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阳光甚好。阳台的花枝横斜着,将斑驳的影子打在客厅地板上;随着风,张牙舞爪。伴着风的还有孙燕姿在悠悠唱:“听见冬天的离开,我在某年某月醒过来”沏一杯茶,这样的时光适合回忆,我想。
第一次听《遇见》,是在大一,同行的还有一个男孩,步行着从新校区走回老校区。透过十二年的光阴往回想,彼时的对话已经模糊,只记得对方眼睛里的自己,满满欢喜。
那时最好的手机是诺基亚,那时的我很穷,只有靠着寝室里的座机等着男友的约会电话,然后欣喜的换衣梳妆,早早地等在楼下。等待的时间很长,无聊的我会重复往返一楼至六楼,直到等的那个人出现。这段回忆里,印象最深的是南三女生宿舍的台阶,一楼至六楼,共一百四十四步。每楼之间有二十四步台阶,中间有一个拐角。十九岁的我,傻傻地以为时间长短在于一个人的心急程度;却忘了由此及彼:推算对方的在乎程度。
十九岁的我,自卑又敏感,却又故作坚强。如果我足够好,他是不是就会喜欢我多一点。时隔多年,隔着光阴,我想对那是的我说:不是你不够好,只是他没那么爱你。
当男友指着地图里上海的方向对我说:“我的女朋友现在在这里。”虽心里嘀咕:“如果你的女朋友在上海。那么站在你眼前的我算什么?”却仍做欢笑地问:“你说什么?”“我的女朋友在这里。”低低地答:“哦”。尽管泪在眼眶打转,仍咬紧牙、抬起头,在心里对自己说:不准哭!“你在干什么?”男友问。“快看,今晚的月亮很亮”。我答,声音闷闷地,没了出来时的兴致。
后来的后来,男孩好像很忙,而且越来越忙……
“今晚,寝室哥们聚会,不陪你哦!”“好!”
“现在还在家教,你自己吃饭。”“好!”
“忙,没时间!”“好!”
年轻的我,固执的以为:只要我一直等,那么我们就总会在一起。在时光的流转里,等我回头发现我们中间有了裂缝,且裂缝的源头是一个人时,才明白,我们再也回不去。
某日,路过小食堂。看着男孩呵护一个小鸟依人的女生,一如当初对我的模样。朋友问:需不需要过去看看?我摇摇头,牵着朋友的手默默离开。这样的场景,给了足够的说明,离开是我能保留的最后尊严。当日晚上,你在电话那头说:“我累了,对不起。”我说:“好!”
生活是一出悲喜剧,你知道的只是当时的悲或喜,不知道的则是在某个拐角剧情正等待逆转。空出等待跟猜疑的时间,填满了考证、看书和竞赛,渐渐有了成绩。忙碌的日子,唯有时光与老友不可辜负。
08年的一个午后,伴随着床铺、柜子的摇晃,在某人高呼地震之后,我随着人流冲出了寝室。如果可以,经历过5.12的我算不算: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接完老爸打来的电话,在朋友问候的短信列表里,看到男孩的名字。此时,时隔他的离开已两年有余。
男孩说:“后面几天还有余震,照顾好自己。”我说:“好,你也是!”后面的日子,你的短信断断续续发来,大多是对现任女友的抱怨:地震来了,只顾自己跑;没找好工作,天天抱怨。后面的一天,男孩打电话过来:“我们系的某某跟某某和好了,我们还能不能在一起?总觉得,还是你对我最好!”我说:“不了,我们不适合。”“可是你一直单身,不是在等我?”“我只是享受一个人的状态,不为等任何人、任何事。”“可是……”“再见!”最好再也不见。我挂断了前任的电话,并将其拉进了黑名单。
隔着两年稀薄的时空回忆初恋时的种种,在那一刻的电光火石里豁然开朗:有些人根本不懂爱,不会爱,他们爱的只是自己。那么,谢谢你的劈腿之恩,在我最好的年华里还来得及成就更好的自己。
“告诉你,不要喝凉东西,肠胃不好还不注意。”老公换走了我手里冷透的茶。向左向右向前看,爱要转几个弯才来。我想是的,虽然转了几个圈,但我还是等到了那个待我如珠如宝的人。
“在想什么?”“很久很久以前的自己。”
“那时的你什么样子?”“很傻,但却是最好的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