本就处于劣势的戏曲栏目置于更加尴尬的地域。
(二)戏曲栏目传播效果
分析戏曲栏目的传播效果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电视栏目的收视率。收视率是最能直观反映电视栏目的传播效果的一种方式;二是电视栏目的传播率。人们对栏目信息的接受程度决定电视栏目的传播率,传播的最好效果就是人们接受并记住媒体所传播的信息。
纵观国内当下所有戏曲栏目收视率和传播率,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戏曲类栏目收视率低,相较其他电视栏目广告赞助价位悬殊
据调查统计,戏曲栏目的收视率甚微,仅仅高于一些教学类节目。收视率就像架在电视栏目与广告商之间的桥梁,赞助资金的高低与收视率成直接正比。收视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节目的效益,收视率低导致栏目的赞助资金不足,无法保证栏目的制作过程中的资金需求,从而栏目的质量止步不前甚至后退,行成一种恶性循环。如果这种状态一直不改变,就会造成电视戏曲栏目必然被电视淘汰的命运。由于戏曲节目在观赏时需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量和场景构建,这对成长在信息碎片化时代的青年人来说,比较复杂枯燥。就目前来看,喜欢传统戏曲节目的观众大多为中老年人,中老年人显然不是电视收视的主力,要想提高收视率,务必让栏目要迎合青年人的审美喜好。
2.电视戏曲节目传播率低,节目资源大大浪费
电视的高传播率与栏目的高收视率息息相关。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娱乐选择的方式呈现多样化的趋势。电视行业市场化经营带来愈来愈激烈的竞争。而戏曲节目这种竞争力相对薄弱的电视播出栏目便日益萎缩。电视戏曲栏目的低收视率,导致电视戏曲栏目的传播率也低。仅存的戏曲栏目在编导制作上的成本就相对提升,相对其他电视栏目的收支来说,电视戏曲栏目投入比例较大。“用市场化的眼光审视这样的生产过程,无疑是巨大的资源浪费”[9]同时低传播率也造成文化上的浪费。
纵观电视市场,戏曲栏目收视率低,传播效率低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但中华文明的传承却不能中断,如何让戏曲传播与经济效益之间达到平衡,如何利用电视媒体更好的传播戏曲文化已经成为电视人不得不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