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顾客觉得课程贵为例子,练习14个回应术
1.正向意图
我知道你想给家里多省点钱,如果您上了我们的课程,以后你的孩子再也不用上各种各样的补习班,长期来看更省钱。
——假设对方的正向意图是为了省钱。
2.重新定义
我们的课程确实性价比很高,在我们这里毕业的孩子都可以直接上最强大脑了。
——把“贵”替换成“性价比高”
3.后果
1.如果孩子因为不会学习,以后不能自食其力,等他成年就只能啃老了。山西首富李海仓一辈子赚了100亿,被他儿子11年败光,你有多少钱能让你家娃啃呢?
2.如果孩子不会学习,成绩不好,被迫买学区房,更贵。
4.另一结果
愿花这么多钱给孩子来这上课的家长,都是对孩子教育非常重视的家长,说白了就是高级知识分子,他们的孩子也都非常的优秀。所以来这里学习,即便学不好,也能让你的孩子得到更多的熏陶,结识到更多优秀的孩子。这可不是一般的人脉和圈子。
5.上归类
难道你就不想让你孩子拥有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的能力?你不想让他跻身学霸行列?日后考上世界名校光宗耀祖?
——能力,身份,系统层上归类
6.准则层次
难道孩子的未来连这点学费都不值吗?
——用价值排序更高的“孩子的未来”对比当前的学费。
7.下切
如果你觉得贵的话,是跟什么比觉得贵?
——感觉贵就是暗示对方的世界里,有东西比当前的这个选择便宜。
8.现实检验策略
你之所以感觉贵,是因为您有调查过,在深圳的其他机构,同类型的课程,有比我们便宜的吗?
——让对方清晰:贵只是他的观点或感受,而不是事实。
9.反例
难道你就没有听说过其他更贵的课程吗?你要知道脑立方一年学费可是6万喔!
10.反击其身
你之所以觉得贵,还不是因为当初你上学的时候没有这样的课程,不能让你拥有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头脑,以至于限制了你的经济收入,所以才会觉得贵。现在轮到你的孩子还要错过吗?
11.横归类(比喻)
在学习的道路上,没有经过系统训练的孩子,对比经过系统训练的孩子,就好像从深圳出发到北京,前者是靠的走路,后者是坐飞机,你觉得哪个更值钱?
12.另一世界观
很多人都觉得学习成绩差,是因为孩子不努力。其实是孩子没有方法,他不知道如何使用自己的大脑,这就是我们价值所在。
——从更多人的视角看待这个问题。
13.改变框架大小
我们的课程是能用一辈子的,假设你的孩子学完了我们的课程,每天去图书馆看一本书,而一本书平均的价格是30块钱,一年365天,也就是一万多块钱,两年就能回本,如果是用一辈子,那岂不是赚大发了?而且我只是算的这些书本的价格,还没有算上这些知识叠加起来的财富效应。
——把当下的价格框架换到长期的成长框架。
14.超越框架
是谁因为舍不得学费,而让自己家的孩子每天学习这么辛苦?
——让对方抽离,看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