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一天的主题是孩子们的课外班。上午儿子上围棋课,平时都是爸爸去接他,但是今天爸爸有事,只能我坐公交去接他。下午带女儿去试听舞蹈课和英语课,舞蹈是女儿想要学的,英语课是陪朋友一起,正好了解一下疫情之后各类培训机构的现状。

老大已经9岁多了,从幼儿园中班开始,随着孩子上兴趣班,我也开始了慢慢陪学路,对孩子上兴趣班这件有一点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首先,从兴趣班种类的选择上来看,在孩子小的时候允许试错。因为孩子小的时候,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什么,在老师或其他孩子的带动和影响下,觉得跳舞画画好玩,也就想要学。可是在学了一段时间后,孩子渐渐地不爱上课,不愿上课甚至排斥上课了,孩子和家长这才明白过来,最初的热情和好奇心褪去后,孩子本来的心愿才显露出来。
当然,这个显露的过程有长有短,家长要有耐心。我们要花一些时间和金钱让孩子去发现和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当你发现孩子在没有家长的督促和提醒下,也能够自发自愿、积极地去做一件事情时,那这件事肯定是他真正喜欢的,是他的兴趣点所在,那我们接下来就要重点扶持和培养了。
其次,孩子上兴趣班的课,往往是以年或半年为单位计算课时的,孩子要坚持,家长更要坚持了。这点在儿子身上体现得很明显,从一年级下半年开始学习的管乐器,每周一次的频次并不高,孩子也愿意学,但就是不会主动去练习,必须我每天每次提醒催促才会拿起乐器,而且总在练习时间上讨价还价。
但是在这个时候,我还是不能判断他是不是开始讨厌甚至厌烦了,我相信只要能度过这个倦怠期就可以,就跟我们成年人工作有倦怠期和瓶颈期一样,过去了就好。尽管不情不愿,但孩子依然能坚持每周练习四到五次,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三年级上学期。儿子也拿到了不少证书,也算是对自己努力的肯定。
转眼到了三年级下学期,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我们所有人的计划,儿子在居家学习期间,完全不愿意再拿起乐器每天练习了。尽管已经给他报了音基考级课,可他老人家一不复习而不练号,就跟没事人一样。任凭我软硬兼施,他就是不买账,绝不松口,不学就是不学,说破大天也不再继续了。就算是要给他最严厉,让他最怕的惩罚,他也坚决不学,决绝到我们都要认不出他了!
到这里,我终于能确定乐器或者说音乐不是孩子的兴趣点所在了,强扭的瓜不甜,我再逼孩子学下去只会平添母子矛盾。
最终,我妥协了,同意儿子放弃乐器,但是我的条件是他必须将围棋课坚持到底。后来证实,围棋才是儿子的真爱,因为它是唯一一个需要我阻止他不要长时间学习,必须中场休息的兴趣班。我们也是风雨无阻,每周日上午坚持着送他去上课。这一送就是5年!
最后,兴趣班上课也要认真对待,不能轻易请假,否则很容易懈怠。尽管并非本意,疫情让很多孩子被动地停课,好几个月没法上课,加上在家彻底放飞几个月。许多孩子在复课后也不能尽快投入到学习中去,就是因为疫情期间懈怠了。
即使没有疫情,有很多课程,尤其是以培养孩子兴趣为主,带有游戏性质的课程,孩子假如犯懒不想上,家长会认为反正不是上正课,不想上就不上吧。于是有点什么事就给孩子请假,时间久了孩子自己都会觉得无所谓了,慢慢地热情耗损殆尽,很有可能就此放弃了。
女儿班里好几个孩子都是这种情况,疫情期间家长给孩子报了线上课程,有一搭没一搭的上着课,由于上课时间由自己安排,请假没有限制,于是后面请假就越来越随意。到最后孩子都想不起来要学习了,于是也就不了了之了。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告诫自己,不管给孩子报什么兴趣班,想想自己的初衷,问问孩子的意愿比什么都重要,还有既然报了就要尽量坚持,家长的意志和行动是孩子最好的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