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拙教学 || 和学生一起写作业

颍川学校建校不过两年,成绩能稳居长葛教育系统公立学校第一名,其中艰辛不言而喻。

确定被分配到这里后,我多方了解学校文化、管理模式、学生情况,作业多是师生一边吐槽一边坚持的优良传统。

开学一周,一节40分钟,抛去学校活动、特色课程等,老师的课堂时间确实不多。这倒逼教师钻研教材,向教研要成绩,向课堂要成绩,备好课便尤为重要。但没有任何一种优秀只通过课堂就能获得,“一万小时定律”告诉我们:再好的教学也需要大量的练习辅助。

今年我担任八年级语文学科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七年级的稚嫩已经过去,九年级的沉重还没有到来,八年级确实是学生的转折期,把握好,黑马蹭蹭往前窜;把握不好,单是叛逆期综合征,就够家长老师头疼。

本周语文作业主要重在学习习惯的养成。练字、读书、积累,经过检查,学生两极分化严重,50个学生大致有15个左右是老师只用说出要求,他们就能执行到位,甚至超出预期的;还有一半虽然勉强完成,但不够完善,老师必须引导,进行二次加工;还有十个左右,基本上不知道些什么。我尝试在课堂上白板整理出示,预留少量时间,采用小组互助的形式等待暂时落后的学生迎头赶上,但细细观察,程度好学生吃不饱,程度差的学生依旧赶不上,不是他们不愿赶,是真的拉下的太多,不管从知识层面还是心理状态上他们对学习都是抗拒的。

学生讲二战
学生讲书
小组微信群接龙读

怎么办?

问题总比办法多!

我紧锣密鼓的策划作业评比周,激励惩罚措施均跟上,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即使如此,也有个别学生吐槽,他们用80个班币换取心愿卡(班级最高奖励)后最大的愿望是免除作业。

作业对他们是枷锁,是负担,不是享受和乐趣。

这才是问题症结所在。。

小组评选

学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观念?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不想写。不想写的心理是复杂的,走读学校,家庭氛围对孩子影响很大。有些孩子会有不平等心理,凭什么我写作业,别人看电视,玩手机?我写不完还要收拾我?

对策——把写作业变成特权

2.不会写。作业时回家后的任务,从外部来讲,不会写也许是因为身边没有直接资源请教讨论,不会正确使用网络信息自主学习;从内部来讲,可能是一种习得性无助,自卑中的自傲,反正学了也学不好,干脆拿出一付吊儿郎当的模样保护自己;也可能是由于基础限制,努力后依然也不好。

对策——给模板,给策略,给支架。

分析、梳理、归类后,我走进教室,开始给自己挖坑:“同学们,我们作业是不是可多,可不想写?”

“是!”全班异口同声。

“那从今天开始,我们语文学科,布置给你们的,也布置给我,你们完成的,我也必须完成,包括字词抄写,怎么样?敢不敢和老师一起写作业?”

“你说话算话!”几个男生已经开始两眼泛贼光,仿佛已经看到我和他们一样埋头苦写的情景;一些腼腆的女生但笑不语,但充满期盼。

情绪酝酿差不多了,我再次提高声音:“就问你们敢不敢!你们有其他作业,我有其他任务,我们在时间和精力上处于同一起跑线。不对,你们有人做饭、洗衣服,我还得养活自己,我处于劣势。我向你们发出挑战,就问你们敢不敢应战!”

血气方刚的学生哪经得起这样激将法,当即拍板,定下规矩:

我给他们布置的作业他们必须完成,他们有权给我另外布置作业。

这是第二天实施,今天检查,只有四人不合格,被留下整改,其他全部过关。

今晚有两个学生主动给我打电话,咨询作业事宜。这俩孩子是七年级班主任特别交代的“大魔头”,转变之大,让我狂喜。

这个孩子变化之大,让人欣喜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曾国藩说与人交往不过一“诚”字,一“拙”字。我没有本事,让学生不敢欺,不能欺,那么老老实实教书育人,让学生不忍欺也是好的。

今日之事,让我恍觉昨日之非,谨以记之,以作自警。

2020年9月9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