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会听到有家长这样说:
“我那么爱他,他为什么就不听呢?”
“我不都是为了你好,你咋就不理解呢?”
要想弄明白为什么,首先要懂得以下三点,不然,请别说爱孩子。
一:什么是爱。
爱,是为了促进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不断拓展自我界限,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意愿。
因素有三:促进心智成熟,拓展自我界限,实现自我完善。
家长如果只是要求孩子这样做那样做,而忽略了自己的成长,就不是爱孩子。
二:全神贯注不是爱。
母亲把孩子永远当成婴儿来对待,同样也是一件可悲的事情。孩子长大成人,不再接受她们病态的溺爱,她们就会遭受重大打击。孩子两岁之前,她们尚可算是理想的母亲,对孩子的照顾也无微不至,但当孩子的自我意志开始成熟,变得任性和不听话,甚至试图摆脱母亲的束缚时,她们的爱便宣告终止。她们不再把精力放在孩子身上,甚至产生怨恨和厌恶。她们可能很想再次怀孕,拥有另一个孩子作为新的宠物。而当新的孩子降生以后,就会开始新一轮恶性循环。对婴儿的爱、对宠物的爱,以及对唯命是从的伴侣的爱,多是出自父性或母性的本能,这和坠入情网的情形极为类似,无须付出过多的努力。这样的爱不是主动选择和努力的结果,对于心智成熟也无帮助,所以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