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教育理论中,有三种论调比较流行,基因决定论,家庭决定论,环境决定论。要说这个理论对不对,其实也对,但也不是绝对的,教育很难标准化和规则化,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很难用一套东西去解释,同样失败的经验有成功的案例,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案例,所以教育不是靠理论,是靠用心。
1. 家庭论
这种理论讲的是父母对孩子的影响非常重要,孩子的童年经历,父母的认知水平,家庭的完整程度,以及家庭的教育背景等,这些因素塑造了孩子的人格特点。比较流行的故事是:父母小时候严厉,很少有鼓励,只要做错了,就会挨顿揍,那么长大后就是一个不自信,缺乏自我认同感,在公共场合不敢说话内向的人。这是目前最受欢迎的原生家庭影响理论。
但是,这个理论很难解释,为什么那么多离异家庭的孩子照样出类拔萃,为什么父母大字不识孩子考上清华北大。
社会心理学中,有个概念叫做概率偏差,翻译成中国的文化描述就是不能以偏概全,不能拿个案去总结全局。就像张三爱喝酒离婚了,我们不能总结出一个理论—爱喝酒的人会离婚。
2. 环境决定论
这个理论讲的是孩子从小在不好的环境下,或者他的周围环境不好,这些负面的环境会让孩子走向负面的人生。环境决定论的意思是说,我们的人格和价值观的形成是靠外部环境的影响,这话没错,但是只是影响而已,不是决定人格和价值观的形成。
比如父母整天出差不在家,孩子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的留守儿童,这个现象已经不是农村特有的了,城市也出现了,如果农村是留守儿童,城镇儿童也得算是半个留守儿童了,但是,这也不影响这些孩子的成长,他们更会思考,更不墨守成规,更敢去试验好奇的东西。
3. 基因决定论
医学专业的知识,不敢妄言,从社会的角度来说,这个理论就是说爸爸的性格决定了儿子的未来的行为,你不能说你的情商低怪爸爸的基因不好吧,这样说的话,我更认为是拒绝优化的借口。
4. 对号入座,不要焦虑,事实不是这样的
三种情况,应该有很多父母能对上号吧,也许你焦虑过,但是以后不要在焦虑了,世界上没有命运决定论。
我们从本质上说,三种理论的共同点是:外部刺激(基因论就不讨论了)---形成反馈,这个逻辑就这么简单,无论是家庭环境还是外界环境,都是外部刺激,这种刺激会造成自我的反馈。但是,这是除人类之外生物最擅长的,人类不同之处在于自我认知的能力。也就是我们有学习的能力,可以自己评估和判断自己的行为,然后产生不同的态度。
举个例子,就说外界环境影响吧,古语讲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话有道理,但是我们凭借自己的认知有权力选择近朱还是近墨。
造成这种差异的本质在于自我的认知程度,当一个人的认知程度高的时候,他会判断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从而做出选择,而不是依靠环境和情绪来下决定。当缺乏这种认知的时候,那三种理论就会应验了。
一切都是从内部改变的,而不是外部决定的,如果要摆脱这种魔咒,方法就一个,多读书,知识改变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