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00强外企上班,到底和小公司有什么区别

工作这件事情,对上班族来说,就是通过给公司打工,出卖自己的劳动和技能来换取合理的报酬。

大公司的吸引力在于正规、福利好、人性化。小公司往往因为成本的原因,尽可能减少开支。就算给出的薪资是一样的,可是给员工的感觉以及实实在在的利益是完全不一样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下面要说的情况,并非所有公司都是这样,但还是很普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社保是公司依法给员工缴纳的社会保障

虽说员工缴纳社保的比例是固定的,但是缴纳基数却可以改变。很多小公司的社保都是按照最低工资标准或者平均工资标准缴纳的,虽然个人扣除的部分减少了,也意味着个人社保账户入账的部分也是减少的。

短期来看,也许觉得没有什么影响,不过等到退休的时候,你的退休工资会和你缴纳基数以及个人账号金额挂钩。

如果这个太长远,暂时看不到的话,那以住房公积金来看,这是一个短期可以拿到的福利,不论是买房还是租房,提供一定的材料,就可以把这笔钱领出来。

以月薪10000元,公积金缴纳比例12%为例,个人每月缴纳1200元,公司给你缴纳1200元,共计2400元是每月个人公积金账户入账的金额。如果公司不按照实际工资标准缴纳,比如说按3000元的缴纳基数来算,个人每月缴纳360元,每月个人账号是720元,一年计算下来,相差20160元。


图片发自简书App


2. 年假是国家给劳动者的法定福利

很多公司在休假这件事上也是很花心思的。根据劳动法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不少国内的公司都会要求员工,工作满一年以后才能休5天年假,这就意味着你如果新入职这家公司,一年内你是无法享受带薪的年假。而大多数的外企,每年的年假都是15天起步,而且已入职就可以享受,部分公司会规定入职3个月以后才能享受。对于辛苦的上班族来说,1年和3个月,5天和15天的区别还是相当大的。

除年假外,病假和产假的细节也能体现出一个公司是否人性化。一般公司的病假会按照正常薪资的40%-70%发放,比较狠的公司也有可能按照100%扣除,即你生病了,这天就是没有收入的。

人吃五谷杂粮,哪能不生病啊。某大公司对于病假的规定,是每月有一天全薪的病假,本年度内可以累计。也就是说,一年之内,你可以休12天全薪的病假,但是不能累计到下一年去,没生病也就享受不到了。

还有就是产假,小公司一般是不会按照全薪来付工资,正规的大公司在产假期间,依然足额发放工资。


图片发自简书App


3. 商业保险是公司给员工额外上的保障

好公司会给员工上意外险、住院险、重大疾病险等保险,能让员工安心工作,解决后顾之忧。

以北京地区为例,以最常用的补充门诊保险来说吧。北京的医保是这样的,个人去门诊看病在自己花钱不到1800元以内是,要自己按照医院检查诊治费用的原价自付。

在超过1800元以后,看病结算的时候,社保会直接扣掉一大部分,可能之前原价300元的检查项目,缴费的时候只需要50元。这个设计的目的,在于保障长期患病的人群,在看病、药品上得到实惠。

好的公司,一般都会给员工购买补充医疗门诊保险,这样除了少数自费和个别项目,你自己掏腰包的钱,拿票据都可以找公司报销。这意味着,员工不用担心生病花钱了。在目前医疗保障还不发达的情况下,去趟医院随随便便就花好几百块是很普遍的,这样的福利还是很实际的。

再来说一个容易被人忽视,但是很重要的保险-重大疾病保险,重疾险设计的初衷是为了保障在不幸患了重大疾病后,收入因为工作中止,还需要花钱治病来增加的一个经济补充。社保的特点是,覆盖广、保障低。有社保是最基本的,在这个基础上补充商业保险其实是很有必要的。但目前,国内的现状是,大家对于保险的接受程度还是远远比不上发达国家。如果你个人没有买重疾险,可是公司给买了重疾险,其实是无形中给你和家庭加上了一份保障。


图片发自简书App

4. 不以出勤打卡来考核员工的公司,绝对是好公司

现在上下班高峰期的交通状况那么糟糕,一旦有点小意外,迟到就是板上钉钉的事了。公司对员工的要求是按照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交代的任务,如果一个公司非常看重考勤,那可能意味着公司效益不咋的,领导们只能抓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其实有这个心思和时间,多研究研究怎么提高产品竞争力、提升市场占有率不好吗?

信任这件事情是相互的,大多数的人在被公司信任的时候,也会努力把本职工作做好。还有加班不给加班费的公司,也是耍流氓的行为。如果不给加班费,但还可以调休,也还是说得过去的。

5. 公司的小福利体现在细节上

有一些小细节也许你并不觉得重要,可是给员工的感受还是非常不同的。比如,医药箱会备一些常用的药品、创可贴之类。

除了会有清洁人员负责办公室的卫生,还有专人来换饮水机的水桶。对于女生来说,要自己换一个十几升的水桶,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免费的茶水和咖啡,不论品质如何,也算是一个福利吧。

还有一个说便宜其实也不便宜的小细节,就是提供免费的纸巾。办公室每个人使用纸巾的费用长期算下来,也是不可忽视的。在小细节上照顾员工感受的公司,多半也会在生意上非常重视客户的使用体验。


图片发自简书App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候,英国资本家把劳动力当作是一种成本,为了盈利,不断降低和压榨给劳动者的支出成本,支付极低的工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候,美国人把劳动者当成是一种资源,通过提高和改善劳动者的待遇,激发劳动者的主动创新能力,从而提高生产率。

到今年为止,我们改革开放40周年,虽说40年已经是不短的时间了,可是对比欧美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商业发展历史来说还是有差距,他们仍然有很多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也不是说外企就什么都好了,外企经常有在中国水土不服的问题,因为他们的决策者往往在国外,对国内的形势和理解有偏差。而国内公司就具有决策灵活的优势。只是国内公司大多还是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必然会想尽办法减少各种成本,这无可厚非。

对于一般的上班族来说,谁都会选择福利待遇好,有发展空间的公司。因为这样的环境会给人带来一种被尊重、被信任的感觉;而不是地主家的长工,一分一厘都要算的清清楚楚。

当然,也有人会说,我不计较眼前的小利益,我愿意吃亏。的确,国内也有很多年轻的创业公司非常人性化。毕竟,每个人的生活轨迹和选择都不同,只要是适合自己,能每天叫醒你的工作,才是好工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