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你对世界的钝感,扼杀了孩子的好奇心

昨天刚下过雨,带女儿在小区里面玩,突然看到潮湿的地面上有只蜗牛在慢慢地蠕动,平时很少见到蜗牛,即便偶尔会见到一只,也很难见它伸出触角。


好不容易能见到一次,假如你想好好看看它,它又会害羞似地赶紧缩回壳里,想再一次等它出来,那不知又要等多久。孩子一般是没有这么大耐心的。

因此,尽管女儿在不少绘本里都知道蜗牛这个动物,但只是纸上谈兵。今天这难得一见的机会她怎么可能放过,我也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科普机会。于是我们娘俩就蹲下仔细地看了起来。

我们边看,我边把我所了解的有关蜗牛的知识讲给女儿听。我觉得对着实物讲比看着书讲倒是省劲多了。


不一会我们的行为就吸引了好几个孩子,他们看我们娘俩凑地上看,很是奇怪,于是也凑过来看。有的和女儿一样好奇,也和我们一起蹲了下来;有的一看只是个蜗牛,正要不以为然地走开,听到我胡吹海侃的讲述便也蹲下,重新仔细地观察起来。

没多久,我们的身边就不止多了一个孩子,很多的孩子蹲在一起,又吸引了更多的孩子。

他们开始以蜗牛为主题叽叽喳喳地讨论起来,这只蜗牛一下成了所有孩子都感兴趣的东西,那么多人都认为有趣的东西,就不再有人不以为然了。他们比赛似地争相讲述着自己知道的,以及现编的有关蜗牛的故事。场面异常热烈,每个孩子的情绪都空前高涨。

突然一声断喝浇灭了所有人的热情:“别碰它,脏死了!”

此时我才抬起头来看,原来不知什么时候,我们一伙人的身边又多了几个像我这样的大人。不同的是,只有我是蹲着的。


有大人开始拉起自己蹲在地上的孩子:“你不怕有毒吗?什么都摸!”

“那东西有什么好看的,不恶心吗?”

“放学了,不赶紧回家写作业,看这个没用的”

“我以为你蹲这半天看什么宝贝呢,走,去那边看看有什么好玩的”

他们边拽走孩子,边嘟囔着对孩子的不满。听着她们的各种抱怨,作为唯一一个蹲着的大人,我的脸颊开始发烫,我觉得是我让她们的孩子“误入了歧途”。刚刚看她们的孩子一双双发光的眼神,我还以为是我替她们点燃了孩子内心好奇的小火苗呢,没想到是我“差点害了她们的孩子”

孩子们一个个被陆续拽走了,剩下一两个没被拽走的,也突然对这只刚刚还是香饽饽的蜗牛失去了热情。甚至又恢复了原来的不以为然。

最终只剩下我们娘俩仍像个异类般蹲在地上。

女儿不明白热烈的场面为什么突然就凉了。才刚刚找到与人分享的喜悦怎么又陷入孤独了?


其实我也不明白,看这个很无聊吗?当然,对大人来说或许是有点,可陪孩子看这个,也很无聊吗?

你对这个可能已经见惯不惊了,因为这或许就是你小时候玩剩下的把戏了,可孩子没见过呀,正因为这样,你难道忘了你小时候对这些是怎样的好奇了吗?就算你已经没有了当年的童心,可你没看到孩子眼中的光芒吗?那可是真正好奇心的表现呀?你怎么能忍心掐灭孩子心中的热爱之火呢?

你想让孩子好好学习,知道更多的知识,难道只有去书本上看才是学东西,这个活生生的例子反倒不好使了?

你嫌这个脏,那个不干净,就什么都不让孩子去碰,去探索,你可知道孩子的好奇心和感受能力就是这么一点点被磨灭的吗?

好了,不发牢骚了,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教养方式。我何必自认为高人一等,我又何苦杞人忧天。

女儿还在为其他孩子的散去耿耿于怀。我一时不知道怎么劝慰她。突然想起来她最近看过的两本绘本的名字:“独一无二的你,勇敢做自己。”


用这句话我劝慰了她,同时也宽慰了我自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