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马过去已经一周了,一直准备写一下感受。但苦于刚刚跑完,体力一直没有恢复,接下来的一周工作又比较紧张,一直没有倒出时间来写。
元旦三天的休息,又勾起我把黄埔马拉松总结一下这个心愿,所以今天就又借着坐地铁的一个小时记录感受。
黄马开始的前几天官方一直提醒天气冷,又有雨。十多天前广马下起了小雨,很多跑友介绍经验时,都强调保温很重要。所以我一直为黄马抗雨保温做准备。
当天出发时,我下身穿了三件:底裤,压缩裤,短裤。上衣也穿了快干长袖,又套上官方的体恤。出门时外面不是太冷,在地铁上看到很多人都是短裤和官方体恤。我要不要脱掉压缩裤和长袖上衣,在起点热身时,还没有存包前做了一段思想斗争,后来坚定了要做好保温,就没有拖下来。我的装束大家可以见识一下。

我每天早晨跑步都不吃早餐,所以黄马当天也没有吃早餐,为了做好能量储备,我拿了四块能量士力架和一个咸菜疙瘩,用来补充能量和盐分。为了记录跑步的过程,我带了两个手机,一个用来运行app记录跑步的过程,另外一个用来拍照。事后证明这都是多余的,一路跑来,补给很充足,在每一个补给点都有水、运动饮料和香蕉西红柿蛋糕等食品。跑的过程中由于自己比较紧张,对是否完成比赛心里没底,所以没有心思拍照。
跑到二十公里左右,感觉到了撞墙点,认为身上的每一件东西都是累赘,心里以为这些东西影响了你的体力。所以我在二十公里时把止汗带丢掉。拿出准备的咸菜疙瘩吃了几口,好像毒品一样,让自己马上就精神倍增。这时可能身体盐分流失过多,及时补充了盐分,提振了自己的身体机能。在10公里时吃了一个士力架,十五公里时又吃了一条。当时吃的目的是减轻重量,事实上也储备了体力。事实证明早一点补充体力是对的,一直到终点我都没有觉得饿。

早晨六点半坐三号线出发时,地铁上跑步的人还是不太多,等到转五号线时,整个地铁上全是跑步的。


由于我到的比较早,所以很早就到起点去排队等待出发,前面热身做得不是太充分。出发时和大部队一起跑,速度还是比较快,第一公里的时候呢,大约是6分20秒。一公里后,就感觉左腿有点麻木,这时候自己才认识到一定要控制好速度,路还很长,现在就出状况,怎么能坚持下来,所以一定要做好长时间跑的心里准备。

型男型女


三十公里后,感觉两条腿都不是自己的,只是机械地向前跑,这时候感觉鞋是大的,脚在鞋里打滑,特别是慢下来走时,打滑特别严重。事后想可能这时动作已经变形,脚没有了抓地力了。特别是最后五公里,左脚的小拇指感觉被压在第四指下面,磨的非常疼痛,自己以为一定会磨起泡了,事后检查还好,没有什么异样。这是最后几公里的形象。


之所以能坚持下来,感谢最后和我一起跑三公里的小靓仔,在三十八公里到四十一公里时,我们相互打气,一起坚持跑了三公里。
最后成绩544。





我过去跑半马都在220左右,所以我预计五个小时就可以完赛,让夫人一点钟到终点接我,结果我用了近六个小时完赛。从终点走出来已经两点半,感谢夫人没有吃午饭在现场等了两个多小时。完赛时间长的主要原因是最后阶段严重掉速,最后一公里几乎就是走出来的。黄马的赛道也让人吐槽,几乎都是上下坡,好在黄埔区财力雄厚,对赛道中的大部分都做了修整,路面还是比较平整的。
这就是我的第一个全马。完赛就是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