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南|江南烟雨已不见

江南


江南多水,水养人。

人不仅自己生理需要水,食物也莫不要靠水来养活。有水才有生命,江南才有鱼米之乡的说法。

家乡溪湖颇多,水产虽不丰富,但若只满足自己口腹之欲,那也算是有余了。

螺蛳极为常见,也极多。溪里,湖里,水塘里,总能看到螺蛳小小的壳。螺蛳似乎对环境不很挑剔,生命力极强,什么水里都活的下来。天气暖和的时候,家里老人小孩提着篮筐,挽起裤脚,下水摸螺。水若清,有时能看到河床泥沙上一道道的弯曲划痕,小孩以为是水蛇,吓得远远避过。老人则微微一笑,说那是蚌壳路过留下的。摸螺不是一件技术活,却累得紧。淌过河水泥沙,弯腰一摸,抓一把泥,在水中荡一荡,只留下几只螺蛳,随手丢进筐里。

摸到的螺蛳需养几日,让螺蛳吐出泥沙。之后上午滴几滴油,下午便用虎钳钳去螺蛳壳尾,清水一洗,可下锅。炒螺蛳几乎是家家都会的一道菜。入锅爆炒,油盐,葱姜,放辣即可成菜。一盘好螺蛳要色香味俱全,浇上汤汁,螺蛳蒙上一层油光,吸气,浓郁香气入鼻,不由得食欲大增。吃螺蛳也有方法,用最轻嘬,螺蛳肉便脱入口中,夹杂汤汁,回味无穷。不过有人却不会这技法,得用牙签把肉挑出来,少了汤汁,滋味稍差。

钓龙虾亦是一件趣事。日间无事,三五孩童随意折一树枝,绑一绳,以螺狮肉和青蛙肉作饵(都是农家常见之物,但青蛙吃害虫,不宜伤害,当年少不更事,惭愧),即可垂钓。不多时绳一紧,不能着急,要等它把肉吃进去,然后轻提杆,使小龙虾浮到水面,再猛一提,则功成矣。但这时机难以把握,因此小龙虾总容易在最后时刻逃脱。有人能做出网兜,龙虾浮上来后一捞,保准跑不掉。其他孩子便十分讨好,以求能借得一用。

小时候天下大雨,池塘水满流出,经常能看到小龙虾顺着水爬出来,可见其多。现在水少了,小龙虾也少了。

黎蒿炒腊肉是家乡一道名菜,相传与朱元璋颇有渊源,不知道真假。现在黎蒿多为人工种植,味道比野生稍差。野生黎蒿不多见,在鄱阳湖边还有少许可采摘。

每年二三月的黎蒿最为鲜美,正逢春节,腊肉正好。黎蒿略带药味的独特,混合腊肉的肥美,是可以上席的好菜。

水里长茭白,家乡叫作高笋。长在浅水,家家都种。菜园边都蓄有便于灌溉有水塘,农人物尽其用。茭白可食用的茎在水里,叶片狭长,能有一人高。茭白肉质鲜嫩,夹杂褐色小点,用猪油小炒为佳,更添一分肥美。

茭白,亦称高笋


菖蒲的叶片与茭白极像,呈剑形,有方士称之为“水剑”,可斩千邪。因此有些地方端午有挂菖蒲的习俗。

每当端午来临前几日,便将菖蒲艾草用红纸绑在一起,贴在门窗上。外公家里有一块水田,种了一大片菖蒲。因此每年端午,总有来讨要菖蒲的人。外公外婆皆来者不拒,给每个上门讨要的人一大捧,反倒我们这些小辈每次都愤愤不平。

外婆总是笑,“都是自己种的,不值几个钱。”

外公外婆年龄大,辈分很高,而且对待邻里大方和气。外公在村里极有威望,婚丧嫁娶总能看到他的身影,在主人家帮忙打点。

外公家有一栋小楼和一座院子,不过后来拆迁,都没有了,连着家乡的水,一起不见了。而时至今日,我已多年没尝过家乡的螺蛳茭白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爱情是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好的一种强大的力量,在彼此的欣赏中,会不自觉的充满正能量,去找到最好的自己。很多时候我们会因...
    旅人未安阅读 237评论 0 0
  • 身形高大健硕。因为五官深邃的关系,逆光看的话会好像有黑眼圈和尖下巴。因不吸烟所以牙齿很白,笑容很爽朗。周遭的人对加...
    阿猫家的一条狗阅读 2,895评论 7 10
  • 不称为风景的山水, 雀鸟叫得动人得很, 我学它们叫, 文章也写不下了……
    青衫湿旧阅读 300评论 11 18
  • 周三傍晚是豆学画画的时间。我去到绘画室外面等他,正巧遇到他们中途下课休息时间。教室里面的孩子纷纷走出来,即使我一再...
    邬子阅读 810评论 0 2