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与交流

在《因计算机而强大》一书中,有这样一首诗:
百足虫的日子很逍遥
直到蟾蜍开玩笑地问道
嘿,你的这些腿里,谁前谁后?
这问题让百足虫无法思考
躺在沟里,它满心苦恼
唉,该怎么走啊?
百足虫的麻烦来自于对自己行为的思考,在生活中,因为思考而阻碍行为的例子不少,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使用思考的力量。
我们思考是为了解决某一件事或学习某些知识,不管是什么,当我们开始明白了解决的方式或者习得某些知识,我们就能开始描述这些,当我们描述的越是清楚,我们解决问题的方式或是习得的知识越准确。
一个好的学习者,往往意味着能把不可言传的东西变得可以传承。——Seymour Papert
在编程学习中,清晰的步骤,可以更好的帮助孩子获得可描述性事实。
比较经典的案例就是《因计算机而强大》一书中,学习如何交错抛三个球。
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通过交流来纠正自己的知识体系,不管是自言自语的宣扬,还是与他人的分析,这些都让他们学习如何交流。
研究表明,同龄人之间的交流对于儿童认知发展产生的影响远胜于儿童与成年人之间的交流。——皮亚杰
孩子之间频繁的交流,会提高孩子描述事实的能力,当然在课程中,这需要老师用心的的课程设计方式,所以课程如何设计同学之间的参与非常重要,老师干涉是规则中最后的选择。
关于关注同龄人之间的交流,我想起在上海的一个例子。
孩子的父母都是复旦的博士,但是孩子的成绩却一直不理想(其实是自己学校的第一名,但是不是名校),我们校区当时在名校附近,父母过来他对于课程的内容关注很少,最关注的反而是他的孩子是不是能够和这些名校的孩子有比较好的交流方式。父母觉得自己学霸的光环让家长觉得不够,同龄人的光环会有更高的价值。
虽然当时觉得这对父母对于孩子教育有些偏颇,太注重成绩了,但是对于关注交流的理念表示认同。
这个春节,赶上了新型冠状病毒,所有人(包括孩子)都被隔离在家,支持祖国。
孩子在家的这个机会,家长可以多花些时间和孩子进行一些互动游戏,而不是忙碌的兴趣班,说实话遇到不少糊涂家长,对于孩子的爱护只是停留在表面,对孩子的了解都不如兴趣班的老师,学习如果是关乎内容的,家长大可不必担忧,关于内容的知识,随着年龄增长会掌握的越来越快,但是关于思考和交流的能力越往后越难。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