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是除夕了。除夕是辞旧迎新、万象更新的节日。如今,在除夕这天,家家户户除了贴春联、吃团圆饭外,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和家人围在一起看央视的春节联欢晚会。
其实,在中国历史上,除夕晚上,举办庆典早已有之,而尤以唐时为盛。
唐朝国力强盛,对各国文化兼收并蓄,这给当时的歌舞等文艺形式带来了不同的气象,再加上盛唐时期几位皇帝都非常重视歌舞,因此,在唐代特别是盛唐时期,一到重大节日便是一片莺歌燕舞,除夕之夜更是精彩纷呈,这天晚上,太常寺会在大明宫举行大型的“团拜会”,皇帝邀请文武百官和嫔妃等参加。
在团拜会上,大型歌舞是重头戏。其中,唐太宗指导并编排的《秦王破阵舞》乐曲,是必不可少的节目。另外,晚会上还有一些杂技、滑稽戏等内容,让皇帝和大臣们一直狂欢到天明。
由此可见,唐代除夕的“春晚”,无论是从演员的阵容、表演的节目,还是演出时长,都极具规模。
太常寺举办除夕团拜会
唐太宗李世民执政的贞观年间,出现了一个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的盛世局面,史称“贞观之治”。在此后几代君王的治理下,唐朝国力不断强盛,科技、文化、经济、艺术等领域得到长足发展,与此同时,诗、书、画等方面涌现出大量名家。他们对各种文化兼收并蓄,形成气象万千的开放格局。
另外,盛唐时期的几位皇帝又多是富有才情的人物。唐太宗李世民,不但在乐舞艺术上有所创新,还非常重视对西域乐舞精髓的吸纳,在他之后的其他皇帝也继承了这种理念。唐玄宗李隆基,不但兴办学校,创建教坊,推动文化艺术的发展,而且玄宗自己还精通文艺,多有创新。因此在唐代,到处可见歌舞升平、莺歌燕舞的景象。每到除夕,一家人围炉而坐,欢度春节。杜甫就写过“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的诗句。当时,皇宫里守岁风俗更加热闹,文武百官欢聚一堂,觥筹交错,叙旧话新,热闹非凡。其中,最受瞩目的要数太常寺主办的团拜会,类似现在的“春晚”。
太常寺是掌管礼仪祭祀乐舞的最高级别的机构,设正三品太常寺卿一名,下设有少卿、丞、博士、主簿等官员,掌礼乐、郊庙、社稷之事。太乐署和鼓吹署两个机构负责歌舞演艺。当时还设有教坊、梨园等机构,教坊专掌俗乐舞、俳优、杂伎等娱乐性表演活动,男女兼用,女乐居多。梨园的乐工舞人则是从坐部伎和宫女中挑选出来的优秀者,相当于“皇家歌舞团”,集中了大批有才能的艺人,专门负责训练、培养乐舞人才,并负责创作、表演音乐和舞蹈等。唐代的“演艺界”繁荣兴盛,史书多有记载,《新唐书·礼乐志》曾云:“唐之盛时,凡乐人、音声人、太常杂户子弟隶太常及鼓吹署,皆番上,总号音声人,至数万人。”
每到除夕,唐朝皇帝在大明宫的麟德殿大摆筵席,举行团拜会。麟德殿位于大明宫的西北部,由前、中、后三座殿阁组成,相当于明清故宫太和殿的三倍,不仅面积宽阔,而且布局科学合理,适合举办大型的宴会和演出活动。朝中的文武百官、重臣和亲属,宫中的嫔妃、宫女、太监等人汇聚一堂,陪伴皇帝“入阁守岁”,通宵达旦,狂欢10多个小时,一边饮酒叙旧,一边观看晚会。
唐朝“春晚”节目繁多,形式多样,既有滑稽幽默的优人表演,又有气贯长虹的大型舞蹈;既有令人眼花缭乱的杂技魔术,又有扣人心弦的功夫杂耍。晚会之后,皇帝还要接受大臣以及附属国派来的使臣的朝拜,热闹纷呈。
皇帝亲自制作歌舞
盛唐时期的除夕,大明宫内外会挂起大红灯笼,点亮一堆巨大的蜡烛,并点燃沉香,使夜晚亮如白昼。唐代太常寺的团拜会,就在这种欢乐的氛围中拉开大幕。
除夕晚会的表演,一般是在气势浩大的傩舞表演中开场,唐代“皇家歌舞团”数千名演员浓妆艳抹,粉墨登场。傩舞是广泛流传的一种具有驱鬼逐疫、祭祀功能的大型民间舞蹈。傩舞成型于周代的宫廷“大傩”之礼,在《周礼》中有明文记载。自秦汉以来一直沿袭下来,并不断发展,到唐时,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特色。表演时,近千名男性戴上假面道具,穿上红黑衣裤,击鼓跳跃,气势磅礴。演员佩戴的面具,有神话形象,也有世俗人物和历史名人,构成庞大的傩神谱系。傩舞伴奏乐器简单,一般为鼓、锣等打击乐。
傩舞之后,大型歌舞便轮番登场。歌舞是唐朝春晚的重头戏。唐代乐舞达到了一个更加成熟的新境界,是古代汉族舞蹈艺术发展的最高峰。当时社会各阶层的舞蹈演出非常普遍,观赏并创作舞蹈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主要内容,因此,很多来自民间、后经皇宫艺人进行艺术加工的宫廷乐舞大量涌现,再加上吸收和融合各民族甚至国外特色,唐代舞蹈呈现出缤纷多彩的局面。
据《新唐书·礼乐志》记载:“唐之自制乐凡三。一曰《七德舞》,二曰《九功舞》,三曰《上元舞》。”这句话说的就是唐代的三大乐舞。《七德舞》是在唐太宗亲自指导下编排的,原名为《秦王破阵舞》,后更名为《七德舞》。该乐舞是唐武德三年(620年)唐太宗平定刘武周时,由军队创编出来的军乐。当时,士兵随乐起舞,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军舞。李世民即位后,凡是庆典歌舞晚会必有此节目,唐太宗道出了此举的目的:“虽发扬蹈厉,异乎文容,然功业由之,被于乐章,示不忘本也。”《秦王破阵舞》后来成为唐代极有名的乐舞,从初唐到晚唐,一直流传了近300年。
表演《秦王破阵舞》时,一百二十八人执戟披银甲而舞,前有战车,后列战阵,有三次变化,每次变为四阵,伴唱者歌唱《秦王破阵舞》的乐曲,极具气势。
在除夕晚会上,《秦王破阵舞》常与《九功舞》一起表演。《新唐书·礼乐志》说:“自是元日、冬至朝会庆贺,(《秦王破阵舞》)与《九功舞》同奏。”
《九功舞》本名《功成庆善乐》,庆善宫是唐太宗的出生地,贞观六年(632年),唐太宗宴群臣于庆善宫,赋诗十韵,后由乐府谱曲演奏,名为《功成庆善乐》,后又改编成《九功舞》。《旧唐书·音乐志》称:“舞者六十四人,衣紫大袖裙襦,漆髻皮履。舞蹈安徐,以象文德洽而天下安乐也。”
《上元舞》有说法认为是唐高宗于上元三年(676年)所作。《新唐书·礼乐志》说《上元舞》:“舞者百八十人画云五衣色,以象元气。”
唐代歌舞至唐玄宗朝而达到极致,唐玄宗李隆基是一位精通音律、热爱歌舞的皇帝,他曾创作著名的大型乐舞:《霓裳羽衣曲》。
不仅如此,当时的歌舞演员也是群星璀璨,迎娘、蛮儿、念奴等教坊里的“明星”常被皇帝召入宫中参加宫廷除夕晚上的演出。《开元天宝遗事》中记有唐玄宗评价念奴唱歌的文字:“帝谓妃子曰:‘此女妖丽,眼色媚人,每啭声歌喉,则声出于朝霞之上。虽钟鼓笙竽嘈杂而莫能遏。’”
舞马压轴表演
除了大型歌舞,“语言类”节目必不可少。唐代的“春晚”,在演出中会穿插一些插科打诨的语言类滑稽戏,如优人表演。唐代,优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优戏的演出十分频繁,关于演出的记载也很多,从宫廷到州府以至于民间都有其身影。史料文献里提到的优戏有弄参军、弄假官、弄孔子、弄假妇人、弄婆罗门等多种类型。
唐代驯舞马佣
弄参军是唐代优戏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类,表演者口齿伶俐,语言诙谐幽默,类似现在的相声、小品。在唐代从宫廷到民间,弄参军都普遍受到欢迎,唐代诗人李商隐在描写小儿天真情态的《娇儿诗》里说道:“忽复学参军,按声唤苍鹘。”
魔术杂技也是除夕晚会上吸引观众眼球的节目。唐代的幻术杂耍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唐人蒋防在《幻戏志》里就描写了玩魔术的情景:“乃于席上以瓦器盛土种瓜,须臾引蔓生花,结实取食,众宾皆称香美异于常瓜。”
唐代赵麟的《因话录》记有“透剑门伎”一项,用锋利的刀剑编扎成狭门过道,表演者乘小马从刀丛剑林之间穿驰而过。如果技艺不精,坐骑驾驭不灵,触及刀剑,人马立毙。唐人所著《封氏见闻录》描写了绳技、高跷、“踏肩蹈顶”等杂技,还有“载竿”、“爬竿”、“顶竿”等杂技达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令人目不暇接。
唐代诗人张祜曾作诗赞道:“倾城人看长竿出,一伎初成赵解愁。”诗中提到的赵解愁,擅长竿技,是教坊中的拔尖者,经常进宫表演节目。
当时还有很多像赵解愁这样的“演艺界”明星,如公孙大娘、穆氏、王内人、王大娘等,刘晏在《咏王大娘戴竿》中云:“楼前百戏竞争新,唯有长竿妙入神。谁谓绮罗翻有力,犹自嫌轻更善人。”
在表演这些杂耍节目时,皇帝为了与民同乐,有时候会开辟“第二现场”,即在大明宫外边的场地进行表演。
唐代“春晚”,压轴戏一般是“舞马”节目。皇帝都在宫前举行盛大宴会,接受文武百官、外国使臣以及各少数民族首领的拜贺,并以舞马助兴。高头大马会按着音乐的节奏起舞,口衔酒杯,半跪送至客人桌前,多时百匹马同时表演。当领头的舞马纵身跃上三层高的木板,并被大力士举起在上面旋转如飞时,晚会也达到高潮。
唐玄宗时期的舞马阵容相当可观,常备舞马多达四百匹。唐玄宗还善于组织群马表演,场面展示极为壮观。他非常重视舞蹈主体——马的包装,舞马上场,一般要身披彩纹花绣的装饰,颈悬金光灿烂的铃铛,马鬃则用珍珠美玉加以装饰,极尽富丽之态。
文武百官按品级落座
唐代“春晚”的观众规格相当高,阵容强大。《新唐书·礼乐志》记载:“皇帝元日、冬至受群臣朝贺而会。”
元日就是正月初一,因此在前一天也就是除夕这天,宫里的工作人员搭设帐篷,摆放桌案,设置放佩剑的席位,划好停放车轿的场所,设置宾客和使节坐席,文武百官按照文官、武官之分和级别品次划分席位。一切布置停当后,皇帝穿着绣着龙的礼服,戴着皇冠,兴致勃勃来到“御幄”之中,接受百官、使节和来宾的跪贺,频频举杯,互贺新年,并一起观看太常寺举办的“春晚”。
在贞观年间的一个除夕夜,唐太宗与百官大臣、嫔妃宫女们在皇宫中欢宴饮酒。在大家聚精会神观看“春晚”之时,李世民看到精彩之处,一时兴致所起,竟手舞足蹈,大声称赞叫好,举起椒柏酒,开怀畅饮。手下的文臣们被唐太宗的兴致所感染,不失时机地进献应景诗文,以歌颂皇帝的功德。与唐朝建交的数百个国家当时派有使节,前来进贡,一时间,宫殿之内,“万岁”之声不绝于耳,响彻云霄。唐太宗看到如此繁盛场面,不禁诗兴大发,当场赋《守岁》诗一首:“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从诗中,可见除夕之夜的皇宫,披红结彩,宫灯高悬,灯火辉煌,人们点着红蜡烛,摆上供品,敬神祭祖,君臣欢宴饮酒,甚至通宵歌舞。
在除夕之夜,能与皇帝共赏歌舞节目,对于大臣来说,是一生的荣耀,“诗圣”杜甫的祖父杜审言曾写有《守岁侍宴应制》一诗,这首诗就描述了当时皇宫“春晚”的情形,不过这其中还有一段曲折的故事。
杜审言当年为人高傲,被众人忌恨,后来,在唐中宗时,因事获罪,被降职为吉州司户参军。武则天当政时,将杜审言召回长安准备重用。武则天问他:“你高兴吗?”杜审言手舞足蹈,表示谢恩。后来,武则天命他作《欢喜诗》一首,杜审言诗写得非常好,武则天也非常满意,就命他为着作郎(官名,属中书省,掌编纂国史),官至膳部员外郎。不久,杜审言又任国子监主簿、修文馆直学士。有一年除夕,杜审言参加武则天的“团拜会”,并观看“春晚”,杜审言感慨颇多,即席赋诗《守岁侍宴应制》一首,在诗中描写了除夕皇宫“春晚”的盛况:“季冬除夜接新年,帝子王孙捧御筵。宫阙星河低拂树,殿廷灯烛上薰天。弹弦奏节梅风入,对局探钩柏酒传。欲向正元歌万寿,暂留欢赏寄春前。”
补白:古代帝王的除夕
除夕之夜,不同时代有不同的习俗,比如唐代有大型的歌舞表演,宋代流行送钟馗像等,不管如何,各个朝代的皇帝在除夕也会像普通百姓一样,欢度佳节,为此留下了众多故事。
宋神宗送钟馗像
宋代时,火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节日庆典,人们利用火药制成响亮的炮仗、璀璨的烟花,在节日里燃放,图个热闹与喜庆。
吃过年夜饭之后,人们围炉团坐,达旦不寐,开始守岁。宋人在除夕有一个特殊的习俗,即“小儿卖痴呆”。孩子们跑到外面,绕街唱儿歌:“卖痴呆,千贯卖汝痴,万贯卖汝呆,见卖尽多送,要赊随我来。”儿童以此相戏谑,希望来年变得更加聪明。南宋诗人范成大有一首趣味十足的小诗,描述民间“卖痴呆”的习俗:“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买……栎翁块坐重帘下,独要买添令问价。儿云翁买不须钱,奉赊痴呆千百年。”
除此之外,在除夕,宋朝人邻里之间还有相互馈赠礼物的习俗,如送门神、年画等。在皇宫,宋朝皇帝有赏赐大臣钟馗像的风俗,沈括《梦溪补笔谈》记载:熙宁五年(1072年),宋神宗赵顼“令画工摹拓吴道子‘钟馗像’镌版,印赐两府辅臣各一本。是岁除夜,遣入内供奉官梁楷,就东西府给赐钟馗之像。”
钟馗,是中国古代诸神中形象最为丑陋的一位,能起到镇宅驱魔的作用。钟馗像最初是在唐玄宗时期,由有着“画圣”之称的吴道子画出来的。宋时,随着雕版印刷术的广泛运用,宋人把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作为木版画的创作题材,制成雕版,所以宋朝的民俗木版画十分盛行。于是,宋神宗就命画工摹拓吴道子的钟馗像,制版印刷,精细装裱,赏赐给中书省和枢密院的文武百官及宫内各府。
朱元璋“福”倒了
如今除夕上午,人们贴春联时,往往会贴上“福”字,有的还在大门上将“福”字倒过来贴,意思是“幸福已到”、“福气到了”,体现了人们对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的向往和祝愿。其实“福”字倒贴和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有关。
和尚出身的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定都南京。朱元璋很注重民间疾苦,经常到民间微服私访。有一年除夕,朱元璋打扮成一个商贩,在南京城内的大街小巷、集市摊点暗访。当他来到城南一个小集市时,见有很多人围作一团,朱元璋便挤进去观看,原来大家是在围观一幅漫画。漫画上画着一个赤着大脚的女人,怀抱一个大西瓜。朱元璋看后勃然大怒,这岂不是在取笑马皇后吗?因为马皇后是淮西人氏,喻“怀西”,又是大脚。朱元璋因是微服私访,身边仅带两个小太监,当时强压怒火,心想回去再理论。回宫后,朱元璋便安排人员明察暗访,调查漫画是何人所作,又都有哪些人前去围观。查清后,朱元璋下令,凡是没去参加围观的人家,就在他们的大门上贴个“福”字,凡是门前没贴有“福”字的人家全部将处死。
心地善良的马皇后得知这事后,心里想如果因为她而杀那些无辜的百姓,她将会成为历史的罪人,心里非常不安,可是如果此时劝说皇上恐怕为时已晚。为了消除这场灾祸,马皇后安排宫里人通知全城百姓,必须在正月初一天明之前,家家户户都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可巧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朱元璋得知后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去那家抓人,午后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急中生智,忙对朱元璋说:“那户人家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意思是皇帝一到福就到,这不是歌颂您的大恩大德吗?”皇帝一听心花怒放,说道:“言之有理。”便下令立即放人。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此后,人们每逢除夕就在门上贴一“福”字,以示安顺过年。
康熙赐“福”字
清朝康熙年间,每年除夕,康熙皇帝都会挥毫泼墨,御书“福”字,赐给在皇宫里值班的大臣,以示对值班官员坚守工作岗位的慰问,也是对他们一年来辛勤努力的奖赏。凡是能得到康熙皇帝赏赐“福”的官员都倍感荣耀,所以康熙时期,大臣们都争先恐后去值班,想得到一纸“福”字。
康熙皇帝赏赐“福”的这一习俗,大有来历。康熙帝八岁登基,九岁丧母,由祖母孝庄皇太后一手抚养长大,祖孙二人的感情自然非同一般。在祖母的帮助下,康熙帝擒鳌拜、平三藩,开创出了一番盛世景象。然而,就在他英姿勃发,大显身手的时候,孝庄皇太后却重病缠身,太医们也束手无策。康熙帝查知上古有“承帝事”请福续寿之说,遂决定为祖母请福。在沐浴斋戒三日之后,康熙帝挥毫而就写下“福寿”连体字,并加盖“康熙御笔之宝”印玺,取“鸿运当头、福星高照,镇天下所有妖邪”之意。
没想到的是,孝庄皇太后自得到了这“福”字后,身体竟奇迹般康复了。所以,大臣们也希望能得到康熙的“福”字,以讨吉利。那些“得福”的文武百官都深以为荣,无不视为至宝而精心保管。据记载,孝庄皇太后此后命人将福字刻在石碑上,日夜抚摸,祈求多福,而孝庄皇太后最终以75岁的高龄离世。
有意思的是,康熙三十年(1691年)的除夕,当值班的官员们想得到康熙的“福”字时,康熙却改变主意,不再赐福。原来,康熙皇帝认为“物以稀为贵”,如果写多了就不值钱了,所以就不再书写大量的“福”字赐给下属。此后的除夕,康熙皇帝就只写十幅“福”字斗方,张贴在宫廷里。康熙写的“福”字,多以丝绢为纸笺,以丹砂为底色,上绘金云龙纹。康熙写出的第一个“福”字,要挂在乾清宫的正殿,其余的几幅分别送往宫苑各处。当时,清朝宫廷内的“福”字,都是采用悬挂的方式,而非民间用糨糊粘贴的办法。这样既干净简便,还能重复使用。
订餐电话:1899076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