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写这个主题呢?”我很认真地问自己。
我想大概有这三点原因。
初衷
第一、榜样的力量。
第一位是我大学后期有幸结识一位良师益友型的老师,姓蒋。我是被蒋老师的教学方式所吸引的,因为她的课都会有一篇文章、一个故事或者一个视频穿插其中,始终如一,就这样默默地坚持做下去。大学时代,我们能够见到学识渊博的老师,却很难遇到肯耐心教我们为人处事的老师。也许是为人师者的情结,蒋老师,不仅爱她自己的学生,也爱这个社会上更多的人,她热爱公益并为此乐此不疲,今年暑假蒋老师开办了第一届免费国学读书会——诵读《论语》暑期夏令营,主要针对六周岁以上的孩子。我真心感谢她带我走上了这条正确的道路,还有一些小故事我会在之后的文章中慢慢与你们分享。
第二位是我邻居家的一位大哥哥,我特别喜欢与他聊天,他平时就爱乐于助人,可到最近我才得知,他参加了我们市的三献志愿者协会,而且如今在自媒体平台还有一定的影响力,他这样说是因为他高兴他能通过他的力量帮助更多的人。他跟我说过这样两句话,我很动容,
“做到这样,很多人也认可我,还特地要来见见我,让我很欣慰。”
“有一个人我想帮他,但是最终并没有帮成功,他却一直要感谢我。”(读书圣贤书的人应该常看见类似这样的字眼以及体会到说这句话时的心情)
第二、这关乎人生真正的幸福
这个社会固然还是好比坏多点,可我始终还是觉得大部分人没有得到长期的幸福、真正的幸福。而这与我们的心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我想尽自己点点微言希望有缘人能够通过正确的书籍的引导与自我反思从而净化自己的心灵。
第三、孩子是最易被教化的
我其实特别希望我的文章能被更多的年轻父母所看见,因为孩子是最容易被教化的。虽然我的表达能力不好,但至少这里有个正确的指导,让他们的教子之路能够顺畅一点。比如我,就错过了学习经典的最佳机会,有些观念真的挺难改的,很多时候意识转化不了行动,我是属于喜欢反思的那一类,所以常常提醒自己,慢慢的才有点改善。
“这个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我相信只要自己坚持走正确的路,我就一定会遇到很多志同道合的同行人。比如我生命中出现的蒋女士和邻居哥哥,而我打算提笔也是想先从精神上加入到这个队伍里来,毕竟现在还没有能力提供更多实质性的物质帮助。
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
一方面,市面上有太多的书,也有人看了很多的书,却依旧过不好一生,因为书选错了,书中错误的思想就会根植于心;另一方面,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选择、矛盾以及现在很多人都很关注的问题——教育。那解决这些问题的指导手册是什么呢?我强烈推荐《弟子规》,因为它会教你做真正的如法的好人。
我有一个不错的朋友,有些事情会问问他的意见,但是最近我越来越发现他老是与我对着干,前几天他对我坦言,
“这么多年我感觉养成一种习惯,不管别人跟我说啥想法与建议,我总是习惯性的提出我认为的不足之处甚至反对意见!比如,工作中领导总是会说对于这件事这个方案有没有不同意见的不同想法的呀(因为他的本能反应是觉得别人希望他提不同的意见)”
“你这不靠谱啊,还好有些事我只是问问你没有信你”然后两个人又开始了探讨性的说了这个问题,别说,挺高兴的。
我觉得这也是抉择中的一个问题,不能人云亦云,那么为啥他会有这种想法呢?我觉得就是听的版本多了,而没有一个正确的指导就会容易思想走偏。
《弟子规》读后感之旅要开始了…
读后感第一篇:关于抉择——教育
人生总会面临很多的选择,而不同的选择就会带来不同的结果。有时候有些抉择至关重要,那么你真的确保自己在这样的时刻会做出正确的抉择吗?
现在很多的家长都面临着孩子的教育问题,其实教育这件事,最重要的是在于父母。而很多父母都只是十分关注孩子的分数,以为孩子分数考的高就是自己教育的好,我虽尚未有孩子,可我实在不敢苟同这种教育方法,因为我也是孩子,经历过,亦体会过。
“上所施,下所效”叫教;
“养子使做善也”叫育。
很多父母都误解了教育的真正含义,所以很多时候他们所谓的爱只是爱的表现。前几天在简书上看到一篇叫作《爱的表现》的文章,故事大概是这样的。女孩乔佳普通而平凡,而妈妈朋友的女儿关婷则是闪闪发光的人。于是她的妈妈不爱她,还总是嫌弃她不如别人。她实在受够了,自卑、愤怒,很多不好的情绪溢满心间,后来机缘巧合,她有两种选择:
虽有纠结,乔佳最终还是选择了契约二。并且她还说,
“如果可以的话...我想让关婷瞎掉一只眼睛。”
“哦?你确定要伤害一个无辜的人吗?”
“是她先伤害我的,她伤害了我二十五年,她夺走了我的母亲。难道我拿走她一只眼睛,很过分吗?”
“可她自己并不知道这些,我的小心肝…这都是你母亲的错,你为什么不弄瞎你母亲的一只眼睛?”
“我母亲的眼睛要留着...她得健健康康的,看到女儿是怎样的优秀,我要她健健康康的,去拿我和关婷作比较,再比较一百次,一千次,让她看到比较的结果。”
“让她在快乐和自豪中度过下半生,这就是你对你母亲的惩罚?”
“是的,就像绝艳的文字是痛苦生出的花,像我母亲这样的人,不配拥有这么高贵的东西,她只配拥有低级的自豪和得意,所以,我把高贵的东西留给优秀的关婷,越是智慧高的人,就越能尝尽那坠落深渊的滋味。”
“所以,你拿走她一只眼睛,却留着她的性命?”
“当然,如果我连她的性命都取走,岂不成全了她灿烂的一生。”
结果与料想的一样,妈妈开始爱乔佳了,越来越爱,而乔佳对母亲却始终是爱的表现。(这个故事我是在经过作者的同意下才引荐的,而选择截图是因为作者的文笔很好。而我选择故事来讲,是觉得添点故事或许能让你不那么枯燥,毕竟一下深入学习经典有点难)
这确实只是个虚构的故事,但它在现实的生活中确实有真实存在的部分。我问过笔者写这篇文章的初衷,她是这样回答我的,
“爱孩子的本身,而不是爱他的成就给你带来的虚荣。很多孩子不是不知道,只是没有勇气承认,太残酷了,这将贯穿他们的一生。”
我喜欢看故事领悟人生道理,这个故事很残忍,小女孩不仅在心中对至亲埋下了恨并将这种恨延续到无辜的人身上,而她也曾是个热爱生活,充满爱的人,很可惜。生活之中类似事情也并非没有。书中就讲过一个真实故事,一个男孩为了一万块钱,竟亲手毒死了自己的父母。这些都是教育的缺失,其实我们很多人都该反思,我们到底想要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我想首先自己做对了做好了才能教自己的孩子,而孩子最被教化的年纪是在十三周岁以前。
孩子的记忆是最棒的,
看动画片的孩子,记住了台词,
看广告的孩子,记住了广告词,
听儿歌的孩子,记住了儿歌;
听经典的孩子,就记住了经典。
总之,就看家长种什么了。
不记住这个,也会记住那个。
孩子不会去选择好的坏的,给什么吸收什么。
但是我们家长可以选择。
在孩子最好的记忆阶段我们家长一定要有智慧,
要抓紧播种下智慧的种子。
父母应该知道的:
1、黄金期:0-3岁,完全吸收阶段,自主吸收接收到的任何消息。
2、白银期:3-6岁,80%吸收阶段,可朔性强,只要家长努力,孩子很容易上轨。
3、铜铁期:6-9岁,60%吸收阶段,有一定的叛逆性格,需要家长格外用心,仍然可以上轨。
4、朽木期:9-13岁,40%吸收阶段,有较强的思考能力,不一定能够听从家长的话,需要多做工作,从理论上说服他们,家长用自己的热情感染他们,慢慢引导上轨。
5、腐纸期:13-,这是成人学习阶段,有自己的主见,如果能够认识到了,就会去行动。不能简单地要求他们学习经典,通过一定的环境手段影响他们,改变他们。
我想和这个世界一起来学《弟子规》,下周我们再会。
谢谢每一位认真读完我文章的人,若读完能换回你对教育的一点点思考,那我将倍感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