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根本书籍——读《教师阅读地图》有感

    今天继续阅读《教师阅读地图》的第三章根本书籍的研读 

    我一直没有信心能读好根本书籍,总觉得是一些高深的理论,难以与现下的生活产生连接。通过这一部分的阅读让我对如何读好根本书籍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也认识到自己之前的阅读行为是多么肤浅,仿佛蜻蜓点水般。书中有根本书籍大量的选段、有独特深课的分析都在给我指引方向。它使我明白唯有深入,产生思想的碰撞,才会有所收获。

    根本书籍的阅读是个充满挑战也充满发现的快乐的过程。如何抓住一本书的精髓呢?这也是知性阅读的基本方法。

1.文本细读—勤批注,多勾画,有问题意识。

2.概括梳理—提取核心概念反复在语境下理解。

3.联系实际—根据话题联系教育教学生活,反复琢磨。

4.相互参读—与其他书籍参读,丰富或者修正自己的知识结构。

5.批判阅读—进行批判性阅读是深入理解的必由之路。

    此外,书中以《儿童的人格教育》一书为例,教给我们如何阅读一本书,非常详尽。《儿童的人格教育》是适宜一线教师阅读的根本书籍,即它可以成为理解儿童以及矫正问题儿童的教育心理学基础。书中还建议,阅读心理学书籍,要和自己的经验,尤其是自身的经历相结合。

    今天感慨颇多,想想自己也是从小爱读书,一路读来也有不少方法的,但对比书中的知性阅读方法,看自己却是根本不会读书。读这一部分,我不仅仅学到的是读书的方法,更学到了对阅读严谨、敬畏的态度。自己之所以读得肤浅,恐怕就是没有把阅读当作一件神圣而又重要的事情吧!这一部分也是可以反复多次阅读的,因为它绝对是干货满满,绝对是货真价实方法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