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7.15 5:00-6:30 am
人物:易仁永澄&伙伴们
共读内容:<行为与注意力>分析阅读
请参考:永澄共读0715 Day15 by林霜降 (感谢小伙伴的笔记)
老大原话:
【我发现,之所以我总是打不通这个知识阻塞,原因是:
- 捷径:我期待给出一个完美的流程图!
- 系统1:认为这样会一下子站在所有人之上,别人会崇拜我。
分析:
- 这个期待是没有问题的;
- 但是这里缺乏方法
方法应该是:
1. 把每个小知识阻塞都做好流程,不要扩展;
2. 等过段时间把小流程组合在一起;
3. 打通,形成完美的框架;
4. 让未来的人而不是我的知识战友们觉得很崇拜我。
懂了!搞起来!】
这是一个知识研发人员、拥有成长式思维模式人员的打通反思,每次看到小伙伴或老大的掉坑并且不断爬坑经历都是成长进步的既视感。
【共读收获】
一、从易开始
框架整理,流程图,都让自己听起来觉得害怕,会畏难,遇到“觉得”难的事情就开始给自己找借口降低要求,觉得失败了也没事,成功了更好,带着这心态,给失败找了个合理的理由搪塞自己,在小格局中自娱自乐;亦或是拖延,先去做其他简单的事,最后让deadline来触发生产力,最后应付了事!可是很多事情真正去勇敢面对,其实会发现原来没有那么难,只是和能力有点差距,那么完成任务不就提升了自己的能力吗?为什么要畏难而去远离呢,最后该做的还是要做。
老大爬出了个坑,言传身教,无法大部分框架整理则从小做起,自己在做的时候还是框不出架,其实可以先把一点点理解的分离出来整理,最后再进行整合,要干丫的!
【突然想起老大的套路】
• 拿出一张A4纸对折后,横向放;
• 把要做的事情写到纸的上方;
• 在纸的左侧写这件事的困难之处;(打分)
• 在纸的右侧写这件事的容易之处;
对于10分的难点的处理方法:
• 首先去百度搜搜,看看是否有解决方案;
• 如果没有,就去找身边的前辈、老师询问;
• 大家还不会,就去在行约见专家询问;
• 如果真的没有人会,那你就是开创者,怎么做都是对的,去搞吧!
• 先推迟满足感,不要让逃避的动机立刻得到满足;
• 把大脑清空,把那些自我吓唬的东西写到纸上,把大脑留出来思考;
• 如果事情太难完全不会就找人问,如果有点思路就分解成小任务;
• 一边做有挑战的,一边做容易的,更容易搞定。
• 给左侧的“困难列表”进行打分:觉得难死了,这辈子都解决不掉的就打10分,给那种有点难,但是能激发自己力量的打6分。
• 如果有6分以下的,就把它删除了,并放在右侧。
二、重点抓取
自我以为这部分内容都是围绕系统1和2在讲,非也,偏离了重点,对这部分抓取总是不准确,认知水平差距,看到的东西就会不一样,无法精准了解作者到底要说什么。经常在上班时间看到小伙伴分享的高能成果内容,就莫名焦虑,不过自己上班时间完全无法做自己的事(不过这是对的,不要本末倒置了),那就在可支配的时间里,按自己蹒跚的步调前行吧~
开始慢慢能抓点重点建立框架,不再是以前的整段话整段话摘抄了,虽然结构化还不够清晰,进度太慢,但是要和时间做朋友,慢慢来,总会一步步成长。
三、周哈里窗模型
【是什么】
周哈利窗模型(JOHARI WINDOW)是对沟通风格进行评估与分类时最常用的模型,它将人在交流时的心理,根据对信息的“暴露”和“反馈”分成四扇窗户,每一窗户都代表了一种与沟通有关的人格特征。
【为什么】
研究者目的:通过缩小自我认知的私人领域,扩大公众领域,消除人与人之间因为认知的差异带来的误解。具体描述就是通过向对方讲述自我保留的东西而减少不必要的精力和时间的消耗。就是坦诚相待。
【怎么做】
1. 公众我:个人基本信息,也是了解自我,评价自我的基本依据,可在此打造属于自己的个人品牌。
2. 背脊我:这是自己的盲点区域,可能是优点也可能是缺点,所以对于自己的不知,需要认真倾听他人给自己的反馈,进行自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一直很感谢能直接说出我各方面存在的问题的小伙伴,因为只有这样自己才能认识到不知的盲点,从而去改进,成长,这样的人往往都是自己很好的朋友,真正关心自己的。小伙伴们都来当好朋友叭~~~
3. 隐私我:总有那么点小心思小秘密是深深埋藏在心底的,心底的秘密花园只有自己能造访~但是隐私我要和公众我更好的权衡,能和外界进行真实有效的交流和融合。
4. 潜在我:一直觉得这个处女区域很神圣不可侵犯,但很想揭开那层神秘的面纱一睹芳容。那么保持自己的好奇心,多尝试接触新鲜事物,去学习去挖掘去探索,面纱下的你一定很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