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十一假期,妻子要带孩子去苏州,说是孩子已经九岁,苏杭两地都还没去过。
我没敢直接反对,委婉地说:十一的景点,肯定都是人山 人海,换到周未或是寒暑假去都可以,何必现在去跟别人挤呢。
妻子突然咆哮道:平时你有空么?一年中你有几天是陪我们母子的,每天回 来要么抱着书,要么趴在电脑前面,话也说不了几句,恐怕你连儿子上几年级都不知道吧。你要不去,我带孩子去。
我没敢再出声,心里嘀咕:我在外面低声下气的工作,你们什么时候能体谅一下,每天也就在家那点时间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你们却时刻在旁边吵吵闹闹,我说你们吧,你们说不关心你们,我不说吧,看着时间白白浪费,心疼。
她看我不说话,转身去卧室了。我躲进书房,继续看书。
书看完,已经晚上十点,起身去卧室拿换洗衣物,却发现卧室门锁了,敲了敲门,半天门也没开,轻轻叹了口气,到卫生间洗漱完,又去书房看了会书,才去客厅沙发躺下。
第二天醒来,已是上午十点。卧室门已经打开,起身过去看了看,没人,又喊了两声孩子的名字,没有回应。我想可能娘俩下去吃早餐了, 去卫生间洗漱后,坐回办公桌前,开始写日记。
十二点半,写完日记,发现娘俩还没回来,去卧室的衣柜看了一下,发现箱子还有孩子的背包不见了,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娘俩可能去苏州了。
找来手机给妻子打电话想确认一下,打了两次都被按掉了,这说明娘俩确定是出去了,我在心里立刻开始盘算怎么利用这段安静的时光,但 还是殷勤地发了条短信过去,询问她们是不是去苏州了,让注意安全。
她回:不要你管。
我接着发了个红包。她秒领。
那个下午,身边没有了吵闹,我就安安静静地窝在沙发里看书,天黑下来时,我下意识地喊儿子的名字,让他开灯。好一会灯没亮,我才想 起来娘俩出门去了。
我从卧室转到儿子的房间,再转到书房、厨房,心里空落落的,像是丢了一个珍爱的物件。拿起手机,迟疑了一会,再给妻子打电话,还是被按掉了。
晚饭随便吃了点,洗漱完,也无心看书,躺在床上,大睁着眼,一会想娘俩应该到哪了,玩了些什么,一会担心娘俩是不是遇到麻烦了,电话为什么不接,越想越害怕,甚至查了查去苏州的车票,要不是车票全部售完,可能买张票就去车站了。
我熬到第三天,发信息给妻子,说要买票去找她们。
她回信息说:已经在回来的路上,并大吐旅途的艰辛和人山人海的盛况。
所以,有时候我也分不清,什么样的生活是自己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