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实战派】尝试把课堂还给孩子们

两天的记忆课程,目标是让孩子们掌握语文相关信息的记忆方法,涉及生字,古诗,文学类知识点以及现代文文章。

对于方法部分,两天时间,教授练习,能做到知道是什么,知道怎么做,算是很好的结果。但是,任何方法,如果不用,知道不能做到的话,等于没用。

所以,本次课程,也设定了另一个目标,让孩子能不仅知道,还要主动愿意去做到。

冲着这样的目标,在流程上结合翻转式学习和AL的理念,做了一些改动和尝试。

决定自己能退出的时候,尽量把课堂交给孩子们。

环节一:我做小老师

自己先准备

在这个环节,是关于生字的方法记忆。

老师只示范了一个例子,然后总结了方法及步骤(现在回想,这个过程也应该放手,给学生自己总结)。

第一轮,根据步骤让学生先完成了其中7个(保证一人一个),然后,选自己觉得最能讲的让大家一下子记住的,上台做小老师,一轮结束后,每个人都有机会上台,而且每个人的分享都是很棒的,结果也是记得最牢的。

第二轮,小组协作,团队PK,然后以游戏心有灵犀的方式来做检测。

这两轮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方式,尽量让每个孩子都参与进来,因为有参与就有收获,事实证明,确实不错。

第三轮,还是老师的通病,我想知道每个孩子的掌握结果,做了最传统的默写,也确实发现了有个别没记住的,针对没有记住的,以智囊团的形式,让大家相互帮助解决问题。

这一环节,(可惜忘了拍照)老师只是把控了时间和告知清晰流程,其余的都给学生,她们做到了。

环节二:团队问题对抗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一环节的目的是复习前一天所学,按照以往的方式,老师要么再次重复,要么提问,这样做的过程,老师越来越熟练,学生相对比较被动,不会的个体会有心理负担。

第一步:分成两个团队,每个团队集体讨论,根据前一天所学的内容,回忆写出想要考考对方的问题,但是自己也要知道答案,如果能把对方难住更好。

这样做,可以让所有学生主动回忆所学内容,而且寻找别人想不到的知识点,起到复习运用。

第二步,小组面对面,轮流向对方提出问题,这个时候,会有同学担心,万一回答不上来怎么办,为了让大家不要有心理压力,设置智囊团,也就是自己的团队可以帮忙,最终让回答者说出答案即可。

通过这种形式,让复习和检测变得没有那么的“讨厌”了。

环节三:协商活动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针对思维导图梳理文章,老师和学生一起完成一篇师范,然后总结步骤及注意点。

第一步:每个人单独总结到标签贴

第二步:两个人协商统一一个步骤

第三步:小组协商再次统一

第四步:集体协商统一最终步骤

经过这个环节,最终的步骤结果很全面,而且每个人印象都很深刻。

协商活动

环节四:音乐分享圈(凑钱)

针对重点要提醒过或注意的环节,每个人之前都有提到

第一步(静),写出自己在绘制导图时,特别要注意的点,或者自己认为重要的环节

第二步(动),跟着音乐走起来,音乐停下来,凑到一起伙伴,相互分享自己写的内容,对方有想法时给到回应。

通过这几轮的穿插和游戏,孩子们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效率提高很多,而且没有压力,同时,积极性和成就感满满。

借此机会,进一步加上成就感和团队协作能力:绘制集体思维导图(选择的篇幅相对有难度)

大家一起画


集体智慧的呈现

绘制过程中,相互讨论提醒要注意的地方,追求完美,避免了之前出现的问题,确实好棒!完成后各个都很激动,成就感爆棚,自豪感油然而生,要求拍照晒朋友圈,发班级群……

及时总结下一步行动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孩子们总结,老师也总结,然后我们一起在思维导图学习的路上,越走越远!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目前收获两枚思维导图实战派。

种下希望的种子,收获收获的喜悦!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早安。」 他听见沙哑的喉咙发出了声音。 芬达没回答,他侧过头,看见的只是一具又一具尸体,散发着吸引恶心苍蝇的血腥...
    nokissss阅读 417评论 0 0
  • 创建java中的静态常量,可以用companion声明 静态类,类里的所有成员都是静态属性,即全部都是compan...
    Cloverss阅读 15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