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爸爸妈妈们:
下午好,昨天去了一趟医院,在做雾化。旁边有个小朋友,大概幼儿园大班的样子,孩子一进来就跟妈妈说害怕,甚至在抗拒,因为她不知道自己即将要面对的是什么,是对未知的恐惧也是对医院的天生害怕吧,我打小就是觉得医院很沉重,压抑,心里也是抗拒和害怕的。面对孩子的这种表现,这位妈妈轻轻地抱起孩子,温柔地说没事的,这个不疼。然后让孩子坐下,医生把她的雾化准备好之后就交给孩子,妈妈还是很温柔地跟孩子说,轻轻地把出雾气的地方对准鼻子就好,说着顺便把孩子抱到自己的腿上,更让我觉得很温暖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妈妈说了几次“宝贝,你真勇敢。”第一个勇敢是因为女孩安静下来做雾化了,第二个勇敢是鼓励孩子面对这么呛鼻子和熏眼睛的雾化都没说半点退缩,我当时都被呛得不行,直咳嗽。那位妈妈很温柔地对孩子说“宝宝,你真勇敢,这么呛鼻的雾气你都坚持下来了。”孩子听了很开心,仰头笑着看妈妈,因为我就坐在孩子的旁边,我明显看到孩子眼里闪着星星。似乎这件原本对孩子来说,很可怕很抗拒的事情,瞬间变成了一件美好的回忆,变成被妈妈表扬和夸赞,得到大人认可的幸福时刻。第三个勇敢是鼓励孩子,坚持到最后一步。整个过程,我看到了这位妈妈在面对孩子抗拒的事情时,她温柔的力量,她“非暴力”地沟通,巧用语言鼓励和换一种方式引导孩子,智慧地转变了孩子对待这件事的看法和想法。
虽然这是一件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情,却让我深有触动。在孩子面对自己抗拒不想做,又或者害怕的事情时,我们应该如何去帮助孩子呢?印象中,有大人在面对孩子不想做的事情但又不得不去做时,似乎不是“威胁”就是“大声呵斥”“你赶快……!你快点……!别磨蹭……!这有什么好怕的……!其实这个时候我们是不是直接忽视甚至无视掉孩子的心理需求。比如说在对待孩子假期作业这一块,可能假期里,孩子学习的主动性不比在校期间,甚至已经摆烂,抗拒不想做。当然,我们看着也着急,于是不停地督促孩子,你赶紧写暑假作业啊……甚至有时候会大声呵斥,可娃还是一动不动的,甚至反过来跟我们顶嘴,更抗拒这件事了。所以,我们是不是可以换一种方式,一种不行,那就多种方式,尝试去跟孩子沟通,了解孩子内心的需求,分析清楚孩子抗拒的原因,摸准孩子的动力和愿望,好好和孩子聊一聊,然后再以适合他,他喜欢的方式来引导、鼓励其去写作业,去学习呢?而不是只剩下,一种最没有效果的唠叨或者命令“快去写作业!”其实我认为,鼓励和赞美(适当的物质奖励)对孩子来说,是最有用的方法,屡试屡爽,但前提要符合孩子的胃口,我们的孩子,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需求,老人说孩子一天一个样,这话也不无道理,所以得多花心思。说实话,把一个孩子拉扯大太不容易了,我也特别明白(所以特别珍惜没生娃的时光,能多浪几年是几年),可谁让这崽就投胎来到我们家门了呢。况且,7-8岁其实属于孩子成长的第二个叛逆期,他们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也越来越懂得“反骨”,如果我们还是选择“以刚对刚”,那肯定行不通了。由此,与其呵责,不如,我们换一种鼓励的方式,试一试。当然,我们也适当给予孩子多一点自由的时间,做点他们自己想做的事,所以把握好度,就需要跟孩子一起沟通商量好。有时间也可以带他们出去走走,看看世界,在旅游的过程中可以跟孩子聊聊当地的文化历史特色景点等,最重要可以引导孩子写写自己的旅游体验和感受,或多或少皆可。不出去的可以利用周末时间多逛逛深圳的博物馆、科技馆,有时候还会有各种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