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起源
在那难以想象的古老年代,当伊卓兰们自苍穹之外降临战胜了萨米特人,彻底摧毁亚甸帝国之后,祂们也注意到了卡利塞斯这个微小的世界.纵使在暗影精灵们看来如此微小的世界压根不值一看,但正是从这样的微型世界里诞生出了萨米特,曾在战争中一度让伊卓兰感到欢喜的种族.怀着好奇,伊卓兰们降临至此,希望可以探求萨米特的本源以及这些裸猿为何能如此强大的原因.由于亚伊的干涉,向来全知全能的伊卓兰们并没有知晓萨米特无穷力量的来源,祂们在卡利塞斯自然也没有找到答案.于是,伊卓兰们在卡利塞斯的中心艾塔索达的腹地引导了达克希恩投射于此后便离开了这个世界.但仍有少部分伊卓兰对卡利塞斯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当他们看见残余的萨米特与这世界上的其他人类所进行的战争时,一个小小的、在未来却会改变整个世界的念头便出现在伊卓兰们的心中:自降临以来,祂们已经创造出了数之不尽的眷族,或许他们可以以这些裸猿为原型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萨米特?
于是,伊卓兰便以卡利塞斯上最坚固的物质塑造了祂们理想造物的最初形态.第一批经由造物主之手的人形生物开始行走于卡利塞斯大地.这些强大的生命很快凭借他们的武勇征服了当时的卡缪斯顿大陆整个南方半岛地区,并将之命名为乌祖林半岛(即诸神降临之地)以此来纪念创造出他们的诸神,他们也因此被称之为乌祖林人.由于伊卓兰在创造这些新人类时不仅参考了萨米特,也融入了他们自身物质形态的部分特征,所以乌祖林人不仅有着无与伦比的强大武力、不朽的生命力乃至超绝的魔法天赋,他们对文化的先进理解所创造出的辉煌文明更是令同时期除了亚瑞恩人外的一切民族都望尘莫及,耸入云霄、连成山脉的华丽宫殿横跨大陆,白墙上嵌满了宝石与金边,即便只是大门也宽敞得如同可以纳入无尽星辰.伟人与英雄的雕塑是那样宏伟,即便是在最灼目的白昼,宇宙中最快的光想要将阴影从它们身上驱散,也需要足足数个钟头.若是想要从底下攀登至顶部,凡人可能转世上百次也无法做到.这些上古时期的宏伟建筑直到今日依旧耸立在乌祖林半岛,诉说着曾经的无比辉煌与荣耀.但乌祖林的文明不仅仅体现在他们恢宏磅礴的建筑学,更在于他们领先世界的哲学观念及几何算数,融合了萨米特与伊卓兰的智慧所诞生的他们,早在其他民族尚且与自然搏斗的时候,便已将视野开阔至包纳无限星辰的遥远彼方之地,通过他们胜过如今一切AI的学术头脑推演出时空的尺度、维度的数量.自然而然地,乌祖林人一度成为伊卓兰所有眷族中最为强大的之一,甚至可以与毕勒安太天民相提并论,因此,他们被委以替代他们的伟主统辖这小小世界的任务.乌祖林们也同样一度将这一目标执行得十分顺利,在乌祖林人的开拓与伊卓兰的帮助下,卡利塞斯上曾一度有出现第二个“萨米特帝国”的趋势.然而,在漆黑命运诺德莱恩的操控下,并非所有的愿望都会得到实现,也不是一切列车都会沿着铺设好的轨道前进.
明白了伊卓兰们希望征服整个夹缝世界的渴求,遵循神谕的乌祖林人于是便挥师向东,自信艾塔索达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他们的事物.即便很早之前他们便已经得知其他人类民族再度攻陷了以撒耶罗的消息,但骄傲的乌祖林们并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毕竟被他们的伊卓兰主人们重创、又失去了亚伊宠信的萨米特,已经不再是什么威胁.事实证明,乌祖林们的过度自信不无道理,凭借着能够轻易碾碎世界本身的力量与洞悉一切的智慧,西方来者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便将艾塔索达的大部分人类民族打垮征服,这些不久前刚刚参与过围剿萨米特的民族要么被毁灭,要么被奴役.他们的技艺与魔法无法帮助他们,甚至他们的神明也无法在乌祖林人面前保护他们.一时间,几乎整个艾塔索达的所有文明都感觉到了一股巨大的恐惧,就仿佛曾经奴役他们的萨米特人又回来了.乌祖林人统治整个世界的趋势似乎不可避免,他们也一度认为卡利塞斯主宰的王座近在咫尺.但此刻,一股强大的阻力却拦在了乌祖林人的面前,亚瑞恩人,昔日反抗萨米特暴政的主力军,现如今成立了艾塔索达上最为强大的帝国——沙赫尔.这些坚韧不拔的圣火之嗣团结起了艾塔索达的一切民族,坚定地抵御来自西方的巨大威胁,就连曾经与艾塔索达原住民们不共戴天的萨米特人,此时也站出来为了阻挡这场灭绝性的侵略而贡献自己的力量.在乌祖林人凶猛的攻势下,凭借着永恒之火的馈赠,沙赫尔人竟奇迹般地将乌祖林人拒之门外.乌祖林人以其滔天巨力倾泻毁灭,撕裂时空本身.群星黯淡、万物消亡,从最为宏伟的星座长城到最为细小的基本微粒,没有什么可以从伊卓兰上位眷族的意志下逃脱.每一位乌祖林人都是一尊无所不能的巨神,与神明无异的他们不用亲自降临战场就能摧毁他们的敌人,仅需一个念头,乌祖林们就能令寰宇倾覆、现实破灭,无穷无尽的维度存亡仅在一息之间.而在浩瀚巨神们那遮蔽苍穹帷幕的阴影下,罗扎、凯拉博德、裂魂兽.......不计其数的同样作为伊卓兰眷族的怪物们也纷纷加入了战场.无情的战火燃遍整个艾塔索达,无数的国度、山脉与海洋被从大地上永远抹去,乌祖林与亚瑞恩在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无穷时间流的无限战场上争夺着战争的主导权,覆灭着无限时空连续体.而在那段黑暗又可怕的岁月里,整个世界的地貌被一次又一次地改变,星辰日月皆被可怖的力量粉碎而又重聚.这场战争的烈度、持续乃至规模之大,远远胜过先前诸族联军对萨米特的围剿.但纵使乌祖林与伊卓兰眷族们的攻势何等凶猛,在永恒之火的庇护下,在莎尔泽萨的领导下,艾塔索达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头野兽都坚定地抵抗着外来入侵者.一时之间,乌祖林人竟难以攻破圣火之嗣的防线.但乌祖林到底是乌祖林,耐心耗尽、厌倦了这场游戏的祂们不再试探性地释放力量,火力全开的乌祖林几乎瞬间便占据了上风,纵使拥有着永恒之火的赐福,面对伊卓兰所缔造的萨米特仿生神孽依旧是力不从心,沙赫尔帝国的疆域急剧向后退缩,无法计数的种族失去了他们的宝贵家园,连带着亲族与记忆一起.对乌祖林们而言,伊拉利斯已是近在咫尺.纵使当时的莎尔泽萨——达利乌斯一世抗击在最前线,利用其超凡力量庇护着帝国内他的所有子民,作为永恒之火神选的他也无法对抗所有的乌祖林人.于是,万王之王向着天穹之外祈祷,希望永恒之火可以赋予他战胜敌人的力量,无论代价如何.神上之神自然不可能对整个沙赫尔的哀嚎与伤痛置之不理,祂很快便降下了力量,纵使因为某种不明因素,永恒之火不能无限制地将神力传输给达利乌斯.但对于莎尔泽萨来说,这一点对造物主而言微不足道的星火便已足够.获取了永恒之火神力的达利乌斯感受到无与伦比、不可想象的巨大力量无穷无尽地从体内涌出,他感觉到自己整变得无所不知又无所不能、变得可以改变一切.一瞬间,达利乌斯便以永恒之火的威能将逼近帝国首都伊拉利斯的乌祖林人全部湮灭.从这场战争开始,宛若神明的乌祖林便从来没有过任何疲惫、受伤的迹象,祂们曾一度被所有遭到侵略的文明认为:乌祖林是不可战胜的,甚至在这寰宇之内也绝对不存在能够伤害祂们的事物,杀死这些“神明”则更是天方夜谭.然而,事实却打破了这一陈腐的观点,莎尔泽萨亲自用现实向所有心中仍存有希望的人诉说;神明并非不可战胜!眼见着一度无所不能的“神明”被击败,甚至是那样轻易地被成群抹杀,所有本陷入无尽绝望的抵抗者心中再度燃起烈焰,既然乌祖林可以被打败,那他们的一切努力就是有意义的!整场大战的局势在达利乌斯的一己之力下扭转,抵抗者们也同样因此士气高涨,以激烈的反攻将无数伊卓兰下级眷族驱赶杀死,反攻期间,在帝国境内上空矮星云层的某个星域之中,仅仅是一天时间,某颗行星上罗扎人的尸骸便堆满了那颗星球的海洋.看起来沙赫尔人的绝境逆袭似乎不可阻挡,胜利的天平正向着永恒之火与祂的子民倾斜.然而就在此刻,诺德莱恩却再度开了一个玩笑.
沙赫尔人领导下艾塔索达联军的绝地反击令乌祖林人愤怒不已,但祂们皆对受到了恩赐的达利乌斯无可奈何.于是,乌祖林人的女皇【混沌之心】赫卡忒涅亲自降临了战场.作为第一个乌祖林,伊卓兰们的伟大杰作,赫卡忒涅被灌注了苦难女王伊茉芙的力量,是足以与【歼世狂龙】安托穆恩、【恢宏灾孽】祢葛寇特相提并论的究极造物.纵使再多的乌祖林也无法阻止达利乌斯大帝收复他的家园,但在混沌之心的面前,拥有永恒之火力量的祂也一样什么也保护不了,仅仅是弹指一挥间,轻描淡写的一个念头,一直以来所向无敌的莎尔泽萨便败下阵来.祂的火焰逐渐在无垠黑暗中燃烧殆尽.随着莎尔泽萨的神躯自苍穹之顶陨落,所有生灵再度彻底陷入了绝望之中.如果连永恒之火的冠军都无法阻挡乌祖林人的脚步,那这世上还有什么可以阻止这些可怕的怪物?他们此刻唯一所能做的,便是跪下祈祷.正当乌祖林、罗扎人等所有的伊卓兰眷族都欢呼着他们女皇的名字,确信胜利已经不可动摇地属于他们这一方时.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纵使萨米特已经失去了家园,失去了以撒耶罗,但他们的祈祷竟得到了回应!不知是为了保护祂受难的孩子们,还是单纯只是一阵心血来潮想找乐子,但这都不重要.当主宰者降临,万军之主告诉了所有人什么才是真正的战争之道,祂甚至没有亲自动手,祂座前的侍卫,密塔特隆(即摩迦罗尔)便一念之间将赫卡忒涅与她参战的同胞们,所有的伊卓兰眷族乃至想要下凡的伊卓兰们统统碾碎为理念的尘埃,这些试图帮自己造物找回场子的伊卓兰之中有最强大的黑暗王爵,甚至包括了海因·莫德尔之主诺德凯尔与神王使徒夏诺莱尔(但这两位强大的伊卓兰尊主并没有像其他黑暗王爵那样被碾碎,只是受到了重创),然而祂们所面对的却是真正的造主.仅瞬息之间,就好像对全世界开了个玩笑,胜利的天平又一次倾覆,这一次它倒向了艾塔索达联军.在一片惊恐的呼喊声中,罗扎人、凯拉博德等伊卓兰眷族纷纷离去,乌祖林们也来不及为他们的女皇哀叹便仓皇逃离了艾塔索达.联军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却未能阻挡入侵者一丝一毫.而来自天穹的神祇只是略微出手,便将最巨大的威胁抹杀.在这场大战后,乌祖林人的信仰产生了动摇,他们一向认为所向无敌的伊卓兰主人,竟也有无法战胜的存在.
自入侵艾塔索达的战争失败后,伊卓兰们便放弃了这块土地,对于他们征服蹂躏无尽异度世界的伟大蓝图而言,这无关紧要.而失去了主人眷顾的乌祖林人后续再也没有表现出与他们的祖辈相提并论的神力.而为了寻回巅峰时代的力量,加上逐火战争(即在伊卓兰命令下对艾塔索达的侵略战争,因为艾塔索达诸文明为首的沙赫尔人自称永恒之火的子嗣,因此又被称为逐火战争)后信仰的动摇,本来只供奉着诸位伊卓兰的万神殿逐步增添了新的成员,来自其他民族的神祇信仰开始不断涌入乌祖林的世界.而伊卓兰们对此不以为意,当逐火战争失败还搭上了黑暗王爵的时候,乌祖林便已是被抛弃的种族,不再是伟大伊卓兰帝国的眷属.但赛洛伊塔海恩薇奇对此却有不同的观点,祂从乌祖林人身上看到了对力量的渴望、对文明存续的执着.于是祂便愿帮助这已脱离伊卓兰的可怜种族修正命运,她从已完全不存在的过去复现了赫卡忒涅之血并融入了自己的力量.一位有着远胜过赫卡忒涅力量的绝世英雄便诞生于世,这位被后世称为海恩维勒斯的乌祖林人将成为所有人类的骄傲与榜样.当这位赛洛伊塔之子降临凡尘,他便展现出了甚至最古老的乌祖林也未曾拥有过的伟力,当海恩维勒斯还是一个懵懂无知的婴儿时,由于海恩薇奇的行为而心怀嫉妒的伊茉芙便派出黑龙卡兹特狄蛊想要尝试将这新生儿吞噬.但苦难女王却低估了海恩维勒斯,低估了赛洛伊塔.纵使黑龙是那样庞大、那样强悍,甚至比起这幼子早已故去的母亲还要宏伟得多.但尚是幼儿的海恩维勒斯依旧轻而易举地用手将黑龙折断了脖子,并且在这无意间的举动之中碾碎了祂的神格与理念本身.这让一向波澜不惊的伊茉芙大为惊恐,也更加验证了这孩子便是赛洛伊塔子嗣的真相.假以时日,祂将带领乌祖林再创辉煌.但这一秘密在乌祖林半岛上无人知晓,对于这出生在某处山洞里、无父无母的无名小子,大家也没有过多去了解.随着赛洛伊塔之子一天天长大,周围的乌祖林人也渐渐发觉了这孩子所拥有的磅礴伟力.当他完成一个个由乌祖林诸王们所发布的不可能任务时,这无名年轻人的威望也越发高涨,回过神来他已是所有乌祖林人公认的领袖,自赫卡忒涅以来第二位可以真正号令乌祖林诸部的人皇共主.在漫天星辰之间、无穷现实交汇之地,乌祖林诸王与元老们纷纷低下头来为无名者加冕.而就在此刻,泽乌斯(即乌祖林人对海恩薇奇的称呼,意为“执掌众天的神王”)亲自降临了.赛洛伊塔亲自向所有乌祖林公开了无名者的身份,并交付了自己的孩子十二项伟业,若是他能够顺利通过考验,海恩薇奇便会令他认识本我,成为真正的“赛洛伊塔之子”.
无名者便就此踏上征途,也自然不负众望完成了每一项尊父赐予他的使命,当他再次踏入供奉泽乌斯的大殿内,神王亲自现身将其飞升为一位神祇.那一刻,无名者也拥有了自己的真正名字.从此,海恩维勒斯(即“海恩薇奇的骄傲”)便为世人所知.认识到了本源的海恩维勒斯看到了理念世界之中每一条世界的走向,每一个故事的开始与结局,也意识到诺德莱恩在统御着一切.于是,尽管乌祖林诸王都力劝这位新神带领他们再次创造伟大,一如祂的母亲所做的那样.看破命运的海恩维勒斯还是选择了将命运交给乌祖林人自己,就像祂的尊父将命运交给祂自己决定一样.海恩维勒斯离开了卡利塞斯,祂不愿子民再度堕落为伊卓兰的走卒或是其他神祇的工具,也不想看见因不必要的征服而导致的流血.在为乌祖林留下了自己一生所有的战利品后,这位赛洛伊塔之子欣然前往追随其母亲的脚步,与命运本身对抗.
随着海恩维勒斯的离去,在接下来的数十个千年中,后世乌祖林人的力量与智慧都不断衰弱,纵使先祖们留下了诸多伟大的遗产,但这些无能的后辈却甚至压根没有能力去使用它们.最要命的是,因为不同地区之间信仰与理念的分歧,本就不断走下坡路的乌祖林诸部竟彼此刀剑相加,在这个半岛上掀起一场又一场内战.曾经最为宏伟的帝国,如今却只剩下一个个互相敌视的城邦.在乌祖林不断衰弱的同时,东方的沙赫尔却变得越发强大,亚瑞恩人凭借他们的智慧与力量征服了几乎整个艾塔索达的南方,更是将手伸到了菲戈摩尔与卡缪斯顿.他们跨越无尽伟岸洋而来,于卡缪斯顿沙赫尔人不仅看到了无限辽阔、可供征服的大地,也发现了他们命中注定的宿敌,半岛上的乌祖林.时过境迁,双方的力量对比此刻已经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次,亚瑞恩人带着滔天的复仇怒火以及对土地的渴望前来,入侵者与受害者的立场对调了.震慑于沙赫尔帝国的强大力量,不少较为弱小的城邦甚至没有开打便选择向莎尔泽萨臣服.他们跪拜在永恒之火的面前,忏悔曾经祖辈们所对艾塔索达做的一切,而当时的万王之王巴赫拉姆一如既往地采取了怀柔政策将他们迁入帝国内境,如此大好形势也让这位永恒之火的化身不禁得意,于是他用意念向乌祖林诸部发出邀请,勒令他们向帝国投降,并承诺保留乌祖林人的大部分自治权.然而,纵使力量已经衰弱到无以复加,这些意志坚韧、心怀骄傲的乌祖林人却拒绝臣服.这一举动也彻底激怒了莎尔泽萨,于是,乌沙战争由此爆发.
开战之初,巴赫拉姆率领着艾塔索达最强大的军团包围了整个乌祖林半岛,其规模之宏大、其阵列之浩瀚,宛若整个世界都为沙赫尔人所占据.但乌祖林们毫不动摇,团结起来的他们高喊着诸神的名号,顽强地抗击着帝国的进击.纵使他们的力量远远比不上先祖,但凭借着无数个世纪磨练出的技艺与古老的强大巫术,他们一度阻挡住了沙赫尔人的脚步.强悍的史兰德人抗击在最前线,用他们能够轻易开山移海的蛮力与大地般坚实的体魄阻挡曼提柯尔的突进,雅因术士们则于幕后进行战术规划,并在战场上用他们无尽的魔力与亚瑞恩法师角力,争夺战场的主动权,他们的意识跨越时空与维度互相争斗,一如他们的祖辈所进行的那样.乌祖林人凭借其坚韧僵持许久,却依旧不敌数目与力量远胜于自己的沙赫尔人.但巴赫拉姆同样没能达成他想要的结果,因为就在沙赫尔即将征服整座半岛的时候,海恩薇奇亲自降临了.由于赛洛伊塔的干涉,这场战争不了了之,沙赫尔人满是牢骚地离开了乌祖林半岛.
自乌沙战争后,乌祖林人意识到了团结的重要性,诸位城邦之间的关系也因沙赫尔的入侵而变得有所缓解,合作共赢的声音大过了互相攻伐.在此后的数十个世纪,诸城邦之间度过了相当和平的一段岁月,乌祖林诸部间的相互交流也促进了各方文化艺术水平的增长.他们渐渐融入了这个世界,忘记了曾经的战乱与苦难.但乌祖林人的日子并没有就这样一直平稳下去,因为一位改变世界的人物即将降临.
持续了千年的和平让乌祖林人从未想过,他们可以再次取得先祖的光辉.但一位出身自玛尔扎坎的男人做到了这一点,其名为亚利桑德·科迦雷尔.就像是凭空出现一般,他自诩为海恩维勒斯血脉的继承者,并如风暴一般席卷了整个乌祖林半岛,以绝对的武力将所有的城邦与民族统合了起来.跨越了无数岁月,自海恩维勒斯之后,乌祖林又一次实现了统一.而在统合力量后,科迦雷尔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挥师向东,向曾经令乌祖林蒙羞的沙赫尔人复仇.尽管他的部下纷纷劝阻,但科迦雷尔力排众议坚持东进,而战果也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因国内混乱而虚耗国力、早已大不如前的沙赫尔帝国在经过科迦雷尔亲自训练、变得强悍无比的乌祖林大军的铁蹄下一触即溃,科迦雷尔本人更是迫使当时的莎尔泽萨希毕克斯二世称臣.自此,万王之王的称号第一次被乌祖林人所继承.但科迦雷尔并未对作为宿敌的亚瑞恩人展开血腥的复仇行动,相反,他赦免了帝国境内的所有民族,并将沙赫尔先进的知识带回了乌祖林,加强了艾塔索达与卡缪斯顿的沟通.因此他也得到了两地所有人民的尊敬而被称为“科迦雷尔大帝”.当征服沙赫尔的宏梦完成后,科迦雷尔再度挥师北伐,并在这期间完成了魔神交予他的六大试炼,随后这位传奇便不知所踪.人们猜测,科迦雷尔可能是在后飞升为了更高层次的存在,恰如曾经的海恩维勒斯一般.
随着科迦雷尔不知所踪,他所留下的、因他一人而维系的帝国也很快土崩瓦解,他的一些部将留在了更加富裕的沙赫尔地区,并协助亚瑞恩重建帝国,扩张自己的势力.另一部分则重返乌祖林,开启了城邦间的争霸.而乌祖林力量的分散与削弱,使得他们丝毫没有注意起降临到这个世界的奥克兰人..........
自摩兹斯特帝国建立开始,扩张殖民的奥克兰人便不可避免地与乌祖林人撞在一起.在这数百个世纪里,双方冲突不断,纵使奥克兰人占据优势但始终无法成功融合这个古老而强大的民族.即便有部分乌祖林人被奥克兰帝国的力量与文化所吸引,在帝国境内建立了托拉姆斯.大多数乌祖林依旧攒聚在乌祖林半岛,与奥克兰人针锋相对.直到凯勒斯特帝国最后一位萨德里安希芙婕琳大帝执政,乌祖林半岛才正式被纳入凯勒斯特的版图,作为自治区而存在.所有乌祖林都震慑于这位女皇的智慧、力量与品德.他们几乎在她的身上看见了海恩维勒斯再度现世.也正是因为出于对她的尊敬,即便是如今萨德里安已经失去踪影的第五十个世纪,乌祖林人依旧承认凯勒斯特帝国对于他们的统治地位.而乌祖林也同样成为了帝国内除奥克兰外最有影响力、数量最多的民族,在凯勒斯特各大地区,各个行业与岗位上随处可见他们的身影.
信仰
乌祖林人的信仰广泛而繁杂,他们的神话体系脱胎于伊卓兰信仰而又融汇了卡利塞斯许多原生种族的神祇信仰,因而其神话学完备而多样并广受世界各地尤其是卡缪斯顿诸文明的推崇,乌祖林信仰对日后的迦隆纳尔、奥卡斯特、凯勒斯特等帝国均有重要影响.
由于融合了大量的神祇信仰,乌祖林所信仰的神明数目极为众多,在不同的地区之间所流传的故事甚至也分为不少版本(尽管我们知道,对神而言所有版本都是真实的,这世界对祂们而言仅是故事),不同地区所主要供奉的神明也不尽相同.也正是因此,乌祖林人将他们所侍奉的众神统称为“万神殿”.
泽乌斯
神王泽乌斯,忤逆命运者、至高天穹之主宰、诸神之神............在万神殿之中,乌祖林人最为尊崇的便是至尊天神泽乌斯,即赛洛伊塔海恩薇奇.伊卓兰乃是乌祖林人的造物主,而赛洛伊塔则被伊卓兰奉为比所有神明都更卓绝的伟大神王.但这绝不仅仅是乌祖林如此尊崇泽乌斯的唯一原因,他们的祖辈曾亲眼见证赛洛伊塔施展伟力,将来势汹汹的沙赫尔人轻而易举阻挡在卡缪斯顿之外.也曾目睹泽乌斯是如何为海恩维勒斯加冕,令这位传说中的英雄飞升至任何贤者都无法想象的高度.乌祖林人对泽乌斯的尊崇程度是如此之高,以至于几乎所有的城邦都以自称为海恩薇奇的造物为荣(尽管很多是十分刻意地编造故事来攀关系).
纵使泽乌斯的地位随着一合与凯沃斯信仰的传播而渐渐衰弱,但在作为乌祖林文化发源地的伊扎德尔半岛地区(乌祖林半岛的别称,意为“伊卓兰的花园”),泽乌斯依旧受到相当的尊崇.在古早时期,神王泽乌斯一度有成为乌祖林万神殿中唯一神的趋势,为所有城邦所顶礼膜拜.然而,奥克兰人带来的混沌信仰以及许多乌祖林人觉醒古老记忆中亚伊展现出的无上力量让许多乌祖林变心,赛洛伊塔已不再是绝对且唯一的至上之神.但海恩薇奇依旧会在祂愿意的时候给予帮助,毕竟全能的神可不需要凡人的信奉,倒是凡人离不开神的馈赠.
泽乌斯被乌祖林无数贤者以他们超限的智慧描述为拥有无限形体的终极本源,早于时间之前,晚于死亡之后,亦不受命运的掌控.祂雌雄同体而孕育万物,祂预知一切而诞下自我,唯有泽乌斯自身可以创造泽乌斯,唯有泽乌斯自身可以毁灭泽乌斯.万能的赛洛伊塔终将跨越本我的无尽面目,掐灭至黑命运的脖颈.......这一切皆是编纂的赞诗,这一切皆是完全的真实.纵使他们穷极自己的想象力、在神王的亲自帮助下窥见了海恩薇奇本质的一角,但泽乌斯对于乌祖林而言依旧庞大得无法形容.因为神之于人,之于文明,便是这般如此.
纳珂丝
纳珂丝,踏尘者,黑夜之母、终焉死寂、轮回终末........这位女神被视为一切的永恒终结,纵使乌祖林人知晓其伟力是何其磅礴,尽管对于神明而言,他们的存在都是那样渺小,但唯有黑夜之母连诸神也为之颤栗.这位日后以艾露伊琳之名为全世界所敬畏的女神,在乌祖林万神殿中却并不受到追捧,诚然轮回终末的力量无与伦比,哪怕泽乌斯甚至一和也终有一日不可避免会落入永寂凋零.但没有人会崇拜纳珂丝,吸引轮回终末的目光,哪怕只是不经意地一撇,也会带来整个理念世界的终末.
【纳珂丝】在乌祖林乃至同时期的艾塔索达与埃罗什克一度被视为死亡的代名词,这种习惯甚至影响了后世的近乎所有文明,以至于巫妖们都会将自己的墓穴以纳克为前缀取名.即便是后来艾露伊琳创世女神的名号传遍世界,人们依旧会恐惧黑夜,但纳珂丝为数不多的信众们却以此为傲,恐惧本该是人类对神祇最古老最基本的尊敬.
后世对于艾露伊琳的形象刻画也基本来自于古乌祖林人对于纳珂丝的想象,无数源于伊卓兰降临时代的古代壁画上都详细描绘了这位大女神的尊容:一位高大到超越了一切想象的极限,一切数理的范围,一切哲思的边界的宏伟女神,有着绝对完美的面容与绝对强大的力量.一切的一切,无论已知还是未知,理念世界,外部神域,无垠虚空与无光之海,天堂与炼狱.在祂的面前都是那样渺小而微不足道,终将在其足踏之下迎来轮回终末.
阿喃喀
阿喃珂,更广为人知的名字乃是【诺恩斯】,命运与定数之女神.这位神通广大的神明在万神殿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很多神话故事中甚至就连神王泽乌斯也要受其操控.在另一部分人口中,阿喃珂乃是超原石神的一员,诞生于最初的永寂凋零,故而拥有界定万物之力.
凯沃斯
即【混沌】,绝大多数乌祖林都认为一切源于混沌,一切自混沌中开辟,一切也将归于祂.但不同于永寂凋零,凯沃斯一般不被认为拥有绝对性的力量(当然只是相对而言).故而被认作是没有意识的无限海洋.但随着奥克兰人与乌祖林的交流越发频繁,乌祖林人也更多认识到了凯沃斯,并得知了祂的另一个名字【提亚特乌斯】,逐渐地将其重新抬回万神殿中崇高的位置.许多皈依混沌之核的乌祖林人甚至认为,凯沃斯是胜过泽乌斯与一和的第一因,同样也是永寂凋零本身的另一种形式.
在乌祖林古神话中,凯沃斯被描述为无形无状、无垠无限的伟大黑暗,是一切的母亲,曾拥有过极为崇高的地位.而随着泽乌斯信仰的兴起,祂渐渐在乌祖林人心中失去了位置.然而,混沌之核影响力的不断提高,再度将这位古老的神祇抬回了祂应有的位置.尽管在乌祖林半岛的信仰人数仍不及一合与泽乌斯,但提亚特乌斯已经成为乌祖林的主流信仰之一.祂的形态也从无形的混沌之海被具象化为一头伟岸而磅礴、身躯直抵无垠理念世界之外的巨龙.
一合
民族分支
“那些愚蠢的民粹主义者总是在说什么纯血萨米特、纯血乌祖林、纯血亚瑞恩..........就连流荧那边也在乎什么真龙!他们难道不知道吗?这么多年的联姻、迁徙,他们早就变成他们自己口中的杂种了!”
————贤者可哈狄摩尔
就如萨米特、亚瑞恩一样,乌祖林并非单一民族.伊卓兰在创造这些强大的眷族时参照了自己与萨米特,因此乌祖林也如萨米特般呈现出多样化、特性相异的民族.但他们同样都具备着乌祖林的特征:相较大多数人类更为尖锐的耳朵,尖利得可以随意撕开肉体的牙齿,以及远胜过普通人种的高大身躯(男性成年乌祖林人普遍高过6诺尺、女性也能够轻松长到5诺尺10诺寸以上)、与雕塑一般健美的身形(乌祖林人几乎全身皆是肌肉纤维,在他们身上脂肪几乎是不存在的,这也使得他们不需要刻意锻炼便有强大的力量).
史兰德
史兰德是乌祖林当中最凶悍、最尚武的一支民族,或许也是最强大的.这些居于乌祖林半岛东部的战斗民族是全卡缪斯顿,或许是整个卡利塞斯最早执行军事化管理的一支文明.每一个史兰德出生便是为了成为最为强大的战士,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于某场史诗般的战争中光荣死去,他们相信这样可以让战士的英灵飞升至赫罗德莫尔(即海因-莫德尔),得到黑龙之主洛德凯尔的垂青,享有无尽荣耀.
乌祖林人强悍的体质举世皆知,即便因为其造物主伊卓兰的惩戒,这些超凡种族早已失去了先祖那媲美神明的力量,在时间的长河中越来越虚弱以至于变成现在的凡种,但如今的他们依旧可以做到像一拳粉碎山壁,将百米高的松树连根拔起之类的“小事”,但史兰德们可不仅仅满足于此,自诩战争民族与洛德凯尔后裔的他们一直试图通过不断地地狱式磨练以求重获先祖之力,或许在其他乌祖林人看来,史兰德不过是一群追求不切实际目标的傻瓜,残酷的厮杀与历练更是让许多史兰德孩子五岁后便活不过一个月,但也正是对传统的坚持,让史兰德人拥有了乌祖林之中堪称最强悍的体魄与最伟大的战斗技巧.无论是在世界的哪里,都不会有人怀疑史兰德的骁勇,也正是因为这一原因,史兰德雇佣兵往往极受亲睐.
雅因
亚墨瑟
传奇人物
海恩维勒斯
亚利桑德·科迦雷尔
游荡的野兽
乌祖林半岛曾是伊卓兰第一次降临卡利塞斯的实验场,因此这片土地上存在着许多被这些邪神因恶趣味或是一时兴起所创造出的可怕怪物.在其他地区可能是神话中故事的事每时每刻都在乌祖林半岛真实上演,巨硕的海德拉将群山以剧毒融化为毫无生机的沼泽,残暴的格罗普斯将粉碎大地与海洋作为自己锻造前的热身,奇美拉翱翔于天空寻找一切可掠食之物,并用它们遮蔽世界的羽翼掀起末日飓风,甚至就连那诞生于混沌本源的巨龙们也热衷于将乌祖林作为祂们的狩猎场........这便是伊卓兰赐予乌祖林人应许之地的待客之道.
原初海德拉
“一头海德拉可以匹敌一条龙,而一条龙可以轻易碾碎一个国家与她的军队.”
这世上充斥着许多种名为海德拉的怪物,几乎是个多头蛇都可以被这么称呼,而这一称呼词根的来源便是乌祖林语,在他们所世代居住的伊扎德尔半岛,海德拉是十分典型的可怖怪物,也一度被外邦人认为是乌祖林的象征.这些被伊卓兰怀着恶趣味心理创造而出的巨型野兽,无疑是伊扎德尔严酷环境最有力的证明.长长的脖颈体现着其贪得无厌,庞然的身躯散发着其野性力量,而组合在一起便塑造出了文明对于蛮荒的恐怖.
一头海德拉的出现是一种天灾般的景象,它们绵延如背负群山的大地,比肩巨龙的躯体单单只是走过,夸张的体重便能够撕裂出一道道海峡与天堑.而对于不起眼的城邦或是山脉,海德拉仅需从容迈过.它们的捕食对象也是同样硕大无朋的妖物,诸如奇美拉或是曼托斯巨猪,以满足它们那巨大而贪婪的胃口.每当海德拉与它们的潜在猎物同时出现时,乌祖林村落(乌祖林人的村落并非是什么小村庄,而往往是数十亿乃至上百亿人组成的大聚落,至于这一称呼则是沿袭自古代乌祖林的叫法,那时候他们的疆域实在是庞大得难以想象以至于将如此大的聚落称呼为村落)往往会选择一场大迁徙,因为两头巨物之间的战斗常常会导致一整个地区的毁灭,数十亿平方诺里内都不再有活物存在,只剩下一眼望不到边的,有毒的烂泥沼泽以及因巨兽践踏而产生的毒水湖泊.
作为卡利赛斯上近乎一切海德拉的先祖,乌祖林半岛上的原初海德拉无疑有着最强悍的力量,体魄与破坏力,即便是对于乌祖林人而言,杀死一头海德拉也称得上是英雄般的壮举.因为这些怪物几乎是不死之身,就如在其他地区的海德拉一样,原初海德拉匪夷所思的再生能力令它们的躯体哪怕只剩下一小块也能迅速复原并长出凶猛的新头颅,并且不同于普通的多头蛇,当原初海德拉的首级被完全破坏掉后,它不止是会长出新的头颅,更是会变得更加粗壮更加坚韧甚至长出更多的脑袋,就连体型也会因此变得更加巨大,若是无法一次性将海德拉完全消灭,便只会造就出越发可怕的怪物.这也是为什么即便是好战的乌祖林也通常不会选择狩猎这些超凡怪兽.
原初海德拉永远都在生长,它们的体型会随着岁月而不断膨胀,而永恒的年华决定了这些野兽理论上能无极限地巨大化下去,配合它们那依据体型而越发增强毒性的特殊唾液,令它们成为了伊扎德尔最为致命危险的物种之一.而原初海德拉的此类唾液不仅能够荼毒整片大地,将之化为毫无生机的泥沼,更是在与空气进行高速摩擦时会剧烈燃烧起来,这也使得原初海德拉的每一颗头颅都拥有火焰吐息的力量.
“比一头海德拉更危险的是一头雌性海德拉”,这是一句常见的乌祖林谚语,因为雌性海德拉要远比雄性来得更加巨大,成长也要迅速得多,况且这些怪物之母的体内孕育了一大群潜在的活体天灾.但对于那些有心驯服海德拉的野心家而言,一头雌性海德拉堪称无价之宝.她们足以在星际战场上大杀四方并孕育出无尽的活体战争机器.不仅仅是乌祖林人,就连凯勒斯特帝国的学者也一直在研究如何批量驯养原初海德拉的方法,以强化帝国的力量.
半人马
半人马是一类顽强而迅捷的族群,尽管伊卓兰创造它们时仅仅是出于恶趣味,但是这些人与野兽的结合体却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出了相当的智慧,甚至在伊扎德尔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文明.尽管乌祖林人一度将他们定义为有智慧的野兽,奥克兰人也将之视为非人的异形,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半人马不仅有着人类的智慧,懂得构建族群与社会,懂得制造工具与建筑.他们甚至有着自己的荣誉观与道德观,理解什么是勇气,何为奉献.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半人马的危险性,他们那暴烈的脾性,较为原始而野蛮的行为习惯,仍然需要人们敬而远之.
由于伊扎德尔怪物遍地的恶劣环境,半人马们磨炼出了彪悍尚武的民风与异常强悍的体魄,使他们在战斗中成为了可怕的对手.一头成年的半人马无论公母皆能轻易突破十诺尺高,即便是在没有任何武装的情况下,对于这样一头体重动辄数克伦的野兽而言,他们的冲锋也极具力量与破坏力.在大多数情况下,半人马们只需要抬起强悍的前肢便能将敌人踏成一堆碎肉,毕竟半人马的践踏甚至连巨岩也能轻易粉碎,或是在大地上留下与他们自身等宽、足有一人深的大弹坑.发达的肌肉带来的强大躯体不仅让半人马拥有非凡的力量,从他们的名称与那粗壮矫健的四条马腿也能了解到,这些半人半马的异类是多么迅捷,他们可以轻松以百米每秒的速度奔跑整整数个小时,佼佼者甚至能够在这种长途奔行中跑出音爆.这等速度与耐力令他们能够长久地追猎任何生物,这也是为何很少会有人胆敢惹上半人马.在这样的一群追猎者面前,即便是驾驶着载具也很难逃脱.
半人马是典型的游牧社会,他们强健的腿脚刚好可以代替游牧人类们用作迁徙与掠夺的马匹,令他们能够在肆意掠夺后凭借着无比的机动性快速躲避来自受害者的报复或是快步追上任何想要逃走的猎物.半人马同时具有马以及人类游牧民的特性,这也使得他们的聚居地并不是固定的,而是会定期迁徙.这令长期遭受其肆虐的乌祖林人与其他人类部族对这些该死的强盗恨得牙痒痒但又很难做出反制措施,土匪般的性子令几乎所有半岛上的其他所有文明都憎恶半人马,但他们从不在乎,对这些四足游牧者而言,生存便是抢夺弱者的资源供养自己.而半人马力量与速度的天赋令他们必然成为强者,必然凌驾于那些弱小种族之上.
半人马对资源的庞大需求以及不事生产的特性注定了他们的数量一直维持在一个不大的区间,一支肆虐某一片区域的半人马部落往往只有数十人,而上百人的半人马聚集起来便能够称之为大部落.但它们所能造成的威胁与破坏,却完全不亚于数万全副武装人员组成的军队.或许各个半人马部落之间的互相征伐与他们本身稀少的数量,是他们至今没能成为半岛上霸权的唯一理由.
大多数半人马,无论雌雄皆性格凶悍狂暴,这也不难理解,长期处于荒原上面对诸多凶残掠食者的他们每日每夜都过着菇毛饮血的生活.但这种性格依旧是可以被后天改变的,在如今的凯勒斯特尤其是托拉姆斯地区,半人马几乎已与当地人打成一片.他们凭借强悍的体魄从事佣兵职业,但同样不乏商人与科研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