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四季,次第轮回是我们都能接触到的自然美景。有良辰美景,有赏心乐事。
可是遍览学生的作文,却发现来自于大自然的一草一叶一花一虫一风一雪这些身边最常见也最容易带来种种感悟的自然景观,很难进入到作文当中,成为点缀。不得不说是语文学习乃至纾解心灵的一大憾事。
遇上这一类难解的困局,我一般采用疏导而非堵截的方式,引导孩子们有意识的在自己的日常习作中多加点料。恰好现行部编版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配套的有《语文经典读本》,其中收录的内容正好和教材中的每单元一一对应,形成多文本阅读的群文学习模式。守着这么大的一座宝藏,不加以合理恰当的应用,实在有暴殄天物之嫌。
于是我就从中选择一些,给孩子们以适当的引导,做摘抄也好,选择性地背诵也罢,总之为了孩子们的写作能锦上添花略尽绵薄之力。
许地山《春的林野》
春光在万山怀抱里,更是泄露得迟。那里的桃花还是开着;漫游的薄云从这峰飞过那峰,有时稍停一会儿,为的是挡着太阳,教地面的花草在他的阴下避避光焰的威吓。
天中的云雀,林中的金莺,都鼓起它们的舌簧,清风把它们的声音挤成一片,分送给山中各样有耳无耳的生物。桃花听得入神,禁不住落了几点粉泪,一片一片凝在地上,小草花听得大醉,也和着声音的节拍一会儿倒,一会儿起,没有镇定的时候。
“鼓起舌簧”“挤成一片”“听得入了神”“一会儿起,一会儿倒,没有镇定的时候………”这样的语言真的让人读罢有唇齿生香、三月不知肉味之感慨。作家能将语言恰当的排列组合,融入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活色生香地运用到这般地步,真的是“这次第怎一个绝字了得”!
迟子健《春天是一点点化开的》
早晨,迎接我的是一夜寒流和冷月,凝结在玻璃窗上的霜花。想必霜花也知道解气变化了吧,这天的霜花不似往日的总是树的形态。立春的霜花团团簇簇的,还有点花园的气象,你能从中看出了喇叭形的百合花来,也能看出重瓣的玫瑰和单瓣的矢车菊来。不要以为这样的花一定是银白色的,一旦太阳从山峦中升起来,印着霜花的玻璃窗就像魔镜一样散发出奇诡的光辉了。初升的太阳先是把一抹嫣红投给它,接着嫣红变成橘黄,霜花仿佛被蜜浸透了,让人怀疑蜜蜂看上了这片霜花,把它们辛勤的酿造洒向这里了。再后来,太阳升得高了,橘黄变成了鹅黄,霜花的颜色就一层层的淡下去、浅下去,成了雪白了,它们离凋零的时辰也就不远了。因为霜花的神经最怕温暖的触角了。…………四月初,屋顶的积雪开始消融,屋檐在白昼滴水了,霜花终于熬不住了,撒脚走了。它这一去也不是不回头,逢到寒夜,它又来了,不过来得不是轰轰烈烈的,而是闪闪烁烁地隐现在窗子的边缘,看上去像是一树枝叶稀疏的梅。四月底,屋顶的雪化净了,林间的积雪也逐渐消融的时候,霜花才彻底丢了魂儿。
我们在平日的文学作品里,见惯了各种各样的花:春天的桃花、梨花,夏天的荷花,秋天的菊花,冬天的梅花,乃至雪花也是较多见到的,可真的从来不曾见过(或者说关注过)霜花,更妙的是把霜花写得如此摇曳生姿,读着读着就让人如痴如醉、沉迷其中了,足见作者浑厚的语言功底——“从嫣红变成橘黄,从橘黄变成鹅黄,再淡下去,、浅下去,终究变成雪白……”迟子键能能把颜色的变化体察入微地观察到这般细腻!还有霜花的形态、质地等等,这种观察能力不正是现在孩子们最缺少的吗?类似的能用语言描写出颜色的动态变化,依稀记得是在刘白羽《日出》中描写飞机上看到朝阳喷薄而出的颜色变化可与之相媲美吧。
简嫃《夏之绝句》
风是幕后工作者,负责把它们推向天空,而蝉是拉拉队,在枝头努力的叫闹,没有裁判。
“风是幕后工作者,蝉是拉拉队”这比喻真的够新颖、够独特!作者的联想与想象能力真的让我等望尘莫及!
蝉声是一阵袭人的浪,不小心掉进小孩子的心湖,于是湖心抛出千万圈涟漪如千万条绳子,要逮捕那阵浪。“抓到了!抓到了!”有人在树上喊,下面有人赶快打开铅笔盒,把蝉关进去,不敢多看一眼,怕它飞走了。那种紧张就像《天方夜谭》里那个渔夫用计把巨魔骗进古坛之后,赶忙封好符咒,再不敢去碰它一般,可是,那轻纱般的薄翼却已经在小孩们的两颗太阳中,留下了一季的闪耀。
“蝉声掉进小孩的心湖,于是抛出千万圈涟漪,如同千万条绳子,要逮捕那声浪”这样的句子如果缺了绵密细致的对生活的细微感悟,如果缺了对文字娴熟的驾驭能力,是绝对写不出这等绝妙佳句的。我们单单知道小孩喜欢去捉蝉,却很难写出这般按捺不住的心情、这般妙笔生花的文字来。
冯骥才《苦夏》
四季是来自宇宙的最大的节拍。在每一个节拍里,大地的景观便全然变换与更新。四季还赋予地球以诗,故而悟性极强的中国人,在绝句里确立的法则是起、承、转、和。这四个字恰恰就是四季的本质:起始如春,承续似夏,转变若秋,合拢为冬。
我从来不曾想过写作里边的起承转合四部曲竟然还能跟大自然的一年四季如此契合得天衣无缝,不得不承认作家的脑洞果然非我们一般人所能仰望。
快乐把时光缩短苦,难把岁月拉长,一如这长长的仿佛没有尽头的苦夏。苦,原来是生活中的蜜。
这样富有深刻人生体味和生命哲理的话,绝对是有过丰厚的体验和阅历之后才能写得出来的。
张爱玲《秋雨》
草色已经转入了忧郁的苍黄。地下找不出一点新鲜的花朵;宿舍墙外一带种的娇嫩的洋水仙,垂了头,含着满眼的泪珠,在那里叹息它们的薄命,才过了两天的晴美的好日子,又遇到这样霉气薰蒸的雨天。只有墙角的桂花,枝头已经缀着几个黄金一样宝贵的嫩蕊,小心地隐藏在绿油油椭圆形的叶瓣下,透露出一点新生命萌芽的希望。
这段文字写成的时候,张爱玲年仅15岁,天生的忧郁特质,给这段文字也蒙上了一丝凄凉而寂寥的色彩。
张秀亚《雪》
但朝阳是有耐性的,它似乎比我更有耐心,它慢慢的在那里守候着,以它的温热来向雪封的山丘做“煽动性”的说服。不知什么时候那神秘的山峦“内心”开始了变化,它发出一阵轻微的碎语。我赶紧低下头,啊,多动人的画面呀,这山丘的无缝银衣像是一个圣者的长跑,被无数虔诚者的手撕碎了,(他们是每人要珍藏一块碎片来做纪念吧。)同时那发亮的银稠上面,更像蜿蜒着许多透明、活泼的小蛇,他们在打呵欠、伸展着轻盈腰身,嬉笑着,玩闹着向着山坡而去。不多时,山巅乃完全呈现出它土褐色的岩石,同一些枯萎的草叶、松针,而山脚下是谁在唱歌呢?当然是那一道有雪水汇成的清凉小溪。我忍不住捧了一掬,那淡蓝的如同盐湖汲来的雪水,那微凉一直浸透了我的心脾,多可爱的雪呀,谁还记得它翩然而来时那片轻盈的翅膀呢?
太多的文学作品里写到雪的时候,一般会描绘下雪的过程“大雪纷纷何所似,未若柳絮因风起………”,或者雪后静止的绝美静谧画面“不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极少有人写雪融化的动态变化过程。张秀亚的这段文字绝对是开了先河。这不就是选材的新颖独特,让人耳目一新吗?
郁达夫《江南的冬景》
一提到雨,也就必然地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乡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春景了。
教材里已经选过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引用诗句是郁达夫散文常用的笔法,因为他常在散文中穿插一些古典诗句,用来弥补散文里没有说尽的寓意,没有抒发完毕的情愫。上面这段文字写雪景就是这样的写法。
平日里,孩子们背诵了许多许多的诗歌,却不知道活学活用,单单的只为了试卷中的古诗文名句默写8分题,那实在是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如若能巧妙地穿插到自己的习作中,不是就可以让阅卷者眼睛一亮吗?还能见出孩子们的语文功底和综合素养,岂不是一箭双雕吗?更别说诗句中包蕴的情感或哲理对孩子们心灵、生活等方面潜移默化影响和浸润了。
与其背诵所谓的考场满分作文、作文36计等,还不如从读本中的经典名篇佳句入手,这才是离孩子们最近的写作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