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课22:请根据以下材料中的一点,回顾自己“错爱”过的经历

日课22:请根据以下材料中的一点,回顾自己“错爱”过的经历。

参考资料:《拆掉思维的墙》

爱是我们最常听到的话,却也是误解最深的一个字。
第一,把依赖当成爱。
第二,把爱自己当成了爱别人。
第三,把喜欢与爱搞混。
其实喜欢是指向行为,而爱则是指向一个人的本身。不是所有行为都值得喜欢,却是所有人都可爱。
关于“爱”的三个误会,也许是由于概念不清,也许是因为方法不对,经常会发生“出发点是好的,走着走着,就偏离了轨道,最终导致了不良的后果。”因此,厘清概念,用对方法,很重要。
图片发自简书App
第一,把依赖当成爱。

我与闺蜜F经常一起活动,一次活动结束约下一次,我每次都会说:等一下,我先问问LG,时间安排。一起购物,我也时不时地会说:我先问一下LG意见,是不是要买……诸如此类,经常被F笑话:你什么都要问LG,依赖性太强了!而F则是相当独立有主见,与LG各自经济独立,买东西从不需要征求对方意见,有活动也不需要协商时间安排……当时觉得,自己依赖性的确强了些,应该独立一些;不过,太过独立是不是也会有问题呢?当然,各家夫妻相处模式不同,本来也无可厚非。

后来,F的夫妻关系果然出现了问题,太过独立的两口子像搭伙过日子,走着走着,就渐行渐远了。而我,也渐渐意识到,夫妻双方首先是独立的个体,是自己的自己,然后才是对方的自己,一定要有各自独立的空间,不要事事过问、时时依赖。“小鸟依人”固然有可取之处,但过分黏人会惹人厌烦,适得其反。

所以说,真正的爱,是给对方自由,也给自己自由。

图片发自简书App
第二,把爱自己当成了爱别人。

我是个喜欢“出花头”的人,喜欢记住各种纪念日,在纪念日送送礼物,安排烛光晚餐之类。刚开始,LG很配合,时间长了,我依然很起劲,LG却渐渐淡化了。LG过生日,我都会精心挑选礼物,可是,LG已经好多年没送我生日礼物了。平时我“出花头”的时候,LG会说:你就喜欢这些形式主义的东西!这让我很郁闷。

其实,我是在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别人,用自己以为的好的爱的表达方式去要求对方同样表达。也许,这就是所谓“把爱自己当成了爱别人”吧!

今年过生日,非常意外地,收到了LG精心挑选的礼物。而我的另一位闺蜜J,今年她过生日的时候,也意外收到了她LG送的礼物。刚刚离婚的F说:是不是受到了我们离婚事件的影响,老公们都觉得要对老婆好一些……

所以说,用对方喜欢的方式去爱他,也许是一种更好更恰当的表达吧!

图片发自简书App
第三,把喜欢与爱搞混。

对于孩子的要求,我一贯主张顺其自然,不必强求,任何外在的东西都不如内在的开心愉悦更重要,成绩啦、分数啦、名次啦……应该都是浮云,不必太在意。

可是,到了具体操作层面,有的时候,免不了会有浮躁和焦虑的情绪出现。当孩子有的事情没做好、磨磨蹭蹭浪费了时间、吃饭吃得太慢、做功课开小差、弹琴不肯看谱子……作为陪伴者,多多少少会有不良的情绪涌现,有的时候,甚至会让孩子有抵触情绪。虽然还不至于上升到“喜欢不喜欢”的高度,但长此以往,说不定也会发生类似情况。

所以,从概念的角度,首先要明确:我始终是爱孩子的(爱孩子本身),只是不喜欢孩子的有些行为。从方法的角度,再去试图调整孩子的某些行为,更趋合理和完善。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