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新旧文化共存,各种思潮兴起,人们对民主和科学的追求从来不曾停止。
今天读的这本书,将遥远时空长河中的各位先生,一一展现在我们面前。他们不但进过传统私塾,熟读四书五经大学论语,还不远万里留学海外,学习过西方新文化。
虽然他个年龄各异,经历不同,但他们身上的治学精神几乎一致。
在学问研究上,一丝不苟;
在教学上尽心尽责;
凡事先立规矩,但不乱立规矩;
学术间虽存异议,却互取所长。
本书的作者——约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桐城市作协主席。有感于民国时期先生们的风骨,遂著此书,以让世人隔世感受民国先生们的风采。
本书总共为我们呈现了三十一位先生,他们在教学育人上,主张博学严谨;在为人处世上,教育我们谦逊有度;在放眼国家发展上,从行动上为学生楷模。好了,事不宜迟,让我们现在就一起来感受那个时代大先生们的人格魅力。
一、学校只是一个地方,学到什么却是个人的事
学校,是许多人一生中重要的组成,也是人在家庭外接受启蒙教育的地方。
在学校里,我们第一次体会到竞争,第一次对集体有了概念,第一次学会在缩小版中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直到步入大学。
在大学里依旧保持“单纯”地学习的人不在少数,刻苦专研,虚心请教,从不缺席任何课程,社会与他隔着墙。
在大学里在吃苦的年纪享受着舒适校园生活的人也不少,学习只是附加的娱乐,跨出学校的围墙,得意地向围墙里的学弟学妹们展示着社会人的一面。
转眼,在大学中呆足了四年,有的人有一桌子的专业书籍,有的人有朋友圈里的诗和远方,这个大学生涯挺圆满。
然而,学校里没有教的“学问”,社会正以它残酷的一面教育着一脸漠然你。
每年毕业季,热闹话题榜上总少不了一组数据分析,“今年待就业毕业生万”,同时还会插上另一组看似不相关的“今年高校录取新生万”数据。
一方面源源不断的生源涌进大学,另一方面涌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无法找到就业渠道。
回头再看招聘信息,“有相关工作经验优先”已成了必配标语。手里的学历普遍得人手一份。
于是愤愤然,报怨自己的学校、自己的专业教育与社会脱节无法学以致用、这个年纪的人什么也没赶上等问题被连带着上了热榜。
中国这么大,人口这么多,毕业生年年都会有,这些问题,难道只近些年才会出现么?
这些问题其实早在民国时期就已存在,我们来看看民国先生们是怎么主张的。
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从自身经历悟到:子女要有独立生活的能力,才有生活的保障。
他没有要求子女去做他那种学问,而是要求学习掌握一些直接有用的知识和技能,选择职业方向也是寻求那些生活有保障的职业或岗位。
其子王慈明先生成功研制出滚刀测量仪、万能测齿仪等量具产品,不仅在50年代填补了我国空白,多种产品还获得了国家质量金质奖或银质奖。
陶行知先生觉得,学校里的东西太少,反过来提出“社会即学校”的主张,就是要拆除学校与社会间的高墙,把学校里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去。
然而学习这件事,就如同喂鸡。
按着鸡的头让它吃,它偏不吃,哪怕掰开它的嘴,它还是挣扎着不愿意就范;直到抓着它的人松开手,并后退几步,才开始自己啄米。
教育就跟喂鸡一样,老师强迫学生学,学生是不情愿的,即使是学,也只是学个样子,合上书本就忘了,但是如果让他自由地学习,那效果完全会好得多。
两位民国先生的做法与主张,与现在我们教育中主张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结合实际学习的号召一致。
打破“读死书”,主张提前进入社会生活教育,增加自己的见识与实践,提前做好自己职业的规划,早在民国,先生们就已有了这样切实且有远瞻思想。
比起十年前大学入学装备清单,笔记本电脑及智能电子设备已列入其中成为标配,可很多人只用它作为拍照的道具和游戏的工具。
比起十年前网络资讯的信息量,如今已是无论什么信息随手可查,可很多人却连搜索归纳总结都不愿意动手,只愿意做会提问题的“巨婴”。
比起十年前工作职位的数量,如今已是开始行业细分,只要有需求随时衍生新的行业,可是很多人却嫌弃着新生行业初起步时职业太上不了台面。
学问并没有什么围墙,有的只是迟迟不动的脚步。
没有什么常规是不能打破,也没有什么规律是一成不变。
本文素材来源于“朝闻道”写作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