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
“状诸葛亮之智而近于妖”这是著名作家鲁迅对诸葛亮的评价,也是笔者心目中最喜欢的评价,在我看来,诸葛亮比起妖,更像神人,又或者说这应该是算无遗策。
从其躬耕陇亩之时便对天下大事进行了解,熟知,了如指掌,熟知于心,提前做好规划,待到刘备刘皇叔三顾茅庐之时,隆中对策可谓是千古佳话,这也为刘备制定好了三份天下的创业目标,刘备把策划书打开一看,哇呀呀,这么详细的一份策划书啊,何愁我公司不成?
诸葛孔明的出现,让刘备兴复汉室这个本来只有目标没有计划的空想有了实现的可能。就好似刘备那句,“我得孔明,如鱼之得水也”可谁为水,谁又为鱼呢?刘备的复汉大计本是一潭死水,是诸葛孔明让着死水有了生机。
诸葛亮207年跟随刘备出征,那年26岁,虚岁27岁,所以说27岁出山,享年54岁也是一个道理,这个54岁,也是虚岁,不过他确实征战了27年。
27年间,诸葛亮出山首战是新野之战于博望坡战曹操大将夏侯惇,一战使得骄傲如关羽,傲慢如张飞两员大将对军师言听计从,那个时候的诸葛孔明不过虚岁27岁,而当时刘备刘皇叔46岁,关羽45,张飞39岁,试想,哪个将军又能对一个没有带过兵打过仗的文人服气,可27岁的诸葛亮却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这让这些虽勇猛无比而无力可用的将军有了用力点,这如何不让人佩服。
当然要说舌辩,还有诸葛亮对阵王司徒,那可被称为最早的饶舌rap,您还是否记得那一句“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徒”,而可怜的王司徒却应声吐血,落马而亡。
之后就是诸葛初入江东,舌战群儒,在周瑜周公瑾的连环设计与谋划之中保全自己,此等谋略与才智让人怎么不钦佩,就像朋友说的“我若有诸葛一半聪明,还怕找不到漂亮的女朋友?”笔者送去了一个鄙视的眼神。当然这要在另外一个人物中去说这有趣的故事。
赤壁之战才是妖化的存在,识破周瑜黄盖的苦肉计,凤雏庞统的连环计,再到后来定下火攻之计,草船借箭,以及向天借来东风,在曹兵赤壁之战兵败之后,更是将曹操的心理猜的清清楚楚。
他当真是一个心理方面的大师,曹操一次大笑,讥讽周瑜无知,诸葛年幼,随后,便招来了武神赵子龙,二次大笑招来了燕人张翼德,第三次,在兵法实则虚之,虚则实之的基础之上,走向了华容道,可不巧再次遇到了签下军令状的忠义关云长,这是诸葛刻意为之,包括之后关羽回来请死,诸公求恕,全然在诸葛亮的掌握之中,你说这人得是多聪明啊?
笔者认为诸葛亮在此之前让关羽签下军令状,有一些原因,
一、让关羽还清曹操的人情,使得让关羽对曹操不再有亏欠感;
二、再给刘备一个表现的机会,让关羽觉得自己的大哥还是大哥;
三、天下三分是由天命而定,所以诸葛亮还挺像一个天命论者,这之后也有表现。
赤壁之战之后帮助刘备入川,夺得益州打下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在曹操死后,曹丕即位做了魏王,随后刘备做了蜀王,而孙权做了吴王,可那之后,蜀国便走向滑坡,刘备,关羽,诸葛亮分开,奠定了其失败的基础,关羽,张飞,刘备相继死后,白帝城刘备将汉室复兴以及刘阿斗托福给诸葛亮,诸葛亮做了丞相,也称相父,既要顾国,又要顾子,还有报复尚未实现,这何其难也?也就成为诸葛先生之后若干年来的心病。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这是《出师表》的精髓,也是诸葛先生的心病。
刘阿斗即位之后,对诸葛亮即依赖又害怕,没人知道,刘阿斗对诸葛亮的惧怕是怕其夺其皇位而故意显得无能,还是真就软弱,这也是之后要说的。不过好在阿斗有些事还是没有糊涂的,不管是对赵云还是对诸葛亮,诸葛亮逝世之后蜀国国葬,蜀民皆哀,悼念之。
不管刘禅的目标是什么,但诸葛亮的目标平复中原,兴复汉室,所以其六出祁山,七擒孟获,收姜维,战司马。
最后诸葛丞相也因操劳过度病丧五丈原,其中有一段神乎其神的故事,那就是七星灯续命,若果七星灯七日不灭,则可延寿十二年,可在最后一天,被逆臣魏延刻意破坏,姜维要杀魏延,诸葛亮则说,这就是天命,这是其第三次天命论。
第二次,则是与司马大战之时,火烧司马大军,可天不饶人,一场大雨,救了司马懿,诸葛亮吐出“天亡我亦”。这是其几次吐露自己是位天命论者的表现,当然也是因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他赚得东风,却也失得大雨,不知道该说是天命如此,还是上天是公平的这一说。
不过这逝去的诸葛亮仍然吓走了活着的司马仲达,司马仲达逃离之后,第一句话是“吾头在否?”可见司马懿心里诸葛亮的阴影面积……
总有人说,诸葛亮的智谋不及周公瑾和司马仲达,但在《三国演义》中,活诸葛气死活周瑜,死诸葛吓走活司马,还来才智不及一说?
可周公瑾和司马懿也是诸葛亮求而不得的知己,在江东之时,诸葛亮如何不欣赏周公瑾?诸葛亮使用空城计使得司马懿退兵,如何不知此人对自己的了解?可立场不同,终究难以成为朋友,只能隔空相叹,此不为我友也。
至于后记:还要说一说,诸葛亮之妻,黄月英,当然没人知道,黄月英是不是黄月英,为什么这么说呢?黄月英是后世赋予的其的名字。
黄承彦是与高爽并列的沔南名士,他对尚居隆中的诸葛亮说:"我听说你正在挑选老婆。我有一位相貌丑陋的女儿,生得黄头发黑皮肤,但是才能和你相匹配。"结果诸葛亮答应了,马上把黄氏迎娶过来。
当时的人把这件事当作笑话,乡间有句谚语说:"莫学诸葛亮娶妻,正中了阿承的丑女儿 。
不过黄月英,确实是个奇女子,黄月英是东汉末年沔名士黄承彦的独生女儿,受其父亲及其父辈们的耳濡目染,自幼熟读经史,多才多艺,是巾帼少有的奇女子,是世界上发明机器人的奠基者、创始人,还可以说是发明创造机器人的开山鼻祖。黄月英发明创造的木狗、木虎、木人,曾使诸葛亮惊羡不已,连连称奇。诸葛亮对黄月英发明创造的木狗、木虎、木人,更是端详良久,细细揣摩,默记于心。这也为诸葛后来造出运粮机器木牛流马提供了一定灵感。
还有一个著名的故事是羽扇传说
诸葛亮第一次上门求亲时,黄头发、黑皮肤的阿丑姑娘送他一把羽扇,并问诸葛亮:"诸葛先生,可知道送你羽扇的用意?"诸葛亮说:"是礼轻情义重吧。"阿丑说:"可知还有其二?"诸葛亮百思不得其解。阿丑便说:"诸葛先生,你刚才跟家父畅谈天下大事,讲到你的胸怀大计,气宇轩昂、眉飞色舞;但是,我发现你讲到曹操、孙权时,眉头深锁、忧心于中,我送你的这把扇子是用来给你遮面的。"聪明的阿丑姑娘知道,大丈夫做事要沉得住气,不能情绪波动,感情用事,更不能让人家发现,被轻视、被鄙视,而成不了大事。
还有一种说法是:黄承彦的千金小姐黄月英并不丑陋,而是一个非常聪明美丽、才华出众的姑娘。黄承彦怕有为的青年有眼不识荆山玉,故称千金为"阿丑"。阿丑黄月英不仅笔下不绝,而且武艺超群,她曾就学于名师。艺成下山时,师傅赠送她鹅毛扇一把,上书"明"、"亮"二字。二字中还密密麻麻地藏着攻城略地、治国安邦的计策。并嘱咐她,姓名中有明亮二字者,即是你的如意郎君。后来黄承彦的乘龙快婿,就是吟啸待时、未出隆中便知天下三分的名字中有"明"、"亮"二字的未来蜀国丞相诸葛亮。结婚时,黄月英便将鹅毛扇作为礼物赠给诸葛亮。
诸葛亮娶了阿丑后,羽扇从不离手。无论是六出祁山,还是草船借箭,空城计等生死存亡之际,他总是轻摇羽扇,波澜不兴,胸有成竹,胜算在握。他这样作不仅表达了他们夫妻间真挚不渝的爱情,更主要的是熟练并运用羽扇上的谋略。所以不管春夏秋冬,总是手不离扇。诸葛亮功绩显赫,阿丑的功劳卓著。
各种说法,还由诸公心意来定,当然不管黄月英是美是丑,笔者还是更仰慕其才华,笔者也更为信服诸葛先生不为美貌所纠结,而是更倾向于才发与能力这方面,这也是当代男性所需要的优秀品质,黄月英可做当代女性之典范,诸葛先生同样是当代男性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