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了紫雨老师的愿力解构第一课。关于感觉源点。起心动念是匮乏的,还是积极的,如果是积极的,那就是正能量的。而匮乏的的就是属于逃离型的。
想想自己。为什么对于孩子的行为日夜挂在心上,从不放心,自以为是,很多事情加入了自己的评判,没有顾及到孩子的感受,孩子看到我就烦。如果不是孩子进入叛逆期。对我进行对抗,如果不是我看到孩子的日记,发现他在日记中哭泣。我一直以为自己都是个大神,可以给孩子遮风挡雨。痛定思痛,回忆起自己的种种,加上老公也说我,我在家都是大呼小叫的,老公也是那种比较懦弱的性格,他大部分时间是让着我,而我在单位上也是雷厉风行,做事风风火火,再加上那种高节奏的工作状态,我整个人都是显得浮躁,暴躁。多年养成的性格,没办法说改就改。
加入环境不久后,我开始还有点质疑,不知道老师的理论和,微信群是否能够带给我什么,在犹犹豫豫中,学习也不积极。发言也不够多。在进入环境后第三个月,写了第一篇表扬孩子的日志。有一段时间也坚持的蛮好的。等到孩子稍微好了一点的时候,我又放松了对自己的学习,然后多年形成了惯性,又把我拉到原来。导致孩子是时好时不好的。我的学习也没有跟上老师的步骤。只听不去沉淀,每天也总在焦虑中度过。
我的愿望就是孩子能够远离手机,我想只要他,离开了手机,那么他就会把所有的心思用到学习上,那他就可以考到一个好的学校,那我就可以放心了。当时我的起心动念就是,我周围的同事,孩子们都非常努力,都非常优秀,在班上都是前几名,我不想我的孩子拉在后面。当听到别人夸自己的孩子的时候,我心里就翻江倒海,难受死了。其次我的家庭条件,还允许我在陪读,比那些,寄宿的学生条件要好的多,我就想,难道孩子就一点也不在意父母的辛勤付出吗。还有就是,我乡下的亲戚,他们的父母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那他们的孩子却非常争气,我这个有单位的父母还比不过农民。抱着这样的想法,去面对孩子,但孩子并没有完全改正过来的时候,我就不停的焦虑,不停的,去质疑。有时候我会去停止我的学习,甚至是我对生活都觉得没有什么意思了。他的一举一动都牵动了我的神经。
我的内观都不行,感觉孩子回到家就有,两双眼睛在盯着他,有时不停的嘘寒问暖,有时会不停提醒,有时候总问学习,有时候又总去对一些细枝末节过多的说家。
总之这些都是匮乏的感觉源点,曾经让我真的无所适从,焦虑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