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遇过下面这些情况 ?
学习写作,报了班,看了有关的书,但没有什么效果,兜兜转转,好像摸不到路径 ?
每次路过健身室,都勾起了健身的想法,但每次顶着大肚子路过却未停止 ?
人生就是手机,除了睡觉,就是在上面看视频和玩游戏,吃饭和走路都离不开它 ?
在《反本能》里,我们可以找到上面这些状况的成因,更重要的,是找到改进的方法。
百多年前,英国神经科学家约翰·休林斯·杰克逊(John Hughlings Jackson)发现,物种虽然进化成新脑系统,但作为基础的旧脑,更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行为。我们大多数的偏好和选择,都源于我们的生物本能。
作为心理学硕士的作者卫蓝,提到我们在进化的过程中,其实一直在跟本能对抗。所以,当我们理解“过去的自己”将会怎样做,我们就可以修正,达到战胜自我的目的。
一. 大脑的三种本能
1.当我们遇到非生物性的需求行为时,大脑会告诉我们不要去做
这个行为要追溯到原始社会,要填饱肚子就要捕猎,需要很多的体力。而且,因为生活在旷野,也会反过来,有机会成为野兽的猎物。
因此,假如体力不足,收获不到食物,或者逃避不了被野兽攻击,很容易就在大自然里被淘汰。
所以,能生存下来的,就培养了懒惰的天性,这种现象甚至延续到现在。
虽然这样,如果我们不停运动,无论是体力上的,或者是精神上的,我们都会疲倦,生病,甚至灭亡。
因此,大脑为了减少能量消耗,发展了一个自我保护机制,就是倾向于低能耗的行为。
当我们身心承受压力时,大脑会发出各种信号,比如不适应的反馈,遗忘,逃避和需要睡眠,令我们能减少能量消耗,作出休息。
2.享乐跟吃饭和睡觉一样,都是人的生物本能需求,不会消失
在生存环境恶劣的原始社会,人们为了维持生命和延续后代,会尽量进食和繁殖后代。在那时候,食物和性就能带给人们快乐。
人们不断进化,对食物和性的需求,已经成为了基因的一部分。随着社会逐渐发展,其他活动也能带给人们快乐。虽然如此,大脑不能区分不同的活动,所以,不管我们的行为是好是坏,只要我们觉得有快感,大脑都会认为这些事情是生存必需的行动,是自我保护机制的一部分,因此,当我们重复这些行为,大脑都会不断地提供动力。
如果我们没有下定决心,没有定下清晰的目标,我们很容易就会选择享乐。
比如我们有过早点起床去跑步的念头,但没有下定决心,到了要起床的时候,大脑就会根据以往的经验,选择一个有快感的行为,你猜得没错,就是继续睡懒觉。
3.大脑会把陌生的事物归类为让我们“疲劳”的东西,进而让自己退却
我们接触新事物的时候,因为不熟悉,所以要用额外的精力去了解和学习。大脑遇到这些情况时,就会发挥保护机制的作用,它会界定这些行为是高度耗能的,会疲倦的,不利生存,因此,大脑会告诉我们不要努力,不但这样,它还会去诱导我们去享乐,去制造快感,减低消耗能量。
所以,就算我们能早起去跑步,结果也未必一帆风顺。因为在运动的过程里,身体能量会减少,这时大脑会告诉我们累了,不要跑了,我们需要休息。但这个疲劳的讯息,并不代表肌肉真的不行了,跑不动了,它只是一种情绪和感觉。
这个时候,我们会否继续跑,就取决于我们对自己能力的认知程度。假如自信心不足,我们就会放弃。如果我们有自信加上决心,就会继续跑步。
二. 阻碍我们走向卓越的三个因素
1.认知模式的稳定性
我们在成长的过程里,有着各种不同的经历,逐步形成了个人对事物认知的模板。
当我们要应对某个情况,大脑就会提取过往我们遇上类似情况的经验,用这个“图式”帮助我们作出反应,对大脑来说,这耗能低。年要改变自己的行为,就要改用另一个“图式”。年纪越大,这个模板在大脑越深刻,越难改变。
我们大都听说过“第一印象”很重要,心理学上叫它“首因效应”。比如,我们会把初次遇上某个人的印象,认定为这个人的本质,如果我们认定他心地不好,就算在之后的接触,对方做了好事,都很难改变他在我们心中“心地不好”的形象。
这情况就跟上面刚提到的,我们处事会倾向用现有的“图式”,都是同一个概念。只要形成了某一个想法,模式或图式,我们相对的行为都不容易改变。
2.急功近利
为什么成功只属于少数人 ?是因为大部分人根本都没有努力过吗 ?
这要从思维方式说起。因为“同时性”的思维,我们看到的事物和因而产生的感觉,都是秒到大脑,因此,我们会觉得一个行动和它的结果,都会同时出现。这就产生了因“短视偏向”,当我们立刻看不到成果,就会对现有的方法产生怀疑。
比如我们想学习写作,挑选和阅读了一些关于写作的书,同时也投稿了几次,但都没有结果,我们就会认为学到的方法没有用,又去找其它的书,不断重复左摇右摆的行动,但投稿仍然未成功,信心也毁掉了,放弃了。
其实因为“效益滞后性”,结果不会立刻改变,如果我们通过坚持的努力,加上时间的累积,才会有希望看到理想的结果。
3.一直停留在舒适区
无论是学习,工作和日常生活,人们都会用习惯了的方式来处理问题。每次一成不变的处理方法,看似很省时,但却令人不会进步。
很多人不去尝试新的东西,一直停留在舒适区,原因是怕错,失去了面子。
相反地,我们看看小孩子,他们对不认识的事物,都抱有很大的好奇心,他们非得要去摸一摸,问大人那是什么东西,很快就能吸收新的知识。
卫蓝在《反本能》里说,大多数人不愿意离开舒适区的一个原因,是离开后会带来短期的效能降低。比如面对一条数学题目,如果我们不用熟悉的方法去解答,而是另外的角度去解答,会花费更多的时间。
类似的情况,在职场也会出现。上级过度注重效率,不愿意让下属去试错,自己把工作揽了上身,虽然可以更快完成任务,但是培养不了下属,不利自己升迁。
三.自我改进的方法
1.从简单开始,改掉拖延的习惯
如果我们要完成一件事情,就从简单的任务开始。
或许你有健身的念头,但因为各种原因,还未到健身室办卡,也未配置整套运动服,所以一直拖延未有运动。那么,可以先在家里开始,做简单的动作,例如俯卧撑和仰卧起坐,先做个5分钟,如果感觉良好,那就多做一点。然后每天循序渐进,把运动时间慢慢加长,直到有一天,运动已经成为习惯,才去考虑要不要去健身室。
要更有效达到目标,我们可以利用奖罚制度。比如连续5天运动完成某一个时长,可以奖励自己买一件衣服。但假如不达标,就惩罚自己不能吃喜欢的甜品等等。
奖罚的内容,不能太轻,一定要令自己心动的。例如不达标,只是惩罚自己捐一块钱给慈善机构这些,就产生不了督促的作用。记紧要严格执行,因为这样才会有较为紧密的条件反射,而不会因功能泛化而丧失效用。
2.要看得见进步,改变才有效
人们都追求确定性,所以如果付出努力的同时,却见不到效果,很容易就放弃。
网上游戏这么吸引人,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玩家可以看到自己的成就,究竟达到了那一个层次,距离下一个层级又相差了多少。这个设计,令玩家觉得自己能看通大局,看到能升级的路径。
因此,我们可以利用类似的模式,套入现实生活里,帮助自己更好掌控未来的行动。
要完成一个长期的目标,先要制定一个具体和能够量化的计划。比如想“读完某一本书”,这不是一个具体计划,这只是一个梦想。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定好在哪一天读完,然后反推每一天需要读多少页,在每天的什么时候读和在哪里读,然后切实执行,还要记录这个计划的进度。
因为有了记录,我们在读的过程中,就知道自己已经读了多少,还要读多少页,还有多少天就能把书读完,清楚掌握了进度,心里踏实,就不会轻易放弃。
3.让新习惯替代坏习惯
很多人都喜欢玩手机,在空闲的时候玩,在吃饭时玩,甚至在应该做正经事的时候都忍不住玩,这就影响了正常生活,而且越玩越难自控。因为我们不断重复一个行为,这个行为在大脑的权重就越来越高,在下一次选择时,大脑会优先选择这个行为。
所以,想改掉玩手机的习惯,就要用另一种行为来代替它。
比如规定空闲时,想拿起手机玩的时候,提醒自己不要玩手机,而是拿起某一本书来读。当这个情况重复发生,读书在大脑的权重就越来越高,到后来空闲时,大脑就会选择读书而不是玩手机。
对于习惯的形成,卫蓝在《反本能》也提醒了我们,短时间内大量重复的效果不好,细水长流式的改变才会更持久。
这很容易理解,比如学习语言,连续10天,每天学习1小时,让知识慢慢沉淀,总比填鸭式的一天学习10小时要好得多。
四.总结
《反本能》 这书有一个特色,就是配有一张思维导图,里面包含了所有内容重点,方便重温。
卫蓝不但建议了自我提升的方法,也谈到怎样跟别人沟通,还有增强推理能力的技巧,这些知识都是在社会生存的必备技巧。
人类比动物高级,因为动物只懂得眼前的享乐,但人类可以延迟享乐,获得更好的生活。
“越高级的生命越能够克制本能,越能够克制本能的人往往也更优秀。”
— 卫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