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黄飞瑜
2017年2月17日
用独居的方式过双人的生活,也许可以避免婚姻中的围城问题。。。。。。
应当首先明确概念:独居不等于单身,单身不等于独居,虽然从概率来说,独居人群大部分是单身的。主要可以粗略分为三种人群:一是毕业后成年未婚人士;二是离异人群;三是老人。从个人意愿来分,可以分成主动独居和被迫独居。
本文说的是主动独居,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下保持单身的人群(单身不等于不恋爱,但一般较为短期)
独居的好处不言而喻:
1.充分发现自我,保持自身生活方式;
2.较为自由的支配时间,从而提升生活质量。我想之所以越来越多人选择独居,以上这两点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3.另外我想其实独居(单身)的人,大部分是由完整强烈的自我世界,爱情在他们生活中占比不是太大,有固然好,没有也可以。因为爱情真的需要时间和精力,而把情感过多投靠在人的身上实在过于冒险,我相信有过恋爱经历,稍微年长一点的人都知道这一点。甚至我们的父母,他们所要求我们的大部分也就是婚姻(过日子),而不是爱情。
独居的客观因素:
1.当代对个人的推崇;2.女权(平权)主义的兴起;3.互联网技术使得人们的社交状态改变。
独居需要考虑的前提:
1.生病及年老时的照料。这是非常现实又沉重的问题,而且我们几乎每个人都要面对,即使有伴侣或子女也并不一定就能保证有人照顾你。
2.经济上必须完全自给自足。尤其重要的是不要接受来自父母方面的帮助,如果财务不自由,你就别想其他人身及思想自由了。
3.寂寞/孤独。这个取决于个体差异,有些人就是喜欢自得其乐,其实孤独真的是人类生命体验的一个非常重要部分。更何况“追求成功与快乐并不依赖于将个体与他人相连,相反,这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向个体完整展现寻求其他更好选择的机会。”有些人会养宠物。这在西方较为普遍,国内我觉得也是一个大趋势(顺带说一下个人反对商业养殖买卖动物,请尽量领养),因为相比人类,与动物相处还是简单多了。
4.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个跟第三点似乎有所冲突,但实际上不矛盾,因为即使你无论怎么内向,人本质上还是会渴望交流(我觉得内向者是倾向于更高质量的交流)。当然交流可以有多种方式,比如一起旅行、看电影等等等。独居的人其实更容易安排出游,和朋友有更多的相处时间。
5.可以达到准专业水准的爱好。这一点放在后面讲是因为我觉得,如果一个人没有爱好的话,他/她根本没有必要独居。唯有真正找到自己生活乐趣所在的人才会对独处时间有着高度的、强烈的需求。而爱好则基本可以解决所谓的“寂寞”等问题,因为你根本不缺同好者。
面临的问题:
1.职场上的歧视。尤其是女生,如果不结婚大多数人会指指点点,而且按一般人思维,女生到了差不多30岁就该结婚生子了,因此一般职务上的升迁什么的就不会列入考虑对象。比如日剧《不结婚》的天王被调离岗位(顺带说一句这剧有个大烂尾)
2.房地产市场的歧视(买房及租房,一般人们愿意租给一个家庭,书中谈到的买房的银行按揭对人群的筛选在中国好像没有区分)
3.签证的歧视。作为天朝子民我感觉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尤其是签去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但当然只要你有资产证明其实也没问题。
4.家人、亲戚及同事言谈举止中赤裸裸的歧视。请保持内心的强大。你要活得比他们都精彩,独居的意义难道就不在于此吗??如果自己觉得难以忍受的话还是尽早结婚吧,毕竟在中国这个奇葩的社会里,离婚都比未婚好。
(或者你可以结了以后考虑离婚……损招,请勿模仿)
5.性方面。我觉得这个比较棘手,尤其女生随着年纪增大吸引力多少会下降,好消息是性欲也会随之减退(嗯,是好消息吗?)。所以,考虑这方面的愉悦其实跟对方有很大关系,因此我觉得除去419这种成本极其高昂的办法,只能是……(略),又或许你可以参阅《孤独的性:手淫文化史》这本书。
面对越来越庞大的独居人群,社会应该对此作出的相应调整:
1.社区的配置。尤其针对孤寡老人。
2.医疗服务。关于机器人产业方面。
3.房地产市场。小户型的推出。
4.商业消费。针对单身消费群体的一系列定制。
最后我想说我的理想状态是:如果有喜欢的人的话,分别住在同一个小区的不同楼层。一周见两三次面足以。
大龄青年过年返乡,总要对付两桩讨厌的事情:被问工资,然后,逼婚。刻下的主流观点是无论你有钱没钱,是单身的,总归要并且应该要结婚。父母亲戚对单身青年的焦虑也反映了整个社会的焦虑,不独中国,日本也如此。我在春节期间看日本NHK“特别节目录制组”出版的《无缘社会》一书,所得印象便是“单身是奔向无缘死的直通车”。什么叫“无缘死”?就是死时无人发现、死后无人接收遗骨的那种死亡。尽管两国国情不同,但中国和日本都把单身当作社会顽疾加以对待,易言之,这是一种需要加以克服的负能量,不应姑息和纵容。
但事实果真如此吗?与NHK记者从无名人士暴毙街头发现“无缘死”一样,美国纽约大学社会学教授艾里克•克里南伯格对单身独居者的调查,也是从“无缘死”开始的——1995年7月芝加哥热浪中,数以千计的人独自在家中死去,不为家人、朋友和邻里所知。但克里南伯格的调查显然比NHK记者更深入、持久和广泛,因为后者的调查范围仅限于低收入独居人群,且有电视节目主题先行和时间限制之虞。而克里南伯格的调查则让我们发现在“独自生活并独自死去的神秘社会”之上,还有一个层次更丰富、内容更多元的“单身社会”的存在。
克里南伯格先向我们晒了一组数据:截至2010年,超过50%的美国成年人处于单身,其中3100万人独自一人生活(亦即每7个成年人中有1人选择独居),独居人口占到美国户籍总数的28%,独居家庭已经成为仅次于无子女的夫妻家庭的美国第二大户籍形式,远远超过核心家庭(夫妻与未婚子女共同居住)、多代复合式家庭、室友同居以及老人之家。在性别上,1700万独居女性构成了独居人口的主体,男性则占1400万。年龄上,18~34岁的年轻独居者有400万,35~64岁之间的中年人为1500万,64岁以上的约1000万。地理分布上,独居人口集中分布于美国各大城市之中,纽约为100万,而曼哈顿有一半以上的人口选择独居,堪称全美单身社会的“首都”。其他国家方面,日本、欧洲,尤其是北欧诸国,独居者比例与美国持平甚至超过美国,瑞典则是世界上独居比例最高的国家(占户籍总数的47%),首都斯德哥尔摩的独居人口比例则达到惊人的60%。
在《单身社会》前四章中,克里南伯格仔细分析了单身社会崛起的历史渊源和现状,在后四章中,则提出了单身社会所面临的挑战(包括贫穷和老龄人口独居问题)和预想的解决方案。克里南伯格认为单身社会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人们与其从道德方面加以训诫,不如以历史的眼光将之视作文明和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留给我们的宝贵财产,“以现在支持已婚人口的态度和方法,为单身独居者提供相应的社会支持,那么人们的需求必将得到更好的满足。”
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其著作《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1942)中预言现代资本主义必将对“生活中所有一切进行理性化”:“当人们变得功利和实际,并拒绝接受社会环境为他们作出的传统安排是一种理所当然的选择时,当他们学会了在自己的个人利益及其他行动可能造成的不利之间权衡得失时,当人们认识到家庭尤其是亲子关系所带来的巨大个人牺牲时”,“资产阶级家庭的解体”便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因为独立思考的男女们必将选择另外一种更舒适、更自由、更能实现自我价值的生活方式。
克里南伯格将资本主义发展带来的个人自由主义的兴盛,细化为四个主要方面:一、大规模的城市化容纳了丰富多样的价值观,让那些某个方面的自我在“村落社会”中受到监控、压抑的人,重新实现这方面的自我。而城市多元化的布局与设施,从健身房、咖啡馆,到酒吧、餐馆、俱乐部等等,也为持不同价值观的独居人士找到团队和集体,提供强大的物质保障。二、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的普及使人们更方便地与社会保持联络,并且以更经济节省的方式(而非家庭协作方式)进行社交、工作和获得生存所需的资源。城市化和通讯技术的变革有力地支撑了独居生活的现实可能,也驳斥了独居必然“与世隔绝”的反社会性论调:年轻人通过手机与朋友、同事和客户保持互动,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获取信息、扩大交际圈和参与公共活动,老年人则可以在家人无法24小时照料的情况下,借助手机和互联网排遣寂寞和得到帮助。
其余两方面,即女性地位提升,和人类寿命(尤其是女性)的大幅延长,是克里南伯格探讨的重中之重。自20世纪60年代起,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女性纷纷进入职场,经济力量和独立意识的增强,使她们不愿再成为丈夫和家庭的依附者,也不愿意将自己本可以在市场上获得报酬的工作技能,耗费在无偿又不被尊重的家务劳动上。这一波女权运动的浪潮直接推动了晚婚晚育、成年过渡期的延长,以及分居和离婚率的冲高,也让人们重新反思婚姻和家庭在现代生活中的定位。而人们反对独居的理由之一,就是婚姻和家庭为人们提供了抵抗孤独、保障老有所依的前提要件,而传统上认为,独居是不可能提供这些要件的。
克里南伯格援引心理学家约翰•卡西奥普的观点说,“孤独”是一个非常主观的心理学概念,感到孤独的人实际上未必比其他人更孤单。婚姻不一定能够克服孤独感,有时孤独感恰恰来自不完美的婚姻,即使完美的婚姻,在配偶一方去世后,也会令另一方陷入更糟糕的境况之中。而独居也并不等同于孤独,“大量的公众调查表明,决定孤独感的并非人际交往的数量,而是质量。是否独自居住并不重要,问题的核心是人们是否觉得孤单”。所以,已婚人士比独居人士身心更健康之类的观点并不成立,倒是人们关于婚姻的“围城”心态更为普遍:“绝大多数人在生命的某个阶段,都会有这样的感受……毕竟,孤独这一心灵创伤,是人类生命体验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因而,寻找终身伴侣或者找一个人同住,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孤独感的问题。
人类寿命的延长是一个更大也更复杂的题目。应对独居老人日益增多的问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政策上的迥异性自不必说,像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目前也呈现出巨大的分歧和鸿沟:有经济保障的老人因拥有一套完善的“支持性人际关系网”而获得独自生活的能力和空间,这套“人际关系网”涵盖医疗、退休、税收、家庭和市场等资源方面的优惠便利;无经济保障的老人则处处受限于上述资源的缺失,他们的前身即是那些在年老前就因破产、失业、犯罪、疾病、吸毒等原因而沦落到社会底层的独居者,“无缘死”也正是在他们之中大肆蔓延。而美国政府在如何应对这部分独居者、尤其是独居老人的问题上,行动远远滞后于非营利性民间组织的努力。一言以蔽之,个人主义的独居生活必须由家庭、市场和国家联手扮演坚强和隐形的支持力量,且三者缺一不可。
正如克里南伯格所言,和结婚一样,独居也是生活的可选项,视每个人“实现自我”的需要而定。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不应受到排斥和歧视,它所通向的则是充满挑战因而也是前景不甚清晰的未来。因此,我们眼下似更应将讨论的焦点从围追堵截的道德批判,转移到更为务实的、亦即更好地迎接单身社会到来的方向上来,未雨绸缪、预作准备,因为它们关乎的是对人的终极关怀和尊重。而这个人,可能是你的父母,你的子女,或者就是你自己。
内容简介 · · · · · ·
克里南伯格在《单身社会》中明晰地指出,独自生活的人更容易拜访朋友或加入社会团体,他们更容易聚集或创建有生气的充满活力的城市。更准确地说,我们的社会已经从一个保护人们免受伤害的社会,转变成了允许人们将自己才能最大化的社会。
——《纽约时报》
“艾里克•克里南伯格写就了一本关于单身社会的研究著作。他揭示了现代社会中独自生活所带来的喜悦与痛苦。《单身社会》提出了对于城市规划的一种全新观点,并阐明了深入研究独居者心理的学术需求。克里南伯格写这本书绝非哗众取宠,恰恰是为了与人们分享沟通他的观点。必读推荐。”
——理查德•斯奈特,《共处:合作的仪式、快乐以及政治》作者
“一本引人入胜、不偏不倚的关于单身社会崛起的著作,阐明了单身社会为个人所带来的挑战,但更为重要的,它揭示了由此带来的对我们社会的深远影响。极具启发性。”
——斯蒂芬妮•库恩兹,《婚姻已成历史:爱情...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 · · · · ·
艾里克•克里南伯格(Eric Klinenberg,1970- ),纽约大学社会学教授,《公众文化》编辑。他的第一部著作《热浪》获得了七项文学和学术奖项,并被《芝加哥论坛报》誉为“最佳著作”。他的调查研究被《纽约客》转载,被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以及全国公共广播电台(NPR)转播,他的文章则刊登于《纽约时报杂志》《滚石》和《美国生活》。
目录 · · · · · ·
导言 1
第一章 独自生活 33
第二章 独自生活的能力 67
第三章 分离 101
第四章 自我保护 127
第五章 共同的孤单 151
第六章 独自老去 179
第七章 重塑独居生活 211
结论 241
· · · · · · (收起)
"单身社会"试读 · · · · · ·
《旧约》之初是这么写的:上帝创造了这个世界——乐园与人间,水,光,昼与夜,以及人世间的万物,每天的创造之后,上帝都说:“这很好。”然而,当上帝创造了亚当之后,他的语气变了。上帝突然宣称这是他第一件不甚完美的作品: “他不应该孤单一人。”于是,上帝创造了夏娃,从此以后亚当不再是孤单一人了。 随着时光的流逝,对孤单的反对从一种神学的禁令延伸到了文学与哲学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