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理解中,美是令人愉悦的,是哀愁的对立面。而在川端康成的散文集《花未眠》中,美与哀愁仿佛是一对孪生姐妹,同时存在于他的作品中。
《花未眠》这篇文章以前高中语文课本里有,印象最深的是他说:“夜间四时醒来,海棠花未眠”、“一朵花若是美的,就要生存下去。”当时总是弄不明白,这样顿悟后的川端康成,为何最终还要选择含煤气管自杀呢?在看了他的这部散文集后,对他的美学思想及其根源有更多了解,对当初的问题或许也有些释然了。
《花未眠》全书按内容分为:美的谛视、经历战争、日本文化反思三部分,共计22篇散文。在这些文章中,美与哀愁像一条主线贯穿其中。
在《花未眠》中,作者说:“自然的美是无限的,但人感觉的美是有限的。这是我的实感,我的哀叹。”在他的笔下,大自然是美的,绘画是美的,茶道是美的,音乐是美的,文学是美的,建筑是美的,宗教是美的,人的美貌、美德等也是美的……
为什么美又是哀愁的呢?因为有些美是“一期一会”的,并不是永恒的,而人认识美、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又是有局限的。另外,《我在美丽的日本》中还写道:“雪月花时最思友”,在人们获得邂逅美的幸福时,思友愈切,哀愁由然而生。《关于美》中还写了一种情况,即是人们对相扑和舞妓扭曲美的执着和不舍,也是一种悲哀……这种哀愁,其实是“人生的哀愁,世界的哀愁,文明时代的哀愁。”
总之,在川端康成的文字中,美与哀愁是共生的。追本溯源,有几方面的原因:
一是文化的影响。作者在《不灭的美》中这样写道:“在日语中所说的‘悲哀’,是与美相同的语言。”而在《日本美的展开》一文中,作者写道:“平安的优雅和物哀,形成日本美的潮流”,川端康成的美学追求正是来源于日本王朝文化的美意识。
二是战争的原因。战争使社会与文学界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而作家作为社会的一份子,避免不了陷入反思与彷徨,焦躁与寻找。正如他在《我的思考》中所说:“较之政治方面的愤恨,更多来自内心的哀伤。我的工作逃脱不掉这样的哀伤。”
三是个人的经历。在《往事漫忆》中,可以了解到川端康成的身世。“我两岁死了父亲,三岁死了母亲,失去双亲。我这个孤儿,听到别人谈论我,一切都会刺疼我。如今七十岁了,尽管我已经不再有孤儿的想法,我依旧不能反驳论者。我自身是个充分沉迷于感伤中的少年。感伤一旦渗入内心,就会在心里落下病根。”
也许正是这样的原因,让他成为与众不同的“这一个”,他的人生,被称为“冷面的人生”,他的文学,被称为“冷面的文学”。
川端康成是日本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这本散文集中有多处提到这件事,对于这次获奖,他很谦逊,他说自己是“偶然获得,只不过是一种机遇。”(《往事漫忆》)他也很低调,“这段时间,我如临大敌,诚惶诚恐。”。(《秋之野》),甚至他认为“假如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那就在我死前一年颁发给我好了。对于一个作家,这样最合适,但偏偏不能凑巧”,因此,他从一休禅师的和歌中寻求中奖拘禁的解脱。他是淡泊名利的,不希望这个奖成为自己的拘禁。
另外从他的文字中获得对他的一些好感。比如他说:“恢复和平后,首先要亲近中国人”,“我相信善意和理性”,“至今我还记得,我蹲在小松树下边,等待叶子和枝干的颜色变得明亮起来”,“作为天涯孤客的少年的我,睡觉前总是在被窝里瞑目合十,向那些施与我恩爱的人静心祝福”,“学习古典和历史并且有所得,可以丰富人生,充实生命。任凭这一点,你就能感到活得很宽广,仅凭这一点,你就可以感到活得很长久”,“在现今的世界上,我无依无靠,孑然一身,过着索漠的日子”,“每年,春天一来临,我就做梦”……这样的一个人,也是公正的,温柔的,平凡的啊!
在《临终的眼》中,他对芥川龙之介的自杀,是不推崇的,而他自己最终也走上这样的不归路,也许和古贺所说的“死是最高的艺术,死就是生”所代表的文化有关,即是在他自己作品中所提到的“花开即死亡,凋零且重生”,这样来理解会更容易些。
“川端康成极为欣赏纤细的美,喜爱用那种笔端常带悲哀,兼具象征性的语言来表现自然界的生命和人的宿命。”这是川端康成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的颁奖辞。这种美与哀愁的特点,成了贯穿川端康成作品的主旋律,除了这本散文集,在他的《雪国》、《古都》、《千只鹤》等作品中都有很好的体现。如果你也喜欢这样的风格,就读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