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人,那些土地,通过我的相机,令我温暖和感动,使我一天天从幼时的恶梦醒过来,我已不再觉得自己的成长经验是可耻的包袱。 ──阮义忠
上世纪七十年代年代,摄影大师阮义忠离开台北、走遍台湾农村,在都市的触须探达之前,记录下乡村最朴素的日常生活,希望找到人与土地以前的那种亲密痕迹。阮义忠说:「人与土地要回到以前那种亲密的关系,活在这块土地上的所有人们,才会有希望……」
《人与土地》一书最早出版于1987年,当时台湾都市崛起,年轻人纷纷离开农村,人与土地的亲密关系逐渐淡化。当年为此书做序的陈映真,认为这些照片从「现代人」看来,明明应该熟悉不过,却又异常生疏,如同「国境里的异国」。他期待这些来自农村的照片,能帮助现代人找回人与土地的关系。这个对于「现代人」的期待,竟也发生在阮义忠自己身上。阮义忠曾经自言,对于自己出身农村曾经感到憎恨,摄影让他能重新面对自己的过往,返回家乡,找到自己的位置。
如今,人与土地愈加疏离,城市里踏不到土地,高楼遮掩天际,即使见到农田,也是远远地透过高铁窗户。在城市长大的年轻的一代,更是鲜少涉足乡土,嗅不到泥土的气息。这些四十年前留下的农村经典影像与回忆,也许可以帮助我们拾回人与土地的亲密联系,重建人与土地的伦理。
都市人到乡下猎奇,总把苦难当浪漫看,我倒时时警惕自己,要多把镜头对准日常生活;细细体会对象的喜怒哀乐,胜读一堆闲书。
拍照让我不能回避对象,使我必须正视自己所见,领会个中含义,捕影成形、化空为有。
摄影不光是记录,还是期待与等候。
文学、绘画着重想象与回忆,摄影则仰仗直觉与发现。
影像朴素厚重,他的文字亦满载深情。有些段落还妙趣横生,流露出一种朴实的智慧与生活的艺术。
相机是赞叹的工具,不是批判的武器。
这是全书让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相机是赞叹的工具,不是批判的武器。”
有的摄影师致力于表现现实中阴暗与丑陋的一面,把社会的疮疤揭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给人看。而阮义忠却说,我喜欢拍真挚、美善的事物。无论到哪里,都努力发现它的好,不愿意揭疮疤。他在拍照时,“最想留住的是人性的美好”。
(开头部分文字来自本书豆瓣条目内容简介)
颜和,大三学生。坚持阅读与思考,相信文字 有其力量。
日拱一卒,不期速成。
我的微信公众号:久违(jiuwei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