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毕业什么也不懂的我,误入歧途,进了一家单位,至今让我后悔不已。
在大学实习阶段的我,在出来找工作的时候,面临着很多选择,有的公司规模很大,但是自己只能从最底层做起,接触不到自己想要实习的岗位,工资少,地点偏,待遇也不大好,有的公司规模很小,也就不到十个人,但是待遇还可以,离住的地方近。
当时我经历了多方考量,选择了后者,我觉得员工少,不用处理复杂的同事关系,可以直接接触到自己想要接触的岗位,而且人少么,得到锻炼的机会更多嘛。
开公司的负责人呢,是一对夫妻,年纪还不大,三十左右,公司也开了5、6年了。老板娘个子小小的,长相是属于甜美型的,微胖。老板呢跟老板娘个子差不多,比老板娘高那么一点点,但是非常的瘦,两个人看起来挺好相处的。(后来我才知道她两真的是用我同事的话说就是心眼太多,所以不长个。ps:这是东北的俗话,认为人太聪明就不长个,说是心思太多,压的)
起初,我认为老板和老板娘还是很认真教我的,有耐心,一遍一遍的给我讲着怎样操作,我也觉得受益良多,觉得学到的知识比在学校学到的有用多啦。
渐渐的,当我开始适应这个岗位的时候,这个公司也露出了弊端。由于公司规模小,所以订单量不确定,项目款一家压着一家,工资开的越来越费力。刚开始的时候,可能是为了留住我吧,老板非常有心机地把前两个月的工资开的特别准时,甚至还有些提前,当我慢慢的放下心来的时候,老板就开始拖了。
老板这个人怎么说呢,是个心机boy吧。拖我工资的第一个月,老板什么也没说,看起来就像是忘了一样,和我们平时相处依旧嬉嬉笑笑的,没有丝毫异常。于是,我偷偷问了会计。我问:“怎么还不开工资啊姐,是不是老板忘记时间了?”“可能是吧,我帮你问问老板吧,我的也没开。”会计说。隔了一天之后,我手机里收到了转账信息。
“看来老板是真的忘了日期啊!”我心想。谁知,接下来的每一个月几乎没有一次是按时间开的,有的时候甚至拖了十几天。然而让我最忍受不了的,就是每次老板拖工资的时候,自己像一个没事人一样,话也不说一句,连个交代也没有,不负责任到了极点。同事们也都怨声载道,但是碍于平时跟老板老板娘都相处的挺好的,也都没直说,因为虽然工资不按时开到最后每个月也都开了。
就这样工作了一年吧,现在想想也不知道怎么将就过来的,到了年底,又面临着一个大问题—提成。我们正常的提成是按季度开的,之前的季度提成比较少,所以拖着拖着也就都开了,年底的提成就比较多了,老板又开始了他的强项,就是拖,时不时的还给你画个大饼。我们就咬这这个虚无缥缈的“大饼”过了这个年。
世事难料,转年赶上了全世界人民最艰难的一年,由于疫情,大多数企业都停工停产,我们也不例外。在家胆战心惊的待了两个月后,我们的老板也开始学起了其他企业,开始线上指导工作,说是在家办公,然后工资照常开。(但是比平时少了1000块,之前一个季度的提成还是没有开)想着也行吧,不工作在家干嘛呢,这么工作了将近有一个月吧,公司丝毫没有起色,没有订单,老板说:“暂时停工吧,等通知。”
接着就是老板一个多月的杳无音信,在我们都以为他消失了的时候,他终于说话了,原话是这么说的:“疫情现在这样,我们实在是暂时开不了业了,我们想着要转行,但是还没想好做啥,我们正在考虑,将来是继续发展老本行,或是转行都没有定数,你们要是想跟我继续做呢,你们就得等,等到什么时候呢,我也不能保证,要是你们不能等呢,我也不做要求。”
这话说的,想想就生气,你说不做就不做了,工资也不开,就宣布不做了?决口不提工资的事?你当我们想等你么,就你这样的不负责任的老板,要不是因为你还欠我们钱,我们早跟你说拜拜了。在他说完的当天,我就跟他提了离职,不成想,离职还是一样的麻烦。
当我去单位办离职手续的时候,我问:“那我的工资什么时候能开呢?”“现在暂时还没钱,什么时候开我也不能保证,我先给你写个欠条,有钱一定先给你们开。”
又是一样的说辞,又是一样的拖着,都离职了,钱还不开,如果只几个月没有订单,就这么周转不开的话,为什么要开公司招员工呢?我始终理解不了,老板是怎么做到这么穷的,是的,我是相信他是真没有钱,可能有吧,但是应该也就仅够生活,不明白之前做了5、6年没有积蓄么?而且疫情期间他根本几乎没有投入什么,只是没有收入而已。
欠条写完之后,就又进入了漫长的他拖我催的阶段了,时至今日,我的工资还了三分之一都不到,这还是拖了八百次要回来的,唉奉劝各位以后找工作真的要擦亮眼睛,像这种规模小的,没有几个员工的公司最好不要去,真是劳神又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