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们一起走过春夏秋冬,一道经历风雨彩虹,一个个瞬间定格在这不平凡的一年,令人感慨、难以忘怀。”
“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
新年前夕,习近平主席发表2025年新年贺词,讲述不平凡的一年,温暖奋斗者,鼓舞追梦人,在各族干部群众中引发强烈反响。
无论读哪一年的贺词,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习近平主席跟我们心贴着心。
比如,2024年新年贺词,习近平主席说:“现在,社会节奏很快,大家都很忙碌,工作生活压力都很大。”
2018年新年贺词,习近平主席说:“我了解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就是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养老、居住、环境等方面的事情,大家有许多收获,也有不少操心事、烦心事。”
2025年这篇贺词,习近平主席说:“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家家户户都盼着孩子能有好的教育,老人能有好的养老服务,年轻人能有更多发展机会。这些朴实的愿望,就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习近平主席总是能道出我们的心声,因为他一直在倾听着我们。
每一年,习近平主席都频繁与各界人士通信。大家都把心里话讲给习近平主席听。
想想过去这一年,有困难,有压力,但我们都在努力向前进,期盼着生活花繁叶茂。
“我们从来都是在风雨洗礼中成长、在历经考验中壮大,大家要充满信心。”习近平总书记在2025年新年贺词中的一席话,映照出一个东方大国栉风沐雨、勇毅前行的坚定步伐。回顾习近平总书记历年的新年贺词,“信心”是高频词。“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已经创造了无数辉煌。我坚信,中国人民必将创造出新的辉煌”,“只要笃定信心、稳中求进,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的既定目标”,“每当辞旧迎新,总会念及中华民族千年传承的浩然之气,倍增前行信心”......笃定的话语,凝聚起亿万人民直面挑战的勇气、战胜困难的信心。
“信心赛过黄金。”习近平总书记曾用这样的比喻来形容信心的极端重要性。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小到一个人、一个集体,大到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要有信仰、信念、信心,就会愈挫愈奋、愈战愈勇,否则就会不战自败、不打自垮。回首来时路,中华民族从沉沦而奋起、由苦难而辉煌的每一步,如果没有坚如磐石的信心、坚韧不拔的毅力,是不可能做到的。越是伟大的事业,往往越是充满艰难险阻,越是需要必胜的信心。我们深知,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不仅有风和日丽,也有疾风骤雨甚至惊涛骇浪。前途一片光明,但脚下的路不会是一马平川。只有坚定信心向前进,我们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信之弥坚,行则愈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什么时候没有困难?一个一个过,年年过、年年好,中华民族5000多年来都是这样。爬坡过坎,关键是提振信心。”
信心,来源于拼搏奋斗的中国人民。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在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不仅为巴黎奥运赛场上的中国体育健儿点赞,也为人民子弟兵、广大党员干部、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点赞,更为无数为梦想拼搏的劳动者、建设者、创业者点赞。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辉。你我奋斗的足音,必将汇聚成家国奋进的豪迈凯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