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一吃肉就会拉肚子的老毛病又犯了。每天中午小孙子(大宝)放学回来总要问我好点了没有。有一次我问他:“你的嘴这么甜是跟谁学的”?他说:“这也许是特殊环境造成的吧”。我问是什么特殊环境?他说:“我爸妈上班不可能每天见到你,只有我每天中午放学回来可以见到你。所以,我要把你的身体状况问清楚,一旦有什么问题,必须第一时间向我爸妈汇报”(后来我们得知,是他爸妈安排大宝当了个小小‘侦查员’)。九月下旬的一个中午。吃饭的时候,他说:“爷爷,你这几天好多了,吃点肉吧。”边说边把一块肉往我碗里送。我告诉他,等我的肚子完全好了再吃吧。他又说:“爷爷,你这样老不吃肉,快成佛教徒了”。停了一下他接着说:“要是不吃不喝,在菩萨跟前跪24小时能让你的肚子好了,我心甘情愿去跪”。他的话让我心头一热,也让我想起了藏在心里的一些往事。
大宝三岁的时候,我们一家人带他去体育公园玩耍。那里有一个长长的螺旋形的器械,小孩子可以在里面钻来钻去的玩耍。他刚刚钻了一趟,就在哪里站着不动了,只见他冲着对面的小女孩喊道:“快钻过来啊,我保护你,我是男子汉。”他的话立刻引起了在场家长们的欢笑。
2013年夏天,大宝参加了‘学前写字班’。在回家的路上,我拍下了这张充满爱心的图片。
2017年暑假,大宝跟随父母一块外出旅游,回到家送给我一件纪念品,是一只小狮子。我问他,为什么会想到买只小狮子呢?他说:“我要让小狮子把你胃里的妖魔鬼怪全都吃光”。
2018年夏天的一个中午,大宝放学回到家里,我老伴对他说:“奶奶今天真倒霉,在市场买菜的时候,钱包被人偷了。钥匙,乘车卡,钱,购物卡一块被偷去了”。这时,只听他说了句:“没关系,钱没了可以再赚,东西没了可以再买,只要人没事就行。”我和老伴儿会心的笑了笑,心想:这个孩子在哪儿学的,还一套一套的。在这之前,老伴也给我说了这事,我只说了四个字:‘破财免灾’。
也是在这个假期,有一天老伴从邻居那里学了一个菜的新做法,这个菜大宝只吃了一口再没动筷子,老伴问他,这个菜不好吃吗?他说:“在咱家奶奶做的菜第一好吃,妈妈做的菜第二好吃,可能是第一次吃这个菜有点不大适应这种口味”。老伴随口说了一句,今晚上咱有菜吃了。午餐快要结束的时候,只见大宝端起碟子就往嘴里开始扒菜,我问了一句,“大宝,你不是不喜欢吃吗,怎么吃完饭了又空口扒菜呢”?他只回了一句,“我不愿奶奶爷爷吃剩菜”。
大宝之所以能做到这些,是与他父母平时的身教言教分不开的。
前几天为找一张照片,把所有的相册翻了个遍,无意中发现了两张小儿媳在上学的时候寄给我们的贺年卡。现在想起来心里还是暖暖的。
那些年,每逢元旦,我们都会收到她的祝福,不知道还能不能再找到几张。
她(他)们结婚之后,家里的欢乐气氛增添了好多。她每次进家门的第一句话都是“爸妈,我回来了”,这些年,小孙子也学会了,一进门就喊:“奶奶爷爷,我回来了”。来到餐厅时,我们听到小儿媳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有老人在家,真是太幸福了,进门就有饭吃”。
在大宝入托之前,我和老伴也曾打过一阵子“游击”。星期一早上赶到小儿子家,星期五再回到自己家。在这段日子里,应该说是“辛苦并快乐着”。
这里买菜比较方便,小区门口有超市,跨过公路有农贸市场。为了安全,她(他)们俩一再强调,买菜就到超市买,公路上车多危险,零花钱就放在客厅的那个纸盒里(大票小票一应俱全)。后来当发现我们常到市场买菜时,又告诉我们,“单位发购物卡了,喜欢啥就买啥,如果到期花不完,过期就作废了”。事情就是那么巧合,晚饭后老伴无意中听到了他(她)们的一段对话,因为声音小,当时只听清了小儿媳的一句话:“买100元卡,还能返五元现金”。这时我们完全明白了孩子们的良苦用心。同时也下决心,不到万不得已决不给孩子们添麻烦。
我和老伴儿结婚这么多年,尽管相处和睦,但一直平平淡淡,从没给她过一次生日。只从小儿媳进了家门,我们的生日,还有父亲节母亲节,70岁以后又多了个老人节,从没忘过。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2014年母亲节。
那天,小儿媳捧着鲜花搭乘出租车提前到家了,刚进家门,电话铃响了,只听小儿媳回了一句:“我在爸妈家呢”(小儿子接人有个习惯,在快到达的路上总要弄清位置,以便就近停车)。今年的母亲节,她给我老伴买了件衬衣,衣服的大小款式都非常好,唯有颜色稍微有点艳(也许是老伴有点古板,我们都说挺好的,这样显得年轻)。第二天,我和老伴提着衣服去百大调换。在接近柜台的时候,服务员边笑边说迎了过来,“你们老两口真有福气,娶了这么个好儿媳妇”。我们问是怎么回事,她说;“前天上午一个女孩刚陪她母亲来我这儿买了一件衬衣,下午又来买同款衬衣。问她这次是给谁买,她说给我妈买,这次要买件小点的,如果不合适再来换。我很纳闷,同一个人穿的衣服,怎么尺寸差这么大呢?她见我不解的表情,就解释说,上午是给我娘家妈买的,这次是给婆家妈买的”。听了这些话,我心里有说不尽的欣慰。
另一件让我感动不已的事是婆媳俩抢饭吃。 居家过日子吃剩菜剩饭是常有的事,在我家里老伴常常把剩菜剩饭摆放在自己跟前(吃饭时坐的位置基本不变);小儿媳因为照顾孩子坐在靠墙的一侧,要想吃到这些剩菜只能站起来。因为想把这些剩菜弄到跟前几乎没有可能。 一个中午,老伴做好了饭,只等孩子们回来吃,然后从餐桌上顺手端起早上剩的汤圆边走边吃,就在这时小儿媳回来了,见此情景,她说:‘妈,你又在吃剩饭,你光吃剩饭都吃饱了,哪还能吃新鲜的’。话音刚落就快步走了过去不由分说把碗抢下来,把刚吃剩下的汤圆吃了、汤也喝了。我想,亲闺女又能怎样?(从这以后,我们吃剩菜的习惯也改了不少)
还有一件小事,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去年,小儿媳参加颁奖大会归来。一进家门就取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往我老伴脖子上挂,边挂边说:“妈,这枚奖章有你的一半”。
多年以前,常为没有女儿感到遗憾,现在有这样的儿媳,我们太知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