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电影是基于现实的艺术衍生品,那么旨在反映真实历史事件的电影,其成功的定义大概就在于无论从什么角度出发,能够将一个宏大的历史和历史洪流下的人,或侧面或正面,或社会或个人的呈现在观众面前,帮助观众穿越回到另一个时空,感受到那个年代的脉搏。从这个角度来说的话,《至暗时刻》无疑是一部成功甚至伟大的作品。
《至暗时刻》的开头很有特点,当肃穆伫立的军队配合着沉默的字幕出现时,你就知道这电影里没有轻松的故事讲给你听了,紧凑出现的背景介绍迅速将观众拉进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
当德军铁骑闪电般席卷欧洲大陆时,英国的议会在干什么?混乱喧嚣的争吵攻击,前首相被迫辞职,英国走在时代的十字路口前途未卜,浮躁的气息里隐藏着威胁的逼近,所有人如同受惊的鸟一样缩起头颅,异想天开期待和平解决危机,浮躁的气息里隐藏着威胁的临近。正所谓大破大立,生死存亡之时,“从托儿所就梦想成为英国首相”的丘吉尔在不断失败后。终于成为了岌岌可危的日不落帝国的掌舵人。
影片对丘吉尔的切入点很有意思,可以看出导演是竭力将他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来塑造的,不同于历史书上那个杀伐决断的英国二战领导人,偏执。酗酒,急躁,甚至在之前判断上的不可靠是丘吉尔给不熟悉这段历史的我的第一印象,不过即使有这么多的缺陷,只有一点是他区别于他人最大的不同:当议员甚至前首相都在讨论“要用任何方式恢复欧洲和平,包括和平谈判”时,他传达给其他人的信息只有一个:象征“Victory”的V手势,他从没有想过向一个已经拔出刀的屠夫谈条件议和,他的信念从未改变:我们只需要胜利。
影片里的台词和镜头十分考究,在舒缓又暗流涌动的气氛引领观众前行,好像在这两个小时中,我们也在悬崖边的英国中等待救赎,其中有三个细节,让我觉得这部影片真正做到了“于无声处听雷”,用客观的角度叙述却将影片感染力做到了极致:
,第一个镜头也是我最想说的,就是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前夕,对作为阻击敌人力量的加莱市驻军的刻画。一分钟不到的长镜头,将军穿过昏暗房间里呻吟的伤兵们,当他读到丘吉尔发出的“绝不能撤退”的命令时,没有歇斯底里,没有愤怒,他仰起头望向了天空,没有说一句话。他在想什么?是对手下士兵的愧疚,还是对再也见不到的亲人的思念?导演把想象的权力残酷地留给了观众,这部电影里没有血肉横飞的战场场面,但是这一幕真实的令人感到战争令人窒息的气氛,那是从心底最深处连呐喊都吞没的绝望。
第二个镜头,则是当丘吉尔在接连的受挫后对自己的主战观点产生质疑时,他听从国王的意见,去地铁中接触最沉默也最有力量的那些人:英国的普通民众。就像丘吉尔的妻子在影片开头对打字员莱顿说的,丘吉尔并不是什么大人物,“he is a man,like many other”,他强大到不会被任何事情干扰吗?没有,当加莱市驻军全军覆没,他成为间接的刽子手;当政敌甚至整个英国政治界都在和他作对,反对他主战的主张,他的语言不再有力而急促,他不再神采奕奕而是变得如同年纪一般苍老。他选择了走到民众中,听听英国的人民到底期待什么,是屈辱的向侵略者求和苟延残喘,或者寸土不让用血抗争?当全车人“never”的声音重新唤醒丘吉尔的斗志,他终于明白自己应该做的决定了。他的眼泪是因为他明白,他并不孤独,英国人民的心和他跳动在一起,无条件的支持他为了英国,为了欧洲的正义去战斗。
第三个镜头,则是两个相似场景的呼应,当丘吉尔坐在车中上任首相,他在窗外看到的是舒缓的音乐中,晴朗天气中不断掠过的神情轻松地行人,“一点儿也看不出我们现在在打仗。”,第二个镜头,当丘吉尔开始犹豫考虑议和,即将在会议中宣布时,坐车的他看见的是什么?阴雨中不断躲闪神情忧虑的行人,带着希特勒面具奔跑的孩童。如果说整篇电影讲述的是英国在二战中的至暗时刻,那么这一刻,毫无疑问是丘吉尔的至暗时刻,他经历过那么多的失败,从未放弃的是自己的信念,但是在此刻,他要选择放下自己坚持认为正确的道路,选择妥协,这对于他来说,比死亡更加痛苦,而这遥相呼应的场景,也是他内心的写照。
如果说所有电影,都试图让观众相信在场与场之间,镜头与镜头之间,那些被省略剪辑的时间是真实存在的,试图让观众进入电影构造的真实世界。那么《至暗时刻》毫无疑问成功了。你看到了丘吉尔,那个顽固到寸土不让的老头子,从历史书中跳了出来,他犹豫过,失败过,妥协过,和一切上了年纪的人一样普通。但是最后他做出决定的那一刻,历史因为他有了一些不同,原因无他,只因为他相信“没有最终的成功,也没有致命的失败,最可贵的是继续前进的勇气。”
“于是城门的守将贺拉提斯这样说,对于世上的万物生灵,死亡迟早会降临,要为守护先祖的遗骨与信仰的神殿,去直面强敌并力战而亡。”谨以此句送给所有二战中为了正义英勇作战的士兵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