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章中,老子既讲了“执大象”的功能,也讲了一种境界和心态,比如“淡乎其无味”。当然,关于这种表述的解释还有很多。
《道德经》中有很多这种类型的表述,比如“大辩若讷”,最会辩论的人,往往结结巴巴有点口吃;“大智若愚”,最有智慧的人看起来总是傻傻的“大巧若拙”,最巧妙的人往喜欢下笨功夫。东汉哲学家王充在《论衡·自纪》中也说过“大羹必有淡味”,意思是,最好的汤喝起来味道淡淡的,但回味悠长,所以,大家都喜欢的麻辣烫,在他看来定然不是最好的汤——开个玩笑,不过也未尝没有道理。你想想看,如果在汤里加上很多辣子、花椒、胡椒面,汤的味道怎么样?可能很香,但定然不是那种层次分明的清香。只有那种味道很淡的汤,你才能尝出食材本有的味道,比如萝卜白菜的清甜。所以,真正的美食家,不一定会追求刺激感和重口味,他可能更喜欢在淡中品味食材的百味,正如得道者在极致的静中品味世事百态。
同样道理,街头那些喧嚣的舞曲也不是最好的音乐,最好的音乐是古琴曲那样的声音,淡淡的,若有若无,似断似连,声音不大,可以入心。所以,过去的修道者喜欢弹奏古琴,借古琴的声音来入道。你可以观察一下古琴的声音,它非常清幽,不事喧嚣,平淡而意蕴深长。它的变化也不多,不会非常曲折,不同于古筝版的《十面埋伏》。它一般是《高山流水》,清雅占绝,极个别的才会像《广陵散》那样,突然蹦出一两声杀伐之音。总之,古琴曲的最高境界,就类似于道的境界,“淡乎其无味”,就像流水一样。
不过,味道也好,声音也好,说到底都是在比喻一种心态。无论什么样的心态,都不如静到极致时的那份淡然——淡而无味,既没有起伏不定的心绪,也没有控制不了的欲望。这时,天地跟你一起沉寂,你不追求静而自然入静,不追求动而生起妙用。按照前面所说的方法进行训练,到了后来就会进入这种状态。无论孩子还是大人,能进入这种状态都很好。尤其是孩子。因为孩子往往过于跃,静不下来,通过动态的想象力训练,他才能慢慢进入静的状态。当他进入静态,安住于静态,慢慢品味那份宁静时,他的心就会越来越静,产生一种同龄人没有的定力和智慧。我的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当然,有些孩子本来就没什么杂念,心干净到极致很容易静下来。
老子说“复归于婴儿”,指的就是这种干净到极致、静到极致的状态,“恍兮惚兮”比喻的也是这种状态。但这种状态不是完全全的静,当你进入这种状态时,你的身体也会慢慢地发生变化,道家称之为真气发动。这就是“静极而生动”。就是说,无论你关注的是肚脐,还是肚脐往下一寸三分处,只要关注到一定程度,你的心就会静到极致,而且,你关注的位置会产生热量,你会觉得身暖暖的,很快乐。这种训练跟密乘的拙火很相似,都是调动生命本有的能量,道家称之为真气。一旦出现这种状态,你就试着安住于它,不要着急,静静地,慢慢地,让自己保持住这种状态。因为,杂念死掉时,心会非常静,静到一定程度,就会跟大道达成共振,接近大道,进入大道的境界。《丹阳修真语录》中说“心死则神活”,就是这个意思。“神”是元神,它是人类最本真的智慧。换句话说,杂念一旦消失,生命中最本真的智慧就会活起来。道家还有“阳发动”“真气发动”的说法,指的也是这种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进入静态的时候,还要提起警觉,不是昏沉,更不能睡着。想象色彩是保持警觉的方法之一。如果你能想象出持定的色彩,你的大脑就是清醒的,不可能昏沉,更不可能睡着。因为,睡眠的时候,大脑中主宰色彩的部分也进入了休眠的状态,所以梦境一般是黑白的,没有颜色。我们的想象力训练中经常有火焰,也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就是为了激活你的大脑,让你的大脑皮层变得活跃,甚至激发一些处于体眠状态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