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效应
地主马太有一天要外出远游,临行前叫了仆人来,把他的家业交给他们,依照各人的才干给他们金币。他给了第一位仆人5000金币,第二位仆人2000金币,第三位仆人1000金币。马太告诉他们,要好好珍惜并善加管理自己的财富,等到一年后他将回来。
马太走后,第一位仆人将这笔钱做了各种投资;第二位仆人则买下原料,制造商品出售;第三位仆人为了安全起见,将钱埋在树下。
一年后,马太如期回来了。第一位仆人手中的金币增加了三倍,第二位仆人的金币增加了一倍,马太甚感欣慰。唯有第三位仆人的金钱丝毫未增加,他向马太解释说:“唯恐运用失当而遭到损失,所以将钱存在安全的地方。今天将它原封不动奉还。”马太听了大怒,并骂道:“你这愚蠢的家伙,竟不好好利用你的财富,就算把我的金币放给兑换银钱的人,到我来的时候,也可以连本带利收回。”于是,马太拿回了他的金币,赏给了第一位仆人。
“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新约·马太福音
》
透彻点讲:
富有的人容易赚到更多的钱,而贫穷的人则倾向于一直贫穷下去,有名声的人可能会得到更多的名声,而默默无闻的人则倾向于一直默默无闻
1.
有名声的人可能会得到更多的名声,而默默无闻的人则倾向于一直默默无闻
相对于那些不知名的研究者,声名显赫的科学家通常得到更多的声望,即使他们的成就是相似的,而默默无名的科学家,可能结果恰恰相反
旧事重提,例如屠呦呦,她在获得诺奖之前几乎没有中国人知道这个人是谁,甚至获奖后,新闻热度被一对明星夫妇结婚所覆盖,然后才是
哇,原来中国有这样的科学家
原来世界上有青蒿素这种东西
她有名之后,马太效应开始起叠加作用了,这次是正向作用,让她获得了一次又一次的声望
各地中高考模拟题出现屠呦呦
出版社为她出版了《屠呦呦传》
获感动中国人物
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获改革先锋称号
。。。。。。
屠呦呦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殊荣,但有谁记得她团队的其他人呢?尽管屠呦呦在获诺奖时说过,她最不应该要这荣誉,因为这份荣誉是整个团队的。但五年过去了,他们依旧默默无名,就像人们只知道世界第一高山是喜马拉雅山一样,鲜有人会关注第二高山是谁。
这是名声方面的马太效应
2.
信息多的人会得到更多信息,而信息少的人倾向于越来越少
我们最近几年一直在提大数据,人工智能,但大数据被哪些人得到了,他们用来干什么,我们不得而知,相反,尽管大数据在深入发展,但好像普通人接触不到,并不是供信息少的人使用的,大数据变成了平台的算法,只为喜欢的人推荐他们所喜欢的内容,而其他信息可能就接触不到了,结果就是,普通人原本信息就少得可伶,而现在获得的越来越少,形成了一个信息茧房,只知道自己熟悉的东西。
而那些原本信息就多的企业主,在大数据的加持下,会得到更多的海量信息,能够大幅度地提高企业获取、利用情报的效率,节省情报信息收集、存储、挖掘的相关费用,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把企业发展的更好
这是信息领域的马太效应
3.
延伸
教得好的老师会教的越来越好,教的差的老师会倾向于越来越差
发展潜力大的城市会发展的越来越好,发展潜力小的城市会变得越来越差
有话语权的大国倾向于拿到更多的话语权,而影响力弱的小国倾向于越来越弱
强者越强,弱者越弱
more and more,less and less
当然,没必要对生活丧失希望,屠呦呦的前期是默默无闻的,按道理来讲,她应该更加默默无闻,可是她却获得了诺奖,随后在中国家喻户晓
可见马太效应不是万能的,它也是具体有条件的,
大概率如此不等于事事如此,只不过可能性会大很多,所以我在每个地方加了“可能”“倾向于”等字眼。
我是韶易,欢迎你认识我,如果喜欢,可以关注我们的公众号:倦兮
世界浩漫盛大,欢迎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