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5-魏童靴-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第十二章 说出人生故事 读后感

最开始讲到,蛤蟆小时候父母都很忙,自己大多数时间是孤独的,缺少父母的陪伴。这对蛤蟆(小孩子)的成长是一个不好的现象,无法感到安全感。从一个儿童阶段的依赖期到成人阶段的独立期,这个过程会延长。

然后是祖父对父亲的期待,父亲对自己的期待。都压得闯不过气来。就说蛤蟆的父亲吧,自己都没有做到,又来要求蛤蟆。事实上将自己的意志强行加到了蛤蟆的身上。是一种对于蛤蟆人生的干涩。批评打压的教育,蛤蟆对父亲是恐惧的,关系是疏远的。

母亲单独和他在一起时,是慈爱的,可一旦父亲来了,就立刻变得严厉,甚至会让蛤蟆感到内疚和担忧。父母情绪的不稳定,会造成孩子的不适应感,不安全感。尤其是内疚和担忧,目前本来是给自己唱歌,父亲突然进来了,母亲就立刻打住了,还会内疚和自责。这不应该是作为一个孩子需要承担的。

而外祖父,给人的感受就是层级,给人一种生疏,冷漠的感觉。

在预备学校的经历,有这样的一句话;总体来说,我们的待遇不算差,只是永远都吃不饱肚子。有两种情形至今还让我记忆优先。学期开始,离开了家,感到悲伤孤单。学期结束,兴匆匆地回到家,收到冷遇,无比失望。

蛤蟆好悲催,就像我们现在这样,不缺吃,不缺穿。饿一下都OK,可天大地大,却找不到归属,精神,心理上是无比悲伤的。

后面就是蛤蟆的叛逆行为,对父亲的反抗。有一点挺有意识的的;学业糟糕的蛤蟆,写了一封道歉信加上一瓶陈年佳酿就有一个愉快的大学生活。不及格不能毕业还可以通过一门“特设课”加一篇论文毕业。土豪的方法就是不一样。

后面的部分看到了蛤蟆的儿童状态,自我价值感低,向外求这些状态的。

本章结束,后续继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