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隔两三年,我都要把古典小说翻出来看一看,红楼、儒林、金瓶、聊斋、官场等等,倒不是要去重温这些故事,把细节牢记下来。作为一个业余作家,我认为时不时温习一下这些古典小说,汉语写作的韵味和节奏会慢慢地从手指尖流出来。
前些年,三国、水浒也是一遍一遍地看,年纪大了,就不再愿意看了,倒不是嫌它们不好,恰恰在于映照了真实的历史,写得深入了,至于不忍卒读。
年轻的时候,读书停在表面,看这两部小说,觉得畅快、过瘾;等阅历多了一些,读书了多了一些,目光自然就能透过表皮看到更深层的东西。看三国不再是英雄逐鹿,谁主沉浮;读水浒也不是好汉聚义,抗击强暴。历史上军阀混战,烽火连天,锋镝交加的年代,普通百姓鲜有不受涂炭之苦的,流离失业,专死沟壑;是故,每次战祸之后,天下户口、人口都会锐减。在兵马逐鹿的群雄割据之前,撮尔小民是顺还是逆呢?顺之责生,逆之则亡;这个要是败了,敌对的军阀来了,你自然就是逆贼,是不是要被秋后算账?地盘稳定之后,比如三国鼎力之后,地盘、和百姓就是本钱了,到这种时候,从长久一点的利益来算账的角度,给老百姓一些恩惠,一些仁政是必要的。
群雄纷争到三国终并于晋,是中国历史分合周期的典型,台面上固然是王侯将相各逞计谋、智略、勇武,金鼓震天,精彩纷呈。然后,台下却是血流盈河,无数的冤魂在下面哀嚎!
水浒呢,王朝鼎盛期已过,由盛往衰,由治而乱,日近西山的阶段,庙堂则呈现出制度性的腐败和体系性的疲软;江湖则流民遍布、盗贼蜂起。权力的两级都极度彰显出两个字:恶毒。
归纳一下,宋氏朝廷之恶之毒在于
其一、高层腐败成风。
权臣集团(高俅、蔡京等)以裙带关系上位,肆意迫害异己(如逼走王进、陷害林冲)
宋徽宗沉迷享乐,纵容“花石纲”等暴政,导致江南民不聊生。
其二、基层治理失控。
地方官吏横征暴敛(如生辰纲掠夺性税收),豪强私设刑堂(如祝家庄)
司法系统沦为敛财工具(武松诉状被拒、戴宗勒索囚犯)
其三、制度性压迫。
官员选拔“非亲不用,非财不取”,形成系统性贪腐网络。
苛政引发民变后以招安为工具消耗反抗势力(如征方腊)。
其四、道德双重标准。
表面维护法度,实际纵容特权阶层(如高衙内强抢民女未被追责)
对底层反抗者血腥镇压,对权臣恶行默许包庇
再看看梁山好汉们的恶行
一、滥杀无辜
李逵
江州劫法场时屠杀百姓:“不问军官百姓,杀得尸横遍地”
灭门扈家庄老幼二百余口(仅扈成逃脱)
劈杀沧州知府四岁幼童逼朱仝入伙
董平
为强占程太守女儿,灭其全家后霸占人女
张顺
为胁迫安道全上梁山,杀害李巧奴一家四口
朱贵
经营“南山酒店”迷晕客商,制成人肉灯油、肉干
二、残暴手段
孙二娘
十字坡开黑店,迷晕客商做成人肉包子
邓飞
长期食人肉致双眼赤红(“多餐人肉双睛赤”)
杨雄
肢解出轨妻子潘巧云,分尸七块
张横
江面劫杀客商,毁尸灭迹
三、道德败坏
宋江
假借忠义之名毒杀李逵保名声
将扈三娘许配色鬼王英
为逼秦明入伙屠戮青州城外百姓
吴用
设计陷害卢俊义家破人亡
王英
强抢民女未遂即杀人(清风寨知寨夫人)
顾大嫂
勾结孙新劫持官兵,陷害良民致其家破人亡
四、组织黑幕
招安政策
以“替天行道”为幌子,用兄弟性命换取仕途(征方腊十损七八)
权力操控
伪造“石碣天文”固化排名体系
投名状制度
逼朱仝、秦明等良善者落草为寇
屠城行为
攻打大名府时殃及百姓,“城中将及伤损一半”
五、谋财害命
李立
揭阳岭开黑店,专挑包裹沉重者下毒劫财
燕顺
清风山食人团伙首领,欲剜宋江心肝做醒酒汤
时迁
偷盗放火致百姓流离失所
总结起来:梁山群体表面上标榜“替天行道”,实则多数成员兼具“官逼民反”的受害者与暴力施害者双重身份。其恶性根源在于:1、暴力合理化:以反抗为名行私刑之实(如李逵屠村)2、阶层压迫转移:底层互害远多于对抗权贵(如孙二娘残杀平民)3、道德虚无主义:忠义旗号掩盖权力斗争(如宋江操控卢俊义)
对照一下,庙堂与江湖是不是可以互为映照。梁山由一般落草的强人进化为军事集团,假如放到东汉军阀群起的年代,是不是算其中一个,假如它最后胜出,是不是成了司马氏、李氏、赵氏这样一家一姓的王朝天下。即便没有东汉末年的大环境,梁山好汉们时常挂在嘴边的口号是:杀人放火等诏安。另一句老百姓惨痛的总结时:贼来如梳,兵来如篦,官来如剃.。
李逵是个粗人,把世道却看得很透,说:条例条例,若还依的,天下就不乱了。他很清楚自己跟官吏的主要区别,蔡京、高俅把陷害一个人至少要走场,依照一个条例吧,好汉则根本省掉这个麻烦,先打后商量,打死便打死。当然,做大之后,不再到处流窜之后,还是要有政治口号的,因此聚义厅外竖起了替天行道的杏黄旗。
铺垫了这么多,单把十字坡拿出来说所谓何故呢!实在是因为它呈现出来的恶已登封及顶,达到人类所能想象的极限了。水浒里不关是非,无论对错的杀人越货,谋财害命比比皆是。流民世界便是典型的弱肉强食的生态。但也就止于此。而十字坡呢。母夜叉孙二娘几乎是无差别的对到店的商旅下手;菜园子张青有所选择,即对配军、戏子、尼姑要甄别下再看是否下手。因为配军里面有好汉(有同伙来报仇),戏子能传唱(实则能接触到官吏)、尼姑没有油水是实话。谋财之后将还活着的人拖到人肉作坊剥皮剁馅。形成一条完整的黑产业。这对男女原本干的是剪径的勾当,这里也算是产业升级了。当然作恶心理也升级了,从残忍升级到病态扭曲的程度,再也看不到一丝丝人性。假如你看到他们对武松、鲁智深之间的所谓的义,那恰恰可以看出梁山组织集体性邪恶一面。鲁智深作为一百零八里面最具侠义性格的一位,在对待郑屠和张青孙二娘的态度云泥之别。郑屠之恶远不及十字坡。且鲁智深差一点遭其毒手,为何还能视他们为兄弟呢?!可见游民的是非、道德标准有内外之别。义只在内部才会激活,实际类似于投名状。也就是说梁山集团能将这种极端的恶吸收与消化。对照一下权力的最顶层是不是也是如此,从秦皇汉武到明成诸多帝王,哪一个不是杀人如麻。至于黄巢、朱粲此类,干脆以人肉为军粮。
人类历史的诡吊在于恰恰这类人物成了许多时期的主角,在他们的身后仍旧有许许多多的崇拜者和追慕者。普通人读到他们的故事,不觉就被代入了把自己想象成故事的主角。古语:一将功成万骨枯。人们以为自己是那个威名赫赫的将,而绝非默默无闻的枯骨。如果人们稍具有一点历史同情之能力,还会觉得自己是食物链顶端的那个人?由此剖析普通人的心理结构,在恶的一面是能容忍庙堂及江湖的两极的。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更会往两极靠近。
由此,我们看到的历史便呈现出周期性的分合、周期性的大屠杀与毁灭。这就是两极的恶无法得到遏制而肆意泛滥的结果。
人类能够从野蛮走出来 不断地走向文明一个重要原因是对自身之恶有清晰的认识并渐渐加以消除。
人类自身之恶能够彻底根治吗?按下葫芦浮起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